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富爸爸财商培养-认识财商
42718600000005

第5章 财商观念(3)

两巨头既已发话,其余的富翁们甚至没有理由说不,家庭用品公司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马库斯已经68岁,同意“遗产即负担”的说法。他说:“孩子们要想有钱,就得自己去挣。”他打算把几乎是全部身家的8.5亿美元留给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帮助残疾人,资助教育。64岁的可口可乐公司主席罗伯托·古祖塔也发宏愿,他的大部分遗产也将流人慈善机构。此道之中的佼佼者当属已去世的惠普公司的两位发起人之一戴维·帕卡德,他的遗嘱清楚地表明身前所挣的绝大部分金钱将捐献,目前已捐出的金额超过50亿美元。

2.正确认识金钱

诚然,金钱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金钱本身并不具有任何价值色彩。金钱本身是思想的产物,它只是一种观念符号,既不能为我们消费,也不能带给我们精神的享受。许多人还有这样的陈旧观念,金钱是不合法、不道德和堕落的象征。

金钱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工具,金钱的坏处并不在于金钱本身。而是金钱滋生的贪婪、恐惧和无知,它们才是不道德的。金钱本身并不具备权势。钞票、存单、股票等等,都只不过是一张纸罢了。虽然大部分人都有这种观念,偏偏很多人还是喜欢把金钱和这类有价凭单当成无所不能的宝贝,而将自身贬低,或者视而不见,以至专注于积累钱财,而忽视了自己与别人的存在。其实,金钱并不等于实权,轻视自己才是最大的悲哀。我们对金钱应抱以肯定的态度。一个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向自己的脑海中注入积极的关于金钱的想法。

由于金钱与财富的巨大诱惑力,不计其数的人拜倒在钞票、商品、财富面前,把其视为自己生活的惟一一目的,不惜为之奔忙效命、孜孜以求。“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等等,无不揭示着财神爷的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从古至今,多少人为财神魂颠倒,多少人为财废寝忘食……

其实,金钱不过是衍生而来的物质,它既不是有价值品,也不带来任何力量,至于是否代表某种含义,则全凭掌握它的人如何来界定或赋予。如果人们以开放的胸怀、廉洁、慷慨之心来对待它,它会对一个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拥有金钱就不会是一件痛苦的事。相反,如果一个人心胸狭窄,常常把一些压抑的念头灌输到金钱上,他所得到的只有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任何试图通过长时间辛勤工作等较积极的行为来增加金钱收入的人,只会将原来属于这类工作状态的本质转换到人与金钱的关系之中,不见得会产生正面效益。长时间的辛勤工作、带来的是疲惫、挫折、暴躁以及易怒,当这些情绪出现时,不管我们用何种方法,都难以阻止其介入我们与金钱之间的关系。一个人时刻想着金钱,以金钱来衡量一切,将毫无乐趣可言,就像那守财奴一样,他们虽然拥有很多钱,但他们在金钱以外的方面却是贫穷的,而有些人以坦诚,乐观的心态看待金钱,将从中寻到乐趣。

如果和一个人相关的金钱与他的劳动紧密相关,那金钱证明着劳动的价值、成功的标志,培根说:“金钱应当用正当的手段去谋求,应当慎重地使用,应当慷慨地用以济世,而到临死应当毫无留恋地与之分手。”马克思说:“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人活着需要钱,然而人却不应该为钱活着,金钱是有用的,因此要爱惜金钱,但不要贪恋金钱。钱可以带来压力,亦可以清除压力。其实只要善于运用金钱,无论收入高或低,都会减轻一个人的压力,而不会构成压力的来源,钱是一种两面的利器,可以帮助一个人解决问题,亦可以带来问题,就看他如何掌握用钱的方法。一旦我们相信金钱能够确保富有、快乐、安全,我们便会借这样的力量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倘若你还没有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就请从现在开始改变你的旧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来提高你的财商。改变你的金钱观是你提高财商,改变人生的第一步。如果你现在还不是富人,但你有正确的金钱观,那么不要紧,你已经迈向了成为富人的第一步。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但往往也是艰难的。走好第一步,以后的路才能越走越顺,越走越快。

