书城经济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42530700000030

第30章 火攻篇(1)

【原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1),二曰火积(2),三曰火辎(3),四曰火库(4),五曰火队(5)。

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6)者,风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7),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8)而从之,不可从则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9)。

故以火佐攻者明(10),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11),不可以夺(12)。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13),命曰费留(14)。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15)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注释】

(1)火人:火,焚烧。火人,指焚烧敌军人马。

(2)火积:即焚烧其积聚的粮秣。

(3)火辎:焚烧敌人辎重。

(4)火库:焚烧库室,断其财货供给。

(5)火队:指焚烧敌人的运输通道。队(随)通“隧”,道路,这里指运输通道。

(6)四宿:指二十八宿中箕、壁、翼、轸四个星宿。

(7)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必根据五种火攻所引起的情况变化,适时用兵力策应。

(8)从:跟从,这是指进攻。

(9)以数守之:等候具备火攻的条件。

(10)明:显,效果显著。

(11)绝:断绝,隔绝,断敌粮道、后援等。

(12)夺:剥夺,这里指焚毁敌人的物资器械。

(13)不修其功者凶:不能巩固胜利成果是危险的。修,修治,引申为巩固;凶,祸,危险之意。

(14)费留:白费的意思。另一说指打了胜仗而不及时论功行赏叫做费留。

(15)愠(运):怨愤,愤怒。

【译文】

孙子说:一般情况下,火攻的形式有五种:一是烧敌人军队,二是烧敌人军需储备,三是烧敌军辎重,四是烧敌军军械仓库,五是烧敌人攻城的地道。

实行火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要平时就有所准备。点火要选择一定的天时和日子。天时,要选择气候干燥的天气。日子,要选择月亮行经箕、壁、翼、轸四个星宿的时候。月亮行经这四个星宿的时候,就是起风的日子。凡是用火攻,必须根据五种火攻所引起的不同变化,再以兵力去灵活地配合。火从里面烧起,就要预先派兵在外面策应。火烧起来而敌军仍无动静,要保持冷静注意等待,不可贸然发起进攻,让火一直烧下去,然后可借火势发起进攻,不能借火势进攻则停止。火可以从外面烧,但不能从里面等待内应,要按照时间点火。从上风点火时,不可从下风进攻。白天风刮的时间长了,夜晚就会停止。军队必须懂得灵活地运用五种火攻的变化,掌握好时机和分寸。

所以,用火来帮助军队进攻有明显的好处,用水来帮助军队进攻使攻势更强。水可以把敌军隔绝,但不能夺取。

凡是打了胜仗、夺取了城邑而不能巩固其成果的,是很危险的,叫做耗费资财的“费留”。

所以说,贤明的国君要慎重地考虑它,优秀的将领也会认真地处理它。没有利益就不行动,不能取胜就不使用,不到万不得已的危险之时就不决战。国君不可以因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领不可以因一时气忿而请求出战。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则停止。愤怒可以重新变为喜悦,气愤也可以转变为高兴,但国家灭亡了却不能再复存,人死了也不能再复生。所以贤明的国君对战争极其慎重,优秀的将领对之也十分警惕,这是保证国家和军队安全的关键所在。

行火必有因

借力于有利条件

孙武认为,火攻做为重大的军事行动,必须凭借一定的有利条件,比如烟火素具,风向适宜等,否则就不能施行。这其中包括重大行动须善凭借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在经济领域,大凡一些重要的举措,如投资或转产时都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其目的在于对自己乃至周围的环境(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做出正确的评估,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条件,规避其不利因素,从而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世界千变万化,它们赖以生存与消亡的条件也各有不同,人们要驾驭它、利用它,必须因势利导,凭借已有的客观条件遂行自己的意志。

做为经济主管人和企业经营者,在进行重大决策前必须搞清楚其可行性如何,即是否已具备发展所要求的特定条件,如果这些条件已经成熟,则看准时机,当机立断;反之,则不可盲动。

另外,在军事上,孙武主张以火攻人的同时也要防备别人以火攻我,这一点在经济领域也同样适用。它提醒经营者,当自己在某个项目上进展顺利,颇为得意的时候,一定要防备别人在你所依重或薄弱的环节上做文章,使你失去竞争的优势。因为对方也时时在你那里寻求凭借,以求一逞。

巧借广告风

新产品要开拓市场,就离不开广告的宣传,但广告的投入往往又是很大的,对于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经营者来说则无力承受。不过也有一些聪明的商家,虽然自己没有经济实力做广告,却很善于借风行船,开辟新天地。

在上海市,有一位扛粮包出身的粮店经理。一次,他与一位农作物栽培专家不期而遇。看到专家愁眉不展,一脸晦气,便问其故。原来,这位专家呕心沥血培育了近10年的爆裂玉米,刚刚批量上市就被进口的同类产品“哈立克”逼得无立锥之地,大量的玉米被积压,怎么能不使人心焦。这位经理毫不客气地指着对方直说“笨,笨,笨!”专家反唇相讥:“人家以几十万元的广告费铺天盖地地宣传,弄得上海城家喻户晓,而你能有多少钱做广告呢?你没广告,谁又知晓你的东西呢?”可经理毫不示弱,声称:“赚不到钞票我情愿赔你本钱。不过要有一个附加条件:不管生意是好是坏,全部得由我独家经销。”

几天之后,坐落在上海静安寺华山路口的这座小粮店人涌如潮,专家精心培育的国产爆裂玉米“沪立爆”被市民竞相争购。那么这位经理何来回天之力呢?战术揭穿了简直使人难以置信,他不过是凭售一毛钱一张的白纸上写着的几个大字而赢得了千万顾客。这就是:“哈立克?不,我是沪立爆!”谙熟推销生意经的这位经理瞅准门道,你想人家花了几十万元大做其广告,不正是为这类爆裂玉米的推销开了道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关键是如何为我所用。于是,精明的经理又在白报纸下方细细地写就了几行比较文字:哈立克:每公斤36元,沪立爆:1斤才2.22元;沪立爆随吃随爆,吃多少爆多少,普通炒菜锅,外加一匙油即可;哈立克:每50克才10粒,沪立爆……”

短短的几行文字,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应,那些意欲尝新鲜,却又因“哈立克”玉米每袋50克竟索1.85元而踟蹰不前的市民们,而今面对这既经济又实惠,且能在自家的炒菜锅里轻而易举就操作成功的“沪立爆”,怎能不驻足停留、慷慨解囊呢?

【商人活用之一】原本难以推销的70吨“沪立爆”,很快便在这名不见经传的区级小粮店里源源解困。一毛钱巧借几十万元的东风,有些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就这么实实在在。

巧借政治之舟度难关

俄国的巴库油田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地,它开发于19世纪。在巴库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各种商业方面的竞争层出不穷。

19世纪80年代,建立在巴库的各大石油公司展开激烈角逐,一些实力雄厚的新兴石油公司试图独霸这片广阔油田的开采,便对一些老牌石油公司发起了猛烈进攻。有一家由瑞典两兄弟经营的石油公司在这场角逐中面临破产的威胁。

为了挽回败局,这家瑞典公司急需一笔资金,以扩大生产,渡过难关。但是,该公司实力有限,可供借贷款时做为抵押的只有石油的钻井和石油的股票,而这些东西的价值又不稳定,难以得到大银行的信任。如何才能得到一笔贷款,就成为公司生死存亡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