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过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43046200000002

第2章

江安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孩子,他从来没有让老桂和老刘失望过,没有辜负他们的厚望,尽管其中有几年他们家的状况不是很好。1992年至1999年,江安念小学,他读了两个一年级,第一个是当作学前班来读的,因为乡下根本没有幼儿园。虽然一个年级人数并不多,也就一百来号人,但是江安的成绩一直都是最好的。镇上每个人说起他,都会说“老桂那个儿子真聪明”,老桂听了就觉得特有面子。可是到了2001年,江安念初中,镇上的机关单位精简机构、人员大裁减,老桂不幸被下岗了。2001年至2002年,是江安家最难过一段时期,那时候大姮在上大学,小姮在上高中,都需要钱,而老桂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老桂还在羞愤当中,他还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裁掉,他不愿意低声下气地去求别人给他介绍工作。老桂在家里又坐不住,整日无所事事心事重重,没有好脸色,吐不出来好话,也不帮老刘干活,他才不愿意做那些琐碎的家务事呢。老刘看不下去了,就叫他出去钓鱼,一来给他找点事干,二来让他放松一下心情。没想到后来老桂居然爱上了钓鱼,这也成了他一辈子的爱好。有一次江安跟老桂一起去水库钓鱼,他发现他爸站在太阳底下,手里握着鱼竿,聚精会神地看着湖面,好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那一刻他爸是快乐的。老刘的生意还不错,而且他们也有些积蓄,一年半年还不至于穷困潦倒,老桂和老刘的兄弟都多,还可以向兄弟借。而江安也不孚重望,考上了县一中,那一年整个学校只有9个人考上了一中,这对他们一家来说,都是莫大的骄傲。老桂也因此而振作起来,他托县里的一个亲戚帮他在一家建设监理公司找了一份工作,他以前就是在城建办工作,对建筑工程那一套业务很熟悉,所以干起来也不费劲,还很乐意。江安也知道他爸爸是为了他才到县里来的,老桂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在县里照顾江安的日常生活。

从2002年开始,江安大部分时间都在城里。好几年前,老刘就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策——在县里买一套房子。现在正好,江安可以住进去,也不用住宿舍了,或者在外面租房子。老桂呢,则跟江安住一起,中午和晚上做饭给他吃。在学校里也有人照顾他,江安的二舅是一中的数学老师,每年都当班主任,在学校里名气也很大。江安进学校就是二舅帮他安排的一个班级,据说那个班的老师是最优秀的。江安初到城里生活,爱上了很多有趣的事物,比如磁带和CD,这导致他爱上了摇滚乐,他喜欢“摇滚诗人”张楚简直走火入魔了,把《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唱得熟得不得了;还比如书店里的各种文学书刊,这造成他骨子里是一个文艺青年,虽然他高中念的是理科,大学念的是机械,研究生念的是土木。有时候他觉得他身边的人都不是跟他一路的,他常常很“孤独”。幸好他的学业没有落下来,虽然高中三年里成绩起起伏伏,但是高考却发挥超常,考了600多分,超过一本分数线50多分。老桂和老刘希望他能报北京的大学,以圆他们多年前的梦想,可是江安更喜欢南方,他认为南京是个更好的城市,那里历史悠久,是六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而且都说江南的女孩子是最好看的。最后他去了南京,他不是那种言听计从的乖孩子,老刘和老桂也不是那种苛刻严肃的家长,再说南京的那所大学也很有名。

