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进榆林开发区
42937700000041

第41章 榆林传统的煤炭推销观念已不适应新的形势

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经营观念,这是存在决定意识的又一体现。

20世纪80年代,生产导向、大量生产是榆林煤炭企业的主流,“优质、高产、低耗”是生产主管的口头语,企业的经营重点在于提高生产效率。这也是福特的流水线生产和松下幸之助的“自来水经营哲学”在榆林煤炭行业中的具体表现。

进入90年代以后,榆林虽处于工业化初期,但科技进步威力已在神华集团神东煤炭公司大柳塔矿得到显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计算机控制作业、计算机全程管理,使大柳塔煤矿先进的采掘设备表现出高度自动化,企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榆林地方煤炭企业与中央企业相比,技术方面的劣势是明显的,在销售渠道、销售观念方面也是有差别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销售无计划,特别是没有明确的市场开发计划,使企业销售工作失去了目标;二是过程无控制,“只要结果,不要过程”;三是客户无管理,导致销售风险,应收账款成堆,不少中间商将榆林优质煤和外地劣质煤混合销售,借榆林环保煤品牌,实现自己企业目标;四是信息无反馈;五是业绩无考核,制度不完善。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榆林煤炭的销售,对榆林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