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历练党性的熔炉
42835600000032

第32章 图书管理工作

长治市委党校图书馆是为党校教学、科研和领导决策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是我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保证。2004年以来,在校院委领导重视下,图书馆深入开发本馆资源,充分显示自身优势,努力创新服务,通过各种措施提高馆员素质,以崭新的理念服务读者,着力塑造了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一、基本情况

图书馆设采编室、借阅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4个部门。有3个书库,一个报刊库,一个阅览大厅,一个阅览室和一个电子阅览室。共占面积约850平方米,藏书近9万册,过期报刊合订本7000余册,计算机12台。图书采用河北科技大学开发的图书管理集成系统进行微机管理。各书库均设有防火设备。馆藏文献保护良好。现有工作人员6人。设馆长、副馆长各1人。专业技术人员副研究馆员1人,馆员2人,中级工1人,科员2人,专业技术职务比例适中。学历均为本科以上。

二、馆藏建设

图书馆是党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搞好藏书建设是党校图书馆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根据党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需求,图书馆有计划地选购各类图书,逐步建立起适合党校教育,具有自己特色的藏书结构,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社会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党史党建为主体,以各级干部必备的业务知识和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等为辅的藏书体系。其中,马列等五大类图书占藏书总量70%以上。这样,既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和经济学为重点,又兼顾了读者多学科、多门类的阅读需求。2004年以来,年均购书费用5万余元。其中,图书3万元,报刊两万元。目前全馆拥有藏书9万余册,其中图书8.5万册,历年报刊合订本7000余册。阅览室每年订购近30种报纸,刊物百余种,年均费用近两万元。

三、读者服务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4年以来,尤其是校院确立建设三晋一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发展目标后,图书馆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多措并举,仔细斟酌,在提高读者服务方面进行了多方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图书采编

图书采购必须紧紧围绕其服务对象展开,为此,图书馆在图书采购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保证购书质量。首先,坚持马列等五大类图书占三分之二,其他学科图书占三分之一的购书比例。其次,严格把关,坚持从正规渠道购书,杜绝盗版书籍购入。第三,加强与新华书店等购书单位的联系,采取现购、征订等方式及时采购新书。图书馆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对所购新书进行详细分类给号。采用河北科技大学开发的图书管理集成系统进行微机管理。新书购进后,要经过查重、验收、登记上账、编号、盖章,微机输入和印制卡片程序进入借阅流通。借阅流通前再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详细分类给号,再进行书目卡片的打印等工序后才可以上架借阅。分类编目设有分类目录和书名笔画书目各两套,一套提供工作人员查阅使用,一套供读者借阅时检索。

2.优化藏书布局

随着图书的逐年购入,馆藏图书越来越多,原有藏书布局需要重新规划。2009年,针对图书馆的图书一库与样本库饱和,过期报刊库书架年久失修等情况,结合工作实际,对图书库房和过期报刊室重新进行了规划,把图书一库、样本库的60多架3万多册图书进行了松架和重新排架。把过期报刊库的所有报刊也重新进行了归类整理。既理顺了以往报刊的排放,又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按照“环境干净整洁,书刊排放有序,服务热情周到,借阅快捷方便”的要求,对借阅大厅和阅览室每天进行打扫。其他书库、书架,定时集中进行清理。报纸按月进行整序装订,杂志刊物按年进行整序装订。对校宣传报栏共十六版面每天进行更换。各种工作的有序推进为读者的借阅和查询相关资料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3.开架借阅,全天开放

为更好地提高书刊的借阅效率,针对我校工作实际,实行了开架借阅制度,使得读者可以直接面对图书,在查阅图书的时候极大地扩大读者对其他所需知识的查询。随着干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电子信息的快速发展,我校教师和学员对知识的需求度极大膨胀,结合我校实际,实行了全天候开放借阅制度,随到随借。即使是星期天、节假日,只要教师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也会到校为其办理借阅手续。

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为更好地推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在省委党校图书馆的指导下,校院委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十分重视。2006年9月,制定了《长治市委党校电子图书馆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购买了10台联想电脑、两部交换机、1台四合一体打印机、UTM5060防火墙软件和其他相应设备。通过UTM5060与互联网连接,使校园网全部端点通达省委党校中心馆。数字化建设的推进,方便了教职工和学员上网查询信息、共享资源的需求。

2006年5月,山西省党校系统组成的评估小组对我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进行了检查评估,对我校图书馆的办馆条件、队伍建设、资源建设及自动化网络建设等10大类、44个指标逐一对照标准进行评估打分。评估小组对我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授予“省级示范图书馆”的光荣称号。

五、制度建设

为使得我校图书馆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2004年以来,图书馆制定了《书库管理规定》、《资料阅览室规章制度》以及《岗位目标管理责任书》等,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制度建设的力度,一方面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修订。如《图书采购原则》明确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目标;另一方面,又逐年制订了一些新的规章制度。如2007年制订的《图书馆设备物资管理规定》、《图书馆文献保护规章制度》、《图书馆卫生安全工作制度》。2010年,在借鉴其他图书馆经验的基础上,经广泛讨论、研究,制订了《图书馆业务工作流程规范》,对图书馆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工作的每一个程序,都从工作内容和质量标准两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力争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使得我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走上了稳定、有序发展的轨道。

六、强化图书馆队伍建设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我们不断认识到,加强图书馆的队伍建设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图书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职能,针对图书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的实际情况,精心选定培训内容,对全体工作人员开展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图书馆概论》、《文献标引与分类》、《文献编目》等专业课程。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图书馆全体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提高了学习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的积极性。图书馆工作人员总结工作经验,发表了一系列的与图书管理相关的文章。刘翠萍于2004年在《晋图学刊》发表《浅谈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在《晋东南师专学报》发表《浅谈复合图书馆》等理论文章。张延智2008年在《晋图学刊》发表《我国社区图书馆浅析》,2009年在《图书情报工作研究》发表《长治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调查与思考》,2010年在《山西文化》发表《关于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等理论文章。

在校院委领导的支持下,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多次赴外地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考察学习。2004年,期刊室的两位同志到北京参加由人大资料复印中心举办的业务培训班的学习;2005年,参加了在井冈山举行的“全国党校干部学院数字图书馆建设交流研讨会”;2006年在长治市参加了“全省中小型图书馆业务培训班”。2008年,到长治学院、山西省机电学院、长治医学院图书馆参观学习、交流经验。通过培训和考察,开阔了眼界和思路,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工作人员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也为我校图书馆建设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