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历练党性的熔炉
42835600000038

第38章 老干部工作

长治市委党校院现有离退休人员142人,占全校员工总人数的50%,包括离休干部10人,退休干部63人,退休工人69人,其中党员76名。长期以来,校院坚持“以人为本、尊老为先”的工作理念,以“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作为主线,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从搞好全市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出发,全校上下自觉地关心老年人、关心老年人事业,不断增加对老年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老年服务体系,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基本实现了离退休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得、老有所乐。

一、领导重视,把老干部工作摆上校院委议事日程

老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心、尊重、帮助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为做好老干部工作,校院把老干部工作摆到了校院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在2003年就以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制度》,内容包括九个方面。其中制定了定期研究老干部工作制度、通报情况制度、走访制度。做到了校委每半年集中研究一次老干部工作,有了问题随时研究,及时解决;学校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都要向老干部通报;老干处长每半个月到老干部家里走访一次。2010年成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组,为把老干部工作落到实处,从1984年开始,在校长的职责分工中,就规定由一名副校长来分管此项工作。根据离退休人员增加、工作量增大的实际情况,校委又充实了老干处的力量,增加了两名干事,2010年又从中提拔了一名副主任科员,加强了老干部工作的队伍,扩展了老干部活动阵地,增添了活动器材,从2003年至今,老干部活动场所由原来的10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000平方米。

二、政治上关心、生活上优待,把党的温暖送到了老干部的心坎里

1.政治上关心。首先,校院加强了老干部党支部的建设。自1991年成立老干部党支部以来,校院在老干部党支部的配备上注意选拔党性强、有威望、身体好、认真负责的老同志来担任支部委员。2003年、2006年、2009年分别进行了支部的换届、补选等,使党支部真正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党支部根据老干部党员多、居住分散,把党员按居住地相对集中划分为三个党小组,并制定了党员离退休人员组织生活会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支部全体党员大会;每月15日定期召开一次党小组成员会议,组织党员进行理论学习;每年按党小组进行一次组织生活会;建立参加组织生活会登记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坚持这些制度并逐步完善,充分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其次,加强了老干部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老干部的政治学习放在首位,深入开展对离退休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每月15日定为老干部党支部的组织活动日(如遇星期日自动向后顺延)。学习、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国际、国内时事和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精神;过好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党费;收集老干部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学习的方式是集体学习、专人辅导、专题讲座、小组讨论、个人自学、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老干部党支部积极组织离退休人员(包括退休工人)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如:组织老同志参加省、市老干局组办的各种知识竞赛、纪念“七一”党的生日、庆祝国庆、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使老干部们在思想上不落后形势,政治上不脱离组织,生活上不脱离集体,真正摆脱了“失落感”。特别是无论在哪里发生重大的灾难,老干部们时刻都牵挂着灾区人民,积极、主动、踊跃地献爱心,捐款、捐物。2008年向汶川灾区捐款39750元;2010年向玉树灾区捐款7050元。2008年校院老干部党支部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先进党支部”,2008年、2009年老干部第一党小组被校院评为“先进党小组”。

再次,保证老干部的政治待遇不变。一是通报情况制度。校委定时组织老干部们召开座谈会,向他们通报学校的大事,并征求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二是每当学校要提拔干部,校委都要通知老干部党员参加提建议。此外,学校的一些重要活动,如:全校大会、运动会、文艺活动、旅游参观也都要邀请老同志们参加。2010年“七一”参观了长治县新农村建设,今年到平顺西沟进行廉政教育等。

第四,在订阅报刊问题上,校委保证每位老干部都有一报一刊。此外,担任过校级领导的同志,订报的份数和在职时一样。如遇到报刊涨价,校院都要相应增加离退休干部的订报费;每当学校给教职工发放在职学习的书籍和辅导材料时,老同志们也人手一份。2005年,党校应老干部的要求,单独给老干部开设了一间报刊阅览室,以使他们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第五,按照中组部党员管理规定,2008年落实了离退休干部党员党费留存规定,保证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经费。

2.生活上优待。市委党校的历届党委和校委,都把老干部们的冷暖放在心上,在生活待遇上总是做到能宽则宽,能优则优。

一是保证老干部的“两费”。

二是关心离退休干部的健康。市老干部局除了每年组织一次离休干部健康体检外,从1998年起,校委还规定退休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体检。

三是把温暖送到病房。每当有离退休人员生病住院,校领导、老干处的同志都要去医院探视,把关怀和温暖送到老干部的床前。

四是节假日倍加关怀。每年的春节和重阳节,校委都要向老同志们拜年和祝贺节日。春节校委领导分头对每位老同志上门慰问,带去慰问金和慰问品;重阳节每年除带领老同志就近参观各县区的城建、园林建设外,还发给每人100元慰问金;“七一”老干部党支部和老干处的同志,都要到长期卧床不起的老党员家中进行看望。

五是给老同志过生日送温暖。每当老同志过70岁、80岁、90岁、100岁生日时,校长们和有关科室的领导都要登门向老同志及其全家祝贺,并且把生日蛋糕、鲜花和慰问金送到老同志手里,祝他们健康长寿。截止到今日,校委已为31位满70岁的老同志过了生日,给12位满80岁的老同志过了生日。

六是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校院每年给老同志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让老同志懂得如何健康快乐生活、科学养生。在遇到流行性的重大疾病时,校院在第一时间内把相关的医学常识编制成宣传资料发到每位老同志手中,做到了早预防、早治疗。

