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朝鲜
42873200000018

第18章 四季如画的国家(4)

透过箱玻璃可清楚地看见有朝元、人民币、美元和欧元,在佛的面前游人是不必计较国籍的。

走出大雄殿,沿着用妙香山特有的黑白相间小石子铺设的甬道,来到寺院里。院子里海松苍绿,桧树低垂,焚香缭绕,环境幽雅。有一棵生长了400多年的老桑树,枝繁叶茂,是天然文物。

大雄殿前有座八角十三层石塔,基本与大雄殿同高,建于1042年,是普贤寺的镇寺之宝,经历风雨沧桑,底座部分的白石变成了褐色。围塔观之,石塔特别具有朝鲜民族的特色,底大顶尖,依次渐小,宛如叠罗在一起的八角帽,给人一种玲珑剔透的感觉。石塔不论哪一层的哪一角,都与上下角连成一线,绝对不差分毫。石塔的每个角上都有一个小铁钩,那是当年为挂风铃所用。

在八角十三层塔对面还有一座四角九层塔,古朴雄浑,比八角十三层塔晚建两年。在普贤寺后面的鹤起峰和龙珠峰之间,还建有一座观音殿,其建筑风格基本与大雄殿相似。供在殿内的观音菩萨金身宝莲座,眼睛半睁半闭,慈眉善目,活灵活现,生动形象。

普贤寺里藏有朝鲜价值连城的《八万大藏经》。国宝《八万大藏经》就是着名的《高丽经》,由于是用8万多块木板印刷的经文,故称“八万大藏经”。现在保存在妙香山的经文是从1236~1251年间刻版印刷的一套佛教经书,共有6780卷,汉字线装书,原来整齐有序地藏在普贤寺佛影台里,现藏在新建的藏经阁里─这是至今存世的孤本,是无价之宝。

在妙香山普贤寺里还保存着《李朝实录》和《高丽史》,这是1592年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爆发后,几位爱国人士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从全罗道经过水路将这两件国宝搬到黄海道海州的。1597年,日本侵略者再度入侵朝鲜,几位爱国人士又把这些历史文献转移到江华岛,再转移到妙香山佛影台里保存起来。

普贤寺寺中有祠,这就是酬忠祠。壬辰倭乱期间,73岁的和尚西山大师组织5000多名徒弟,起义兵同日本人血战。大师86岁时在这里圆寂。后人为了纪念一代忠烈,建此祠。酬忠祠里至今保存着西山大师的画像,左右还有他的主要徒弟的画像。金日成主席曾在视察这里时赞扬西山大师的爱国精神。

3.触目皆景——七宝山

七宝山是朝鲜着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也是朝鲜五大名山之一,坐落于咸镜北道中部海岸。因其风光绝佳,素有“咸北金刚”之称。相传山里有七种宝物,所以称之为“七宝山”。七宝山面积约为250平方千米,最高峰659米,全年平均温度7.4℃。这里一年四季风景优美,尤其冬季的“七宝山”之雪景更被誉为“天下第一景”。

七宝山是约100万年前,即新生代第三期,从白头山(中国称长白山)的火山脉喷出的熔岩冷却后凝固而成的流纹岩、玄武岩等火成岩,经受了长时期的风蚀雨削,形成一座座的山峰,形状格外奇异。

因为,七宝山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其植物分布丰富多样。这座山里生长着800余种植物,相当于在咸镜北道生长的植物种类的77%。并且栖息着30余种兽类、各种鸟类、爬虫类、两栖类和昆虫类。七宝山还保存有体现朝鲜悠久历史的原始-古代遗迹、中世纪祖先遗留的山城、建筑、古坟、石碑和浮屠等许多历史文物。

七宝山、降仙门、多瀑洞和千佛峰等景致错落分布,此外还有黄津温泉、沙里温泉、宝村温泉和独浦温泉等着名温泉及药用矿泉。其中的独浦温泉,因直接利用从1700米深的地下喷薄而出的天然温泉水,而远近闻名。而新建的黄津温泉山庄,是拥有客房及温泉浴室等设施的新式民居。山庄中建有综合治疗区、室外温泉浴池、药用矿泉区、综合便利设施区、儿童游乐区、小型公园区和果树园区等。

