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进榆林开发区
42937700000097

第97章 经验和做法

深圳市民中心、盐田区行政文化中心和苏州市相城区行政中心在选址定点、规划设计、建筑主体风格、布局手法、环境理念等方面各具特色,突出了“绿色、生态、园林”的环境主题和“秩序化、生态平衡、人文社会”的概念。总体上,一是与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相协调而又不失自身完整性和特色;二是服务并提升周围环境档次;三是注重室内外空间环境的构合;四是充分体现了环境理念和文化内涵;五是较好地实现了自身功能优化;六是与地域文化特色相契合。其经验和做法对我们的启示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功能上体现政治中心带动战略

深圳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政策优势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这种作用的效果,深圳市委、市政府感受颇深。在深圳进入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深圳市委、市政府顺应城市化战略需要,从“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提出政治带动城市发展的思路,决定在未开发的福田区建设市民中心。其现实意义和作用在于,一是充分发挥吸收和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作为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品位;三是突出政治中心的集聚功能,带动人气指数上升;四是多元开发、多功能布局,集商业、文化、居住、金融、餐饮为一体,带动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繁荣发展。

深圳市民中心从1996年开始规划前期工作。几年来,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高标准的开发建设,深圳市民中心以其特有的机能、效率和气质,驱动并带领整个城市,吸收各方投入,同时辐射向各个方面,为整个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新的亮点,实现了地增值、人增加、工业兴、商业荣的预期目标。

(二)设计上突出建筑文化理念

环境景观及其文化内涵是建设的灵魂。深圳市民中心、盐田区行政文化中心和苏州市相城区行政中心设计上都注重对文化和城市特色的研究,在建筑风格上兼收并蓄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精髓,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建筑艺术特色有机融合起来,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亲山近水、崇尚自然的情趣,又有开放、现代、海派的欧式神韵。苏州是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相城区在规划设计行政中心过程中,重视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在设计上采用了苏州古城的方圆结构、对称结构、中轴线结构;在立面造型、色泽选择上运用韩国建筑风格;整个小区没有高层建筑,保护了古城的历史风貌。同时,所考察的几处行政办公中心区大多配套建有音乐厅、音乐喷泉、文化广场、青少年宫、文化中心等文化娱乐休闲设施,既丰富了自身的综合服务功能,又很好地体现了文化内涵,实现了自身资源与城市资源的整合。

(三)风格上突出园林式设计的手法

深圳市民中心、苏州市相城区行政中心在注重建筑文化研究的同时,特别重视生态建筑的研究。在办公楼等主要建筑的设计中,妥善处理了建筑与绿化的关系、建筑与水的关系、建筑与地形的关系。认为绿化不仅在生态平衡、旅游观赏、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其重要意义,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建设的日趋发展,空气污染的程度愈趋严重,人们工作在压抑、闭塞、公共空间越来越小的环境里,工作质量降低,迫使人们对绿化更加依赖和依存。绿化不仅是环境污染的溶剂,也是人与自然的“纽带”,所以他们在建设中充分利用和挖掘了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很好地把广场、绿地、花园、水面等景观衔接起来。相城区以其全景式办公环境对园林式风格作了注解,后公园,前广场,中心区域花园,楼间花园,将绿化带入建筑设计内,让人们工作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颇有“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情韵。深圳市民中心,由美国李民仪设计事务所采用借景、对景的设计手法,在高110米、占地92公顷的莲花山上做文章,把莲花山、广场和行政中心楼及会议中心等作为一个设计创作的对象,共享莲花山和广场的绿地资源,保持了莲花山原有地貌,使前后左右满目皆绿,一派生机盎然,创建了富有沿海特色的园林式办公小区。

深圳、苏州在行政办公小区的规划与建设中还有一套特别独到的设计和布局手法,它既不同于西欧式的罗马广场,也有别于我们西部城市就广场建广场的做法,而是引入绿色生态轴线布局的概念,把办公、商业、居住乃至工业,用绿色生态轴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使各建筑共享绿色资源。如深圳市民中心采取南北轴线:莲花山――广场――中心楼――水晶岛――会议中心;中轴线两侧布置音乐厅、少年宫、商业楼、居住楼等;东西向为交通轴线,体现绿化环带特色,与市区相连。相城区通过绿色轴线把办公、公园有机相连。龙岗区通过绿色轴线把办公、公园、文化广场相串接。

(四)内涵上突出历史文脉特色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苏州、深圳是吴文化和粤文化的发祥地。当今世界,各国建筑师在面临着全球化、文化趋同与建筑发展、地域性、国际性以及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等诸多共同问题的形势下,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与发展。深圳市民中心采取了大鹏展翅结构,体现了深圳建设速度;龙岗区采取以龙为主题的结构,突出“龙脉”,如:主建筑――“二龙戏(扶)珠”,文化广场――“八龙(隐含八个镇)捧一龙(指一个区)”,广场南侧100名书法家撰写了100个形态各异的龙字,北侧为百报长廊;相城区主体建筑按五层设计,注重保护老城风格,和老城区一体两翼发展构想相呼应。

(五)格局上突出全开放式特色

深圳市民中心、苏州市相城区行政中心,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设计上借鉴传统文化精华,在设计手法上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棋盘式、高墙大院式格局,强调内外景观的和谐,集中体现了无围墙开放式风格。深圳市民中心在6平方公里区域内,最中心区布局办公楼,无围墙,全开放,市民可自由出入中心,体现了党和政府亲民、爱民、鱼水一家亲的风范。苏州市相城区300多亩规划区无围墙,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巧分区域,广场、办公、公园,有分有合,浑然一体。盐田区也体现了开放式风格,音乐广场、办公区、文化中心,布局有序,寓统一于开放之中。通过无围墙设计,既避免了城市景观的独立与破碎,又内在地舒展了城市空间,扩充了城市建筑的表现力。

(六)功用上突出资源共享的设计思想

21世纪是城市化世纪,资源共享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行政中心多位于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地段,内在的实用功能是基础,外在的景观美化是标志。深圳市民中心、盐田区、龙岗区和苏州相城区等行政办公小区,区委、政府、人大、政协、纪检以及公检法等部门都在一个小区或一栋楼内布局,车库(位)、会议中心、餐厅、文体中心、游泳池等公用设施完全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源价值,提高了利用率,有效地防范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