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进榆林开发区
42937700000120

第120章 几点建议

(一)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企业到日本等国进行项目说明活动

榆林人在信息时代,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推销自己,让世界认识榆林。因此,市有关部门可组织榆林的企业,有计划、有目的地走出去,推荐能源化工项目,举办项目说明会,寻求合作的途径和方式,这样对我们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比较有益。

(二)组织企业厂长或后备力量作为研修生,到日本有关企业学习

日中科学技术文化交流协会,是一家负责日中科学技术交流与人才交流的社团法人机构。经这家机构向日本有关企业介绍,1986年到1999年,我国29个省(区、市),共向日本派研修生3372人,其中陕西省386人。研修生一般在日本企业生产一线跟班学技术、学操作、学管理,日方提供生活费用和居住条件。学习时间半年到一年不等,还有更长时间的。经日中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介绍,这些研究生通过学习,从思想观念、管理理念、敬业精神等方面都有了本质的变化,回国后为企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榆林是一个农业社会色彩较浓的地区,目前,正处在向工业社会初期过渡的阶段,很有必要派一批研修生到国外学习,建议有关方面给予关注。

(三)对外招商项目应精心做好包装工作

在与日本企业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深深感到做好项目包装工作尤为重要。日本是一个市场经济发育比较成熟的社会,企业对外扩张,对内加强管理,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已成为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所以,他们对项目原料供给、水源保证、电力价格、运输费用等构成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了解得都极为详细,稍不吻合,投资兴趣淡化。特别是日本虚拟企业多,产品运输争取零运费,对产品的运输问题十分关注。我们在推荐项目之前,一定要把这些工作做细,对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必要性要做到胸中有数,要用数字说话,不能定性地介绍。

(四)多方寻求国际贸易的渠道

随着地球村经济的形成,国际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日本是一个商业发达、金融繁荣、对外贸易占国民经济重要地位、出口额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我们榆林地处内陆,信息不对称,可通过留学生或国家、省上对外贸易部门的有关渠道,促进榆林工业品出口。如佳县环状糊精产品,技术含量较高,日本市场需求较大,每年可销售500多吨,还可通过日本向美国转口800多吨。这次,佳县环状糊精厂厂长,在日本走访了一家老客户,新结识了两家新客户,其中有一家企业询问榆林交通情况,有在榆林建环状糊精项目的意向,并表示在未投资建厂之前,还继续购买佳县环状糊精产品。再如,日本煤炭需求量较大,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国际贸易,为榆林经济发展换取外汇,注入活力。

(五)将资源深加工项目作为战略任务来抓

汽车制造、电子工业、化工产业等是日本战略性项目,日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全力支持,培植了一批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每小时产汽车1.4万辆。一个汽车产业,形成了一座丰田汽车城,丰田市几十万人为丰田汽车搞配套服务。可以说,丰田汽车兴,丰田市人民生活兴;丰田汽车衰,丰田市人民生活衰。一个产业关乎到一个城市发展的命运,足见产业与经济关联度何等密切。榆林是一个资源密集型城市,抓资源转化经济则兴,不抓经济则衰。这方面的例子比较多。林炼油厂,2002年各项税利达2.42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五分之一多,间接带动效益也相当可观。如果在榆林能建设4×60万千瓦电厂,一座现代化的新型电力城将在榆林的大地上诞生,将对榆林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能上15万吨醋酸,则为甲醇找到了市场,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所以,倾全市之力,盯住项目不放松,争取在“十五”期间上一批大项目,全面推动榆林经济走上快车道。

(2003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