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动物世界大百科
42843200000128

第128章 莫名其妙的杀过行为

许多人都知道,赤狐是农户的死对头,它专门在夜间闯入农舍袭击鸡鸭。本来赤狐的数量并不多,不会对鸡鸭造成太多危害,但可恨的是,它会将整群鸡全部杀死,却并不吃它们。动物学家们发现,许多食肉动物都有这样的行为,在一次捕猎中杀死远远超过自己食量的猎物,这就是动物的杀过行为。比如金钱豹一口气可以杀死10 多只羊,然后扔下尸体扬长而去。这种行为明显地违背了动物捕猎是为了食物需要的法则,那么它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

有些动物学家认为,这是由动物凶残嗜血的本性造成的,像狮子、豹子等动物,可能是要用这种行为来炫耀自己的武力,练习捕猎技巧。它们残忍的本性决定了它们对任何一个弱者都不会放过。但动物的任何本能都会受自然法则的约束,这种行为有可能会给生态平衡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该受到自然法则的节制。于是有些人提出,这种行为只是偶然现象,不是每次捕猎都会出现杀过行为。只是由于被捕杀的动物惊惶失措,四处奔逃,这样反而激起了这些野兽的野性,于是大开杀戒,这种说法也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在任何一次捕猎中的猎物都会四散逃跑,但为什么不是每次都能激起这些野兽的野性呢?另外,常常被赤狐整群杀死的黑头鸥,一旦到了夜间就一动不动,即使遭到敌人的袭击也不会逃避,这又如何解释呢?也许杀过行为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需要具体分析。

乌贼的同族——鹦鹉螺

乌贼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它生活在远海中,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游泳速度快,体内有墨囊,贝壳埋于外套膜内,形成内壳。鹦鹉螺与乌贼同门同纲,是乌贼的近亲。鹦鹉螺是头足纲中的原始种类,属四鳃亚纲,贝壳在体外,被多个隔片隔成许多壳室,除动物体所在的最后一个大壳室外,都充满空气。各室之间有一个通管相通,调节室内空气的分量,可操纵身体浮沉。自石炭纪以后,四鳃亚纲已逐渐消失,目前仅余四种。因此,鹦鹉螺在研究动物进化上具有一定价值,也有“活化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