3.以下是你应树立的金钱观

金钱只是没有价值的符号。金钱的背后还隐藏着实实在在的东西,如资产和商品以及生活本身,否则,金钱就毫无意义。

金钱不是真实的资产。如果你把金钱当作真实的资产,你就会为金钱而拼命工作。但富人告诉我们,金钱不是真实的资产,为金钱工作是很愚蠢的。所以富人从不为金钱工作,而是努力去控制金钱,让金钱为他们工作。另外,富人从来不把过多的金钱放在银行里,而是把金钱变成能带来更多金钱的资产。

金钱不能给人们带来安全。你不能确定未来的物价水平有多高,因而也不能确定银行里存的钱在未来能值多少,有可能这些钱会变得很不值钱,因为银行不会根据通货膨胀来增加支付给你的利息,而且政府还会向你征收利息税。

生活比金钱更重要。挣钱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所以不要为金钱而工作,而要为生活而工作。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对于维持生计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还没有掌握金钱的规律,就不要拿过多的钱去投资,一定要保证能够满足你的生活所需。

金钱是有生命的。不要把钱当作是静态的死的东西,否则你无法真正了解金钱的真正的作用。金钱是活的,而且在不停地运动,它从一个人手中流到另一个人手中,在流动中它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你要想获得更多的金钱,就要让你手中的金钱运动起来。金钱就像一粒种子一样,在适宜的环境中,它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开花结果。但是若市场环境变得恶劣或你经营不善,它也会枯死。

金钱是一种思想。许多伟大的企业家、投资家从白手起家到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具有与众不同的伟大思想。你的思想越是与众不同且适应时代要求,你就能拥有越多的财富。相反,如果你的思想与众人的思想无异,你也会像众人一样一生碌碌无为。

二、富人的价值观

(一)我们眼中的富人

从小学开始,老师就教导我们资本家是如何剥削工人,榨取剩余价值的,要鄙视资本家、鄙视富人。一直到读研究生,都被灌输这种观念,那就是:“富人是流氓,是坏蛋。”

人富了就会变坏吗?我认为要把这句话改一改,可能更恰当一些,那就是“觉得来钱容易的人更容易变坏”。哪些人觉得钱来得容易呢?一是那些钻政策空子富起来的暴发户。在短缺经济下更容易产生这种暴发户,他们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富起来的,而是靠政府批条等方式富起来的。中国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双轨制阶段,产生了一大批暴发户,这些暴发户有政府官员、政府官员的亲友、行贿者。二是靠手中权力变富的人,像胡长清、成克杰这样靠钱权交易过着奢糜生活的人不在少数。

那些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富起来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正直、诚实、谦逊的人。托马斯·J·斯坦利博士通过对美国百万富翁的调查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富人都真诚地对待所有人,有良好的教养,与人们和睦相处,忠于自己的配偶。斯坦利博士还发现,在百万富翁家庭中,几乎所有的男性(99%)和绝大多数的女性(94%)认为忠诚是很重要的,美国有92%的百万富翁家庭是由一对已婚夫妇组成,而且这些百万富翁夫妇的离婚率比非百万富翁夫妇低了1/3。总体来说,富人要比一般人更重视家庭,更珍视夫妻之间的感情,富人家庭更加稳定。但为什么我们会产生“人富了就会变坏”的印象呢?原因很简单,一对很平常的夫妻要离婚,极少人会去注意这件事,但如果一个百万富翁家庭的夫妻离婚,会引来周围许多人的议论,还可能会有媒体曝光,因为百万富翁大多数是人们所关注的对象。实际上,这样的百万富翁只是极少数的。离婚率较高、“包二奶”现象较多的人群一般为高收人人群。这一人群的特点是收入较高,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但与富人有所差别,这一人群收入比较高,住着很豪华的别墅,开的车也很高级,家庭消费水平很高,但投资收入却很低,大部分人对投资不甚了解。高收人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作,他们大多都以工作为中心,工作时间很长,与富人相比闲暇要少得多,与妻子在一起的时间也要少得多,夫妻之间缺少沟通,因此夫妻感情较差,离婚率较高,但现代社会离婚的成本是很高的,许多人采取了另一种方式补偿家庭不能得到的温暖,那就是“包二奶”。所以认为富人就“包二奶”,显然是对富人概念的误解。

