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最看不透的7张面孔
42796400000031

第31章 采诗官:模糊了名姓的小资生活代表

所谓采诗官,是指采诗听歌,传达民意给统治者的人。

在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最古老的,也是最具有文化品位的一种。在周代,他们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了中原的大地上,行走在民间。

先秦或者更早时候的人们比我们这些后来者更为开朗,他们大多开口就能唱出美丽的歌谣。称道不已的《诗经》,其中最精彩的《国风》部分,就是我们的祖先当年在田间地头劳动时随口唱出来的。

随口唱出来的歌谣之所以流传下来,这和采诗官的劳动分不开。当时,一个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并且深怀敬业精神的采诗官,从王城出发,踏上散发着浓厚芬芳的土地,他们的手中摇动着一只乐器——木铎,木铎发出的脆响会传到很远的地方,那些在田野里唱歌劳作的人们听到了这木铎声,就知道:那位反映民间疾苦的采诗官来了。他们会愉悦起来,放下手中的农具,大声地唱起来,招呼采诗官过来。采诗官于是走下官道,走进大众,和他们一起席地而坐,请求父老将这些新歌唱出来,而他们则在一旁飞快地记录。

这是一个以诗歌的名义走遍天下的工作,小资而富有诗意。这种生活和精神状态与小资的不谋而合。它具备了小资生活应该具备的元素。

1.高于社会大众的收入,但不至于暴富。

2.这种职业是小众化的,属于同时代的人都感到好奇新鲜的类型。

3.这种职业不仅是为了满足物质的需要,还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也就是说,它包含了一定的浪漫元素。

采诗官来到民间村庄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个节日。村民们会准备自家酿造的美酒,用过年时留下的半只羊腿、宰杀鸡鸭来欢迎他们招待他们。他们甚至和许多个村庄的女子有了爱情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浪漫的情调弥漫在他们工作的周边。

来自民间的疾苦就是通过这些民歌被周王及其他诸侯所了解的。可惜,久远的时代模糊了他们的面目,我们无法知道他们姓什名谁。他们仅仅在历史的深处浓缩为一个名词。我们无法看清他们的脸,那些来自春天的脸、来自乡土的脸和来自当时小资生活的脸,他们该闪耀着怎样一种动人的光辉。

《汉书·艺文志》中对采诗官的描述是:“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政也。”他们保证下流上通、上下泰,作为传达民意的人,在民间备受欢迎是无可厚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