七是组织旅游,愉悦心情。为使老干部们老有所乐,校委还挤出一部分经费组织老干部们外出参观旅游。2004年以来校院先后组织老干部们(包括退休干部和工人)参观旅游了武乡八路军纪念馆,黎城黄崖洞,五台山,华东五市,平顺的西沟、井底、天脊山,王莽岭,屯留县的老爷山,各县区的城市建设等等,使他们既开阔了眼界、受到了教育、转换了观念,又饱览了祖国的灿烂文化,呼吸了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人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

八是开展多种形式文体活动。每年组织一到两次运动会,一次文艺演唱会。校院现在已举办了八届老年人运动会,参加过六次学校的大型歌咏比赛,成立了老年人健身球队、太极拳队、太极剑队。

多年来,校院老干部工作组织逐步健全、制度不断完善,校领导真心关怀老干处的同志,无私奉献,保证了老同志生活井然有序,身体健康长寿,精神愉快舒畅,颐养天年,其乐融融。校委领导以及老干处的同志,也因此受到了老同志的一致好评和拥戴。

三、增加了投入,加强了阵地建设

校院在1994年就建立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活动室。2003年校(院)又想方设法分别为在校内和校外居住相对集中的两个党小组租赁了房子,设置了活动室,配备了桌子、椅子、沙发、扑克、象棋、跳棋、麻将、军棋、飞镖等设施和活动用具。门、窗、墙壁粉刷、油漆一新。校委还为各党小组订阅了《先锋队》、《山西老年》、《中国老年》、《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参考消息》、《长治日报》、《上党晚报》、《老年日报》、《老友报》、《三晋都市报》、《健康文摘报》、《家庭保健报》、《山西党校报》等15种报刊。为给老同志学习、娱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活动室配有电风扇、电暖气、竹帘、棉门帘、热水器,还配备有音响、功放、话筒、DVD、电视机,健身房内配有各种活动器材,校院内安装有健身路径一套。大大满足了老同志的学习、娱乐、锻炼的需要。活动室也由原来的100平方米,增加至现在的1000平方米,使老同志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参与三个文明建设,为老同志继续发挥作用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创造了很好的条件。2006年校院老干部活动室荣获了全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室)“达标创优”先进活动室。

四、充分发挥“余热”,当好“五个功臣”

老干部们虽然退下来了,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热情,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关心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们的优势依然存在。他们党性比较强、觉悟比较高,办事认真、讲原则,许多老同志有着丰富的阅历、智慧和经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退下来的老同志当中,有许多人的身体还比较健康,还可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了利用好老干部这一块宝贵的人力资源,调动老干部的积极性,校院积极响应市委和市委老干局的号召,在老干部中组织开展了创建“五个功臣”活动。

一是发挥老干部的监督作用。按照校委制定的通报情况制度,校委每一季度(或遇到学校有重要决策、重要活动、重要工作时)都要由校委领导向老干部们通报一次情况。老干部们也非常关心党校事业的发展,对校院的许多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上,指出了许多漏洞和不足,要求校委健全制度、从严管理。在财务管理上,提出要加大公开力度,财会人员要定期向全校公开财务开支情况等。

二是发挥老干部的“传、帮、带”作用。为了提高党校教师的讲课水平,1998年我校成立了教学督导组。校委从离退休干部中抽调了几名有丰富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的老教授、老领导作为督导组的成员。成立督导组以来,至2011年已经换了三届,他们为校院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发挥个人特长,参加社会活动。如:2009年李云楼、刘宽心二位老教授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分别是:《往事随笔》、《诗选》、《民族——长治》。魏玉镜同志在武乡《乡音》刊物上也经常发表文章,2010年又出版了两本书即《古稀忆事》、《武乡县魏姓家族历史资料汇编》上、下册。李丽君同志还参加了《中国老年报》举办的庆祝建国6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杨长廷同志在《长治老年》担任副主编;甄天任同志曾担任过扶贫基金会理事;张守文担任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刘灵则同志担任太行公园太极拳辅导站理事、党校家属院院长职务等。一些老教授还经常在各种场合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再一次展示了老干部的魅力。

五、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做好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甘愿奉献的老干部工作队伍。

一是我们建立了定期理论学习和业务制度。每周一政治学习,每周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是加强档案管理。对校院离退休干部每人建立了一份详细档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老干部电子档案,为做好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强化了对内、对外的宣传,大力为老干部工作造势。校院还投资一万元给老干处购置了电脑、照相机各一台,建立有电子邮箱,大大方便了宣传的渠道。

四是校院全面落实全省老干部工作系统“务实高效、服务规范、秩序优良、环境优美、作风严谨、形象良好”的“二十四字”部门建设标准和“主动思考、用心工作、勇于负责、团结协作、不求名利、遵章守纪”的工作人员“二十四字”行为要求,工作中我们开展了“确立一个根本”、“树立三个观念”活动。“确立一个根本”即开展“以老干部为本”的思想教育。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老干部的特殊地位。“树立三个观念”,即一要树立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的观念,热爱老干部事业;二要树立老干部工作无小事的观念,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每件工作;三要树立老干部是特殊群体要特殊对待的观念,在工作中努力做到特事特办,上下满意。使老干处自身建设呈现出新气象,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整体工作全面推进,得到校委和老同志们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