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进榆林开发区
42937700000076

第76章

榆林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初创阶段,硬环境特别是设施环境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为此,我们的主要着力点是硬环境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硬环境的普遍改善及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区域和城市的软环境成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关键性因素,为此,我们要重视软环境建设。当前软环境已成为榆林开发区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标志。

环境是经济的载体,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经济,环境出效益。

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就会吸引大批的投资者来投资办厂,经济就会很快发展起来,许多“开发区”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但许多地区领导者对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缺乏必要的认识,不清楚发展经济首先要以优良的环境吸引人,这样很容易造成既招不来商也引不来资。

我国的“经济特区”和“园区经济”制度是我国人民在发展经济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创立了“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制度,在深圳和沿海16个开放城市大幅度地放宽限制,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营造了宽松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招商引资,使这些地方的经济超常规发展,带动了区域和全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特区”制度的成功实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日本、韩国也都在筹划设置“经济特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许多地区、城市创立了“新区”、“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术产业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民营工业园”等等,也是在划定的区域内,制定法规和各种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大力吸引外来资金,发展新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显著,这就是国家新创建的“园区经济”制度。“园区经济”实质是在条件好的划定区域内精心营造一个优良的“小环境”,然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也可以说是构造了一个“经济大棚”,在这个大棚内提供了温和湿润的小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播种的是资金和技术,收获的是丰厚的经济果实。

“经济特区”和“园区经济”制度是我国人民在改革发展经济实践中的伟大创造,“经济特区”和“园区经济”有不竭的动力和无限的生机,呈蓬勃发展之势,并且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同步推进,它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