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少年儿童大百科
42946800000028

第28章 绝妙的人名联

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戊戌维新失败后,康有为逃亡海外,而谭嗣同在国内遇害,康撰挽联曰:“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复生是谭的字,有为是康的名。此联表达及表达了对谭慷慨赴死的哀悼和自己对时事的无奈何,还将死者和自己的名字巧妙嵌进联中,可谓上乘之作。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1937 年,时任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到无锡游览。在锡山想到一个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联中的“无锡锡山山无锡”本是一个旧上联,但经阎锡山巧妙地加入自己的名字,这样连续出现三个“锡山”、两个“无锡”,而且人名地名都有,一时竟无人能对。1945 年,《新华日报》华中社社长范长江到安徽采访。到达天长县时,他脑子里突然产生了奇妙的灵感,对出了阎锡山的“绝对”:“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三个“长江”,两个“天长”,同样人名地名兼有,完全符合上联要求,而且气势磅礴,妙不可言。

易君左,闲话扬州,引起扬州闲话,易君左矣;

林子超,国府主席,何尝主席国府,林子超然。

1932 年, 民国才子易君左写了一本《闲话扬州》,书中嘲弄了扬州人的啰唆。此书畅销一时,却引发扬州各界人士的不满。最后易君左在报纸上公开向扬州人民道歉,上海中华书局将印好的《闲话扬州》全部销毁才算罢休。事后,有好事者撰了上联:

易君左,闲话扬州,引起扬州闲话,易君左矣。

此联一出,很多人续撰下联,最好的要数这联:

林子超,国府主席,何尝主席国府,林子超然。

林子超,原名林森,是国民党元老,原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1931 年12 月,蒋介石辞去国民政府主席,林任国民政府代主席。林虽名为国府主席却无实权。而林表现得非常超然洒脱,并不与蒋争夺权力。这副对联上下工整巧妙,对联中涉及的人和事并且都是真实存在的,不愧为奇对。

古代也记载有两则非常绝妙的人名联:

司马相如,蔺相如,果相如否?

长孙无忌,费无忌,能无忌乎?

——联出《齐东野语》

魏无忌,长孙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明代盈科《雪涛谐史》载李梦阳督学江右, 一生与之同名。公曰:“尔安得同我名?”乃出下联让生对。生以上联对之,李称善。

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

安史之乱,郭破虏,李莫愁。

网络时代,妙趣横生的人名联更是不胜枚举。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副上联:“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其中“张无忌”、“杨不悔”都是出自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而这里却巧妙的借这两个名字指出西安事变中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的政治走向,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以轻松诙谐的形式娓娓道来,堪称绝妙。上联一贴出,马上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广大网友撰写了许多很好的下联。

某网友对的“安史之乱,郭破虏,李莫愁”很工整贴切,郭破虏和李莫愁是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的人物,却又暗藏了郭子仪平乱、李唐江山得保之史实,把人名和历史事件巧妙地结合起来,和上联正好对上,可谓浑然天成、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