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历练党性的熔炉
42835600000021

第21章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而党的建设工作是搞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十年来,长治市委党校领导和有关部门依据党校的各项任务,坚持党的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党的建设

1.通过整党和党员重新登记工作,强化了党的建设

1983年10月,党中央向全党发出了《关于整党的决定》。长治市委党校根据市委和市委整党办公室的部署,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关于整党计划》,并于1984年11月在全校正式实施,为了加强对整党工作的组织领导,党校成立了整党领导小组和整党办公室,安排了整党步骤。具体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学习文件和查找问题结合起来,召开各种座谈会,联系实际,边学边议,揭摆问题。二是确定重点,进行边整边改。整党中,重点是解决领导班子团结问题,端正业务指导思想,清除“左”的影响,并且还重点清查了两起经济违纪案件。三是坚持自我教育,做到既解决问题,又心情舒畅,不搞大轰大翁。四是把党员登记与总结教育结合起来,把这次整党当做是党员的一次思想上的重新入党。全校的整党工作于1986年6月份结束,历时一年半。通过整党,一是领导班子团结了,民主空气浓厚了,凡是学校大事都经集体研究。二是人人受到一次思想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三是加深了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加强了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四是进一步端正了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端正了办学方向。五是端正了党风,较好地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整党验收时,全校正式党员51名中,除两名不登记,两名上学参加电大分校登记外,其余47人全部进行了登记。在学校机关整党的同时,于1985年11月份在学员党员中的整党工作也全面展开。学员整党主要是联系个人实际,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党性锻炼,提高思想,增强纪律,促进学习。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员整党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针对1989年6月北京发生的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市委党校于1990年6月开展了对党员进行重新登记的工作,在这一工作中,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联系自己在动乱和暴乱中的思想和表现,进行了认真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校党委还用一个半月时间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双清”内容和马列主义理论,对广大党员群众进行了八个专题的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使大家在要不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不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和反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长期性、艰巨性等同题上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使所有党员进行了重新登记。

2.抓好经常性的党的建设工作

在这一方面,一是搞好组织建设,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做好党员发展工作。1992年,长治市委党校撤销党委改为校委制后,很快于1993年成立了机关党委,负责全校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并且根据学校办学规模扩大,班次增多的情况,对原有支部进行了调整,将大支部化小,以便于管理。现有常设支部8个,临时支部3个。坚持“一课三会”制度,经常组织检查落实。每年每学期的党课学习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做到长期有目标,短期有新内容。党员发展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机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根据省委〔1991〕24号文件精神,对教师,特别是从事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的教师,进行了重点培养,优先发展。二是加强思想建设,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除坚持“一课三会”制度外,还充分发挥党校理论阵地的优势,每次短班培训重要内容时,都要求党员干部参加;有时学校自己直接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专题讲授。1986年、1991年、1993年校党委和机关党委举办了三期新党员和积极分子学习班,进行系统的“三基教育”。1988年、1989年举办了两次为期一个多月的形势教育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全校教职工全部参加,普遍进行了思想教育。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党性修养。学员联系教学内容,教职工联系工作实际加强党性锻炼。提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特别是教育广大党员要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989年和1993年校领导班子两次制定了“领导干部七不准”和“领导干部十不准”,时时处处做到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1993年《长治日报》和长治电视合对党校的良好校风进行了专题报道,称长治市委党校是“一片净土”、“一块绿洲”。

长治市委党校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基础上,还十分重视共青团建设和妇联工作。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团员和女教工、女学员逐渐增多。设立了妇联、一个团总支部和三个团支部。团组织经常组织团员和青年开展知识竞赛,听英雄模范人物报告,到革命圣地参观学习,组织义务劳动和学雷锋活动,开展了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发挥了党的助手和突击队作用。妇联工作也搞得有声有色。妇联组织广大妇女给学校洗被褥、门帘、沙发巾,“三八”妇女节出板报,开晚会。还发动群众和家属为儿童、灾区和老山前线捐款捐物,发动妇女开展各种竞赛,充分发挥了妇女“半边天”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近几年来,针对社会上各种不良倾向和错误思潮也反映到党校职工中的情况,校委对广大学工人员进行了各种思想教育。一是克服“马列主义无用论”、“搞政治理论不如搞经济工作吃香实惠”的错误思想,教育学工人员正确认识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及其立场、观点、方法永远不会过时,以及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和先导作用。二是克服“来党校就是为了拿文凭”的错误思想,教育学员要为“四化”学习过硬本领,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竞争环境中,没有真才实学是不行的道理。三是克服“上党校吃亏论”的错误思想,使学员明确来党校不是吃了“亏”,而是学到了本事,提高了素质。四是克服“理论与实践对不上号”、“理论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思想,教育学员充分认识正确的理论应走在实践的前头去引导实践的重要意义。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不等于理论本身也有问题。同时,还要正确区分成绩与问题哪个是主流,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五是教育职工正确对待当前社会上的“经商热”与“下海潮”,明确自身的价值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途径。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思想和腐败思想的侵蚀,树立甘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对职工学员进行各种教育,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地消除了学员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想苗头,保证了教学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精神文明建设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党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块重要阵地,理所应当首先搞好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创造清洁优雅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高等学府和党的学校所应有的风貌。多年来,市委党校十分注重校园的绿化、香花和美化,规定了各处室的责任区,并且要保栽、保活、保整洁。1983年被评为“绿化先进单位”,1984年被授予“卫生先进集体”,1985年被命名“文明单位”,1986年又评为“文明卫生先进单位”。1992年春季,学校投资三万元购置了龙爪槐、塔松、椰树等名贵花木,重新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使整个校园呈现出一派文明整洁的气象,为学员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学习环境。其次,树立了一种遵纪守法、奋发向上的良好风尚。校党委、校委经常对教工和学员进行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教育,开展经常性的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并且利用“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三五”毛主席题词纪念日和“七一”党的生日等节日,将这一活动推向高潮。校委领导还总结了长治市委党校的校风,教育大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作风。在这些活动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1986年4月,85级学员王新芳和刘晓平两位同学,在北郊公园救起了1名落水儿童后不留姓名而被人们传为佳话。1993年4月10日,91级学员范文斌同学,在公共汽车上勇擒盗贼,成为美谈,被校委授予“优秀学员”称号。目前,一个人人遵纪守法、个个团结互助、助人为乐、好学上进的风气正在整个校园形成。再次,不断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长治市委党校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已成为一种制度。每年全校召开春秋两次运动会,“七一”和元旦举办两次文艺晚会。同时,“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时,妇联和共青团还要举办晚会。除此之外,各种班次还经常举办歌咏比赛、书画展览、交谊舞会等活动。每次活动,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一般教职工、学员;不论是年近花甲的老教师,还是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人人踊跃报名,个个积极参加比赛,整个校园呈现出一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生动局面。

§§第五章 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时期(1994年月—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