在七宝山可欣赏到奇丽的山峰、幽深的山谷、浩浩荡荡的大海。

按其展现在山峦、溪谷、海岸上的不同自然风景,分为内七宝、外七宝和海七宝三个景区。

内七宝是七宝山内陆景区。内七宝神秘雄壮的峭壁飞岩、苍松翠柏和春季盛开的金达莱、秋季漫山遍野的红叶构成七彩屏风,如诗如画,秀丽迷人。内七宝可分开心寺区、上鹰峰区、内圆区和二仙岩区观光。

开心寺区为内七宝的旅游中心区域,在这里,可观赏到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刹-开心寺和以奇岩名所着称的升仙台。

开心寺位于内七宝中心的宝卓山,826年渤海时期始建,后重建于1377年高丽时期,李氏王朝时期多次重建。在这座千年古寺里,松古庙幽,不但有中国古代文人游客的游记词赋留存,也有独富朝鲜风情的传说和典故。在朝鲜,不论是海,还是湖、河、溪,所看到的水都是清的,唯独开心寺里的开心泉水是浊的,喝一口却清凉甘冽。

开心寺旁有生长了200多年的药栗树,还有七宝山竹子,它们都属朝鲜天然纪念物,被重点保护。

升仙台位于七宝山最高处,从开心寺往东南攀登约430米就到了升仙台。传说在农历6月15日,天上的仙女们到九龙潭嬉戏,洗过澡后,来到这里欣赏七宝山秀丽的景色,吟诗起舞后飞天而去,因此,这里取名升仙台。升仙台是开心寺区域视野最广阔的观景台,登台远眺,内七宝那美丽的绝景尽收眼底。

从内七宝下来,过外七宝大桥通向海边的沿途风景区即是外七宝。

相比起内七宝,外七宝山势更加险峻,景色更加壮美。

外七宝的望云山海拔1300米,在距海近10余千米的地方有如此高山,令人称奇。这座高山的一侧谷底,有数10米高的巨大石柱撑起望云峰一侧的绝壁,而这巨大的石柱状如同朝鲜所盛产的松茸,使人浮想联翩。

外七宝的降仙门,是矗立在山端的一座巨大的天然石拱门,登上降仙门,可以看见海面上渔船成排,远处海天相接成一色,近处七宝山天然浴场的海岸风光尽收眼底。

海七宝由海岸悬崖峭壁、奇岩怪石、海岸岩石和大小岛屿组成。

朝鲜东海岸的波涛不断撞击着奇石怪岩,浪花飞溅,气势雄伟。松岛悬崖峭壁,茂密的松林与广阔的海景交织。虹岩一端植根于悬崖坡上,另一端插入海中,好像一条彩虹高悬空中。岩石有的像大象,有的像月亮,还有的像船、农夫、火炬、夫妻等。

七宝山以前不对外开放,一般外国人是不会被安排去那里旅游的,所以这里优美的风景一直不被外人所知。如今,七宝山已经对外开放。

4.红叶漫山——九月山

九月山是朝鲜的五大名山之一,位于黄海南道西部,面积110平方千米,有连绵起伏的山峰909座。最高峰为954米的思皇峰,瀑布、深潭、温泉遍布,是着名的避暑胜地。九月山深沟处有一座大洞窟,别称“洞山”。九月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有600多种植物。春秋两季景色怡人,春天满山遍野的金达莱竞相开放,秋天则满山红叶。

九月山因九月的枫叶特别艳丽而得名,由最高的思皇峰和形态万千的许多奇峰叠嶂组成,囊括110余平方千米的广大地区。树木葱郁的山洞沟壑、清澈碧绿的深潭、水流湍急的滩口、飞泻而下的瀑布……这一切交相辉映,显现出山岳之美及沟壑之美。

九月山自古与白头山、妙香山、金刚山、七宝山和智异山一起,列入朝鲜名山之一。九月山最高峰的“思皇峰”,矗立在朝鲜半岛西海岸的平原地带,就算远在南浦市也可望见。九月山系断层运动和风化作用而形成的险峰深谷,山势复杂。许多形状各异的山峰耸立,中间形成万丈深壑和许多瀑布。峡谷大都深而险,故古代朝鲜彦语有“走错一步就会失之一百里”之说。

