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
42891700000035

第35章 (四)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问题是基于长远利益基础上关涉整体性、宏观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包括发展目标、发展步骤、发展重点及相关的发展措施总体部署。发展战略则事关发展的成效,因此发展战略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1.“两步走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一个基本战略目标就是迅速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毛泽东将重工业建设确定为发展战略重点,并初步形成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再用10到15个“五年计划”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赶超世界发达国家。从客观上讲,这个初步形成的两步走战略虽然略显粗糙,但还是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遗憾的是1957年以后,出现了“左”倾急躁情绪,开始实行“以钢为纲”的赶超战略,结果导致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挫折。在1963年9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又重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步走”战略,并且在1964年12月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即: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1980年前)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在20世纪内大约用20年的时间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就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而言,这个两步走战略要求仍然偏高。“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它就更是无法实行下去。

2.“三步走战略”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重新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在中共十二大上,根据邓小平的建议确定了新的两步走发展战略,即总体目标是二十年翻两番,具体来说就是从1981年开始到20世纪末,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后来邓小平一直在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在接见外国领导人时他多次谈到发展战略步骤问题,他说:“翻两番的意义很大。这意味着到本世纪末,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从总量说,就居于世界前列了。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的国家。”同时他还强调翻两番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他将在20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看做是一个新起点,即“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就可以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在1987年8月29日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邓小平谈到:“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样就形成了邓小平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8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三步走”战略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在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新制定和安排,经过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这一战略目标逐渐完善和丰富。

3.“新三步走战略”

在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中国的发展到了关键时刻,如何才能保证党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21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得以实现,需要制定更加细化的战略步骤,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致力思考的问题。为此,在围绕如何实现第三步发展目标这个问题上,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许多新的想法。江泽民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新世纪的三步走战略中,首先对党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从时间上进行了具体规定,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建党一百年”和“建国一百年”;其次对具体的战略目标进行了细化,增加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并对每一个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进行了明确,从而增强了可操作性,对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新三步走战略”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丰富和完善。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头二十年奋斗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追求而努力奋斗着。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与时俱进、科学把握的结果,对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