认为富人的生活很奢侈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富人之所以富,是由于他们都坚持过着一种节俭的生活。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一个大的国际信托公司请一个研究机构来研究有高额净资产的富人的需求。为此,他们在约纽市曼哈顿区高级的东区租了一间舒适豪华的顶层小屋,还请了两位美食设计师拟定了四种叫作“扒特”的肉馅饼和三种鱼子酱的菜单,并选用一种高品质的1970年酿造的波尔多葡萄酒和一种美妙的1973年酿制的卡百内葡萄酒。他们认为这样的环境应该可以让富人们感到舒适,在他们看来,富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第一个来的是一位拥有资产1000万美元的富翁约翰逊先生,他穿的是与富人身份似乎不相称的寻常衣服――已穿旧了的套装和外衣。研究者在自我介绍后建议约翰逊先生喝一杯1970年酿造的波尔多酒,而这位富翁感到十分迷惑不解,并说:“我只喝英格兰威士忌和两种啤酒!”研究者对他的话感到难以置信。在其后两个小时的访谈中,九位访谈对象都没有动那些精心准备的食物和佳酿,都只是取饼于吃。

电影和小说中的描写使许多人对富人的生活产生了这样的印象:他们都住在富人区,那个地方就像人间天堂,价值百万的高级住宅鳞次栉比,名牌汽车出入其中;他们经常参加一些灯红酒绿、美女如云的宴会,席上都是政要名流,为了博得佳人欢心,他们会一掷千金。虚构的富人生活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而现实的富人生活恐怕会让我们感到索然无味,所以电影和小说从来不去刻画富人的真实生活。从前面所讲的真实的例子,你对现实的富人生活可能有了一些了解。典型的富人通常都过着十分节俭的生活,他们对生活的每一笔支出都很谨慎,并会详细记录。他们住的房子是很早买的,这些房子与买时相比,价值上涨了很多。他们极少有人会开劳斯莱斯这样的名车,一般都开普通的中档汽车,这些汽车也往往用了很多年了,但保养得很好。从衣着上是不能将他们与普通人区分开的,即使在一些很重要的场合,他们也不会穿价值数万元的礼服。在吃的方面,他们会觉得营养是最重要的,至于一顿饭要花上万元,那简直就是一种浪费,他们会很不习惯的。

富人的财富与他们节俭的生活方式是相关的。大部分富人不是出生于富贵之家,他们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和节俭的生活才积累起财富的。刚开始时他们并不富裕,收入也不是很高,但他们会坚持过俭朴的生活,维持低消费,从而可以省出一部分钱拿来投资,他们努力工作,等待好的时机出现,扩大自己的资产。随着财富的积累,他们拥有的净资产已经超过百万,收入也很高,完全可以过着很奢华的生活。而实际上,他们仍过着很节俭的生活,不会随意浪费一分钱,这种生活已经成为多年来养成的习惯,那种奢侈的生活会令他们很不舒服。而且,他们知道,如果生活过得很奢侈,他们的子女也会形成高消费的习惯,但子女长大以后不一定会有很高的收入,那样他们的生活就会陷入困顿。“富不过三代”,这种高消费的生活必定会使后代更加贫困。洛克菲勒每次给他的孙儿们零花钱的时候都要他们把账目做得一清二楚,说明每一笔钱的用途,如果账目不明或钱用得不合理,下次给时就要扣掉一部分,而要是拿去做投资,下次就会增加。此外,洛克菲勒还要求他的后代保持节俭的习惯,哪怕是一分钱也不要乱花。可惜今天的人们,虽然一月收人只有数千元,花起来却是大手大脚,一点也不在乎。

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20多年,现在的富人都是第一代富人。在此之前几十年都没有富人,不能真正了解富人的生活,致使那些暴发户引导整个社会的富人阶层形成了一种奢糜的风气、一种“暴发户”的浮躁心态,这是很不正常的。中国民营企业大部分很难做大,与这种浮躁心态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这种心态很不利于财富的积累。到了第二代富人的崛起,起先那些靠改革政策富起来的暴发户会逐渐衰败,这种“暴发户”心态会被节俭的观念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