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进榆林开发区
42937700000087

第87章 组建榆林市商业银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的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需要现代金融业的有力支持。特别是榆林经济开发区启动建设在即,更需要现代金融业的大力支持。然而目前榆林现有金融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应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亟待进行改革创新。政府拟因势利导,以开发区为主体,适时组建榆林商业银行,积极培育榆林金融市场,实现榆林金融体制创新,为榆林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榆林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也是一个资金十分短缺的地区。资金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引擎。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投入的数量和质量,金融业作为专门筹集、配置资金的产业部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与之相匹配。先进地区需要金融业的支持,落后地区更需要金融业的扶持。落后地区是否需要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为之服务,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知道,商业银行是一种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主要为存款者或借款者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从他们那里得到各种形式的报酬,从而达到赚取利润的目的。这是国内外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从沿海地区看,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深圳特区六家信用社基础上增资扩股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次年,以原福建省福兴财务公司为基础开发招股设立的福建兴业银行及广东发展银行相继开业。1992年,为配合浦东的开发开放,振兴上海,发展长江流域经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应运而生。这几家银行立足本地,发挥各自在资本结构、经营机制和新业务开发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广泛筹措融通国内外资金,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对促进广东、福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开发开放起了重要作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建行六年多来,累计发放贷款2058亿元。其中投向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原材料、大型企业、粮棉油等重点项目的贷款达1157亿元。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这些银行自身的实力也大大增强。其业务和分支机构已辐射到沿海、沿江及金融发达地区。截至1998年底,几家银行的资产规模突破2400亿元,净资产120多亿元。

从西部地区看,西部12个省(区、市)到1999年底,设立19家商业银行,其中陕西3家。资产规模较小,对地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够明显。

从榆林来看,榆林金融业发展水平较低,银行发展还相对滞后。一是规模较小,金融资产总量相对不足。截至2000年底,榆林市全部存款余额为98亿元,仅占陕西省存款总额的3.7%;贷款余额83亿元,仅占陕西省贷款总额的3.8%。二是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一方面,从榆林来讲,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地方政府没有自己的银行,在某些方面,国有银行垄断行为十分明显。从陕西乃至西部看,主要为国有经济和重大项目投资服务的国有商业银行占机构总数的78.5%,贷款余额占总量的83.4%,居于支配地位。另一方面,主要为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服务的地方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比例过小,多数地市没有,榆林也只有几家城市信用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或不具备发挥作用的条件。据统计,西部12个省(市)19家商业银行,到1999年底,其资产总规模688.6亿元,不足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一家的资产量。三是金融工具、品种开发不足,投资和融资渠道狭窄。四是调控能力的资金运用效率不高。在东部开发热潮中,西部存贷差额比例缩小,新吸收的存款被行业上存;而在西部开发时,国有银行惜贷思想严重,致使存款增速快、贷款增量少,存贷比例不合理。特别是国家实行项目资本金制度后,这一问题凸显得更加明显,成为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从而也说明建立榆林商业银行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榆林金融服务体系,需要政府自己的银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是支撑榆林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榆林能源化工项目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曾为榆林资源的开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按照现代金融理论来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形势下,一个地区只靠国有银行,而国有银行上级行又管制得过死,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有了地方政府自己的银行,地方才能真正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因为没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地方资本市场的培育则没有基础,民间资本进入银行的渠道不畅,就很难发挥其直接融资的作用。因此,组建榆林商业银行,有利于完善榆林的金融体系,使金融结构和金融要素资源配置趋于合理。

(二)建设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需要组建政府自己的银行

根据《陕西省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和《榆林“十五”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计划》,仅近期启动建设的能源化工项目10个,概算投资450亿元,其中资本金82亿元。如15万吨醋酸总投资10.5亿元,其中资本金2.6亿元。2.6亿元资本金从何而来,地方政府无能为力,省财政也无力可为;国家财政有能力可为,但不予为之;中资、外资可以为之,但榆林难以引进,引资的渠道日益狭窄。可以说,靠上难,靠外难。出路只有一条,靠我们自己组建政府商业银行,聚集地方社会闲散资金,解决榆林项目资本金难以筹措的问题。

(三)加快榆林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组建政府自己的银行

到2000年底,榆林独立核算中小工业企业140家,私营企业2485家。这些企业为财政所缴的利税占工商税收90%以上,成为榆林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好的中小企业,政府无力及时扶持,使之成长壮大;困难较大的中小企业,政府也没有可观的资金,帮助其摆脱困难。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呼唤地方组建商业银行,多一条融资渠道,多为企业提供一条生路。

(四)盘活民间资本,需要组建政府自己的银行

2000年底,榆林居民储蓄余额60亿元,这是相当大的一块资金。据不完全统计,在有些年份,榆林储蓄余额较高,有省外调剂放贷的情况。落后地区的奖金向发达地区流动,这与榆林具有的资源“优势”不相称,如何解决呢?路子只有一条――组建商业银行,吸引部分的储蓄,逐步把自己的银行做大做强。

(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组建政府自己的银行

供求、价格、竞争是市场机制运行的三大要素。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运行机制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供求、价格、竞争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地方银行组建后,可增加货币的供给量,刺激需求,特别是与国有商业银行形成竞争,优劣势互补,既可提高商业金融经营水平,又可推动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可收一举多得之效。

(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组建政府自己的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同志明确指出,中央银行要积极支持西部大开发,要从资金政策、机构发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因此,因势利导,及时组建榆林商业银行,既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也是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