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进榆林开发区
42937700000023

第23章 榆林资源开发建设的环境和条件

(一)矿产丰富

全区已发现八大类40多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46万亿元以上。特别是煤炭,为世界八大煤田之一,是国内外少有的特低硫、特低磷、特低灰、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和气化煤、环保煤;天然气,是目前我国陆上发现的最大整装气田;石油,探明储量1.9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岩盐,预测储量1.39万亿~1.93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13%~18%。这四大资源集于一地,为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组合配置条件。此外,还有丰富的高岭土、铝土矿、石灰石、石英砂等,为配套发展建筑建材和高耗能等产业提供了条件。全区土地广阔,大片未开发的土地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也比较丰富,能够满足大规模资源开发建设的需要。

(二)经济地理区位条件相对优越

榆林地处我国东西部结合地带,与西安、银川、包头、太原等大中城市形成依托之势,既是西北经济区的前沿,又是华北和中原经济区的延伸。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分析,往东通过正在建设的朔黄铁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太(原)中(卫)铁路可达黄骅、青岛等沿海港口,往南通过西包铁路,经西安至安康铁路可达四川和两湖两广地区,经西安至南京铁路可直达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之西部其他资源地区,更接近全国经济重心区和消费区,产品运输费用相对低廉,区位条件相对优越。

(三)资源开发初具规模

在神华、长庆大规模开发煤气油田的同时,地、县先后建成了杨伙盘煤矿,黄羊城、新城川煤炭集装站,榆林天然气化工厂一、二期工程、地区石油助剂厂、神木店塔电厂、府谷沙川沟电厂等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国家和地方已投入建设资金200多亿元,全区形成了2800万吨原煤、30亿立方米天然气、100万吨原油、20万吨甲醇的生产能力和近60万千瓦电力装机容量,建成靖边至西安、北京、银川三条输气管道,架设了200多公里110千伏输变电线路,形成了覆盖全区的110千伏主网架,延安至榆林330千伏输电线路已经建成,现正在向神木延伸,新建15万吨醋酸、8万吨真空盐、30万吨电解铝和百万千瓦电厂的前期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有的已进入立项审批阶段。现在的榆林,拥有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国内现代化水平最高的特大型矿井,是全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和第二大甲醇生产基地,一个国家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已初具规模。

(四)内外部环境极为有利

一是国家和省上对榆林资源开发越来越重视,倾斜力度越来越大。1998年7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全区12个县(市)先后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陕西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榆林作为陕西新世纪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从各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1999年2月批准以能源重化工项目建设为主体设立省级榆林经济开发区。二是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日益改善。铁路,继包神、神朔铁路建成通车后,1998年神延铁路全线开工,2001年全线贯通;连接吴堡至定边6个县的太原至中卫铁路的前期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可望“十五”期间开工建设。公路,“九五”以来,全区完成建设投资10.8亿元,新增公路里程5633公里,其中二、三级公路722公里;210国道已全线贯通;榆靖、吴定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已进入可研阶段,可望“十五”期间开工建设;县乡公路开始向“黑色”化全面推进,全区有102个乡(镇)通了油路,新增黑色路面303公里。通信,建成青(岛)银(川)、西(安)呼(和浩特)两条国家Ⅰ级干线光缆榆林段,开通了数字微波线路和GSM移动通信,全区12个县(市)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实现了无线寻呼联网,通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加强了以榆林、神木等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九五”以来,全区用于城市路、电、水和绿化的投资达3.5亿元,供水、供气、供热等公用设施逐步完善,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化步伐加快。三是生态环境开始向良性循环转变。截至目前,全区造林保有面积达到1629万亩,林草覆盖率由建国初的1.8%提高到38.9%;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块,建成总长1500公里、林木面积175万亩的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860万亩流沙有600万亩达到固定半固定,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2.02万平方公里,年入黄河泥沙由20世纪50年代的5.3亿吨减少到2.9亿吨。四是扩大开放,加快开发,已成全区上下的共识,民众脱贫致富的呼声越来越高,表现出强烈的开放愿望和开发要求。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客观上为榆林吸纳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有利的生产要素,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榆林资源开发条件优越,机遇良好,但也存在许多现实的困难和矛盾,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对外开放不够、人才匮乏、生态环境整体质量偏低以及国家现行的项目审批制度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榆林资源的开发建设。

总之,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榆林实现大开发的内在条件日趋成熟,外部环境越来越好,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必将在西部大开发和基地建设中有新的更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