九月山无数岩缝涌出大量的水,汇成许多瀑布。瀑布的形状多样,有的从30米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有的像串了无数银珠般倾泻形成三段瀑布,有的沿着绝壁下滑。九月山中腰有大旱也不干涸的“石潭”、“釜沼”、“瓢沼”、“碗沼”等池塘,水晶般透亮的清水在荡漾。

九月山岩石是中生代从地下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变硬的花岗岩,它在漫长的岁月里经风吹雨打,形成那种今天的奇岩怪石、悬崖峭壁和山涧沟壑。九月山深沟还有一座大洞窟,因此,九月山又素有“洞山”之称。

九月山年平均气温9℃,年降水量1000毫米。因为有着良好的气候条件,所以植物很多且丰富多样。由于动植物资源丰富,九月山被指定为朝鲜国家自然保护区。

九月山的山林植物区,在朝鲜植物分布区中属温带性植物区南部。

由于地理位置关系,南方系统植物和北方系统植物混交。因此,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海拔400米以下长着松树、菩提树、柿子树、榉树等,海拔400~900米间长着蒙栎、麻枥、银杏、松树、野樱桃、山杨、赤杨、五加皮、栗树等,海拔900米以上长着冷杉、云杉、海松、栎树、宽叶桦等。九月山树林茂密的山里生息着野猪、牙獐、貉等30多种兽类和野鸡、三光鸟、赤翡翠、杜鹃等100多种鸟类。

九月山以金达莱(即杜鹃花)闻名。春天的九月山漫山遍地金达莱花,竞相怒放,显得更加美丽迷人。这种景色在其他高山上是很难看到的。秋季的九月红叶如丹,野果累累,又是另一番风光。九月山还有许多古迹和历史文物。与思皇峰相连的九月山城,周长4千米,高4~5米,是高丽时期砌筑的石城。九月山麓有水量充足的达泉温泉等好多温泉。如今,九月山已成为各地人们喜爱前往探胜和休息的好地方。

2003年10月,“九月,山自然保护区”被注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小百科

石潭九曲

石潭九曲是由清澈见底的石潭和九个弯曲回环的谷涧组成。位于黄海南道碧城郡石潭川上游。石潭川沿着有九道弯的长达10千米的幽谷蜿蜒而行,所以称“石潭九曲”。陡岩峭壁,松林茂密,溪流如碧,景色秀丽。

其中,第五道弯最美,并有瑶琴亭、绍贤书院、听溪堂等建筑名胜。

第四节 半岛的“心脏”——开城

开城位于朝鲜半岛中心,是朝鲜的直辖市,也是一座历史古城,曾是高丽国的首都,有朝鲜三大古都之称,在北纬38°线上,与韩国咫尺相望。公元918~1392年高丽王朝定都于此,高丽是朝鲜半岛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开城曾是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签订场所,留给人们的是对冷战和过去那段历史的记忆。

开城之名是王建创建高丽王朝以后命名的,意思是“开国的都城”。

因有松岳等山环绕,所以也称为“松岳”、“松章”,城内多森林,又称“松都”。因其位于平壤和首尔之间,也有“中都”之称。开城是商业城、轻工业中心,也是高丽参的集散地,被誉为“人参之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开城以屹立在前哨的英雄城市闻名于世。1953年7月27日,美朝在开城以南8千米的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议。

开城是传统的商业城,现在已发展成轻工业中心,着名的开城人参以此为集散地。朝鲜半岛分裂以后,开城成为南北双方对抗的前沿与经济交往的隔蔽之处。现在,开城已成为朝鲜南北交流的平台。朝鲜建立了开城工业园,已有不少韩国企业进驻,加强了朝韩的民间交流活动。

2000年6月,韩朝首脑会晤后,双方就重启开城的经济门户和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达成共识。同年8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同来访的韩国现代峨山公司会长郑梦宪,议定在开城建立工业区。当月,韩朝第七次部长级会谈就建设开城工业区正式达成协议。

开城工业区的开发由韩国公营企业土地开发公社总承包,由韩国现代峨山公司实施开发。工业区占地面积66平方千米,将分阶段实现滚动开发。工业区建成后将成为国际性的工业、商贸、金融与旅游区。

朝鲜方面负责保证投资商在工业区自由投资,保护其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保证其权益,并在税收、外汇、资金流动和价格等方面实行特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