江安上大学和研究生时期的事情我不想讲太多,因为跟这篇小说关系不大,讲得太多只会徒增大家的烦恼。再说,中国有一句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清楚了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和儿时经历,就能推断出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如果你确实想了解,也许后续我会再写几篇文章,以飨读者。在这里,我只说几件跟后面发生的事情有关联的事实。第一,江安的初恋:他的初恋叫林静,跟他是镇上的老乡和小学初中高中同学以及大学校友,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就认识,但是大四毕业前分手了,林静说他老是跟她讲“要自由、要自由”,那她就给他“自由”。第二,江安的专业:前面提过,他是从机械系跳到土木系的,这跟他的性格以及他父亲的职业有关,他不喜欢机械,觉得太死板,想换个新鲜的,考研就换专业了,而他从小就看到老桂在办公室里画房屋平面图,所以他对建筑之类的专业比较感兴趣。第三,江安的城市:大学时他在南京,研究生时他去了上海,也算是圆了他爸妈的梦想——北京和上海差不多嘛,毕业之后他在上海的一家建筑设计院上班,每天的工作就是画CAD图、查阅建筑规范手册。第四,江安的现任女友:他研一时认识了一个同校女生,名字叫海澜,她是物理系的研究生,是她首先向江安表白的,她在研二时申请了美国一所大学的PHD(博士),研三时就去了芝加哥,她跟江安就谈起了跨国恋。不停地变化,不停地转移,实际上江安也不知道自己这辈子到底喜欢干什么,到底想要什么。跟这个大时代的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他们迷茫困惑,找不到出路,在岁月的长河中起伏跌宕随波逐流,渐渐变得世故,渐渐老去。

2013年1月4号,江安研究生毕业半年,也是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他极不情愿地来到办公室,懒洋洋地打开自己的电脑,毫不惊讶地收到海澜的一封电子邮件。自从海澜去了美国,他们俩之间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互相写邮件,几乎每天都会写一封,多时会有三四封,他们重洋相隔的一年多总共写了600多封邮件。你知道,美国跟中国有时差,芝加哥时间比上海要晚13个小时,如果是冬令时就要晚14个小时。江安总认为美国人是无聊之极,各州时间不一样,还要分夏令时和冬令时,简直就是瞎折腾,非要把人搞得糊里糊涂。所以,江安的白天就是海澜的晚上,海澜的白天就是江安的晚上,他们最主要的交流时间段在下午12点到13点之间,在那之前江安要干活,在那之后海澜要休息,而这样江安就必须牺牲掉宝贵的午休。他不睡午觉,下午就没法干活。不过海澜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女孩,他们互相问个好,简单地聊两句,说一句“我爱你”,最后道个晚安,就下线了。江安也意识到,这样肯定会出问题的,可是他没有其他办法,他只能尽量体贴海澜,盼着她早点毕业回国,那时候他们就在一起了,然后结婚生子。江安点开海澜的那封邮件,看到了下面这些伤透他心的内容:

亲爱的江安:

本来打算昨天晚上跟你说,但是我实在开不了口,我不知道从何说起,我也不忍心说。而我觉得写邮件比聊天要理智得多,所以最后我还是决定用邮件的方式告诉你。你现在肯定已经睡着了,希望你能做一个好梦,希望你明天早上起来看到这封邮件的时候不要太难过。你尽管怪我吧,你尽管痛恨我吧,是我食言了,不是你的错。我以前跟你说过,我会回国的,我会回去跟你在一起的,我会永远爱你的,现在我想跟你说,我要离开你了。

来美国一年多,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国家了。虽然两个国家有巨大的文化差异,但是我喜欢这种奇妙的差异,而且我更喜欢美国这种开放自由的文化。我觉得生活在这里真的很开心,尽管一开始我并不习惯,但是半年以后,我基本上适应了,不再遇到棘手难解的问题,犯一些低级尴尬的错误。这里人烟稀少,你知道我一向喜欢清静,这里的天是那么的蓝,空气也比中国好太多,每次一回上海我就能闻到那里的空气是多么糟糕恶劣,我甚至会头晕。这里的人们幽默开朗活泼,而中国人总是那么刻板严肃无趣。当然,不能否认美国人也有各种缺点和恶习。这些我都跟你说过,相信你也明白。我想跟你说的一件事情是:元旦,我去了我舅舅家,我舅妈和表弟对我都很好。他们跟我说,希望我留在美国,在美国工作生活,不要再回去,他们还说可以帮我在一所大学里找到工作。虽然我自己也能找到工作,但是他们的盛情却让我感动。我也问过自己,我真的要回到中国吗?经过几天慎重地考虑,我决定不回国了。

你之前跟我开玩笑地说:“等我也去考了GRE,申请一所学校去读博,那样我们就在一起了。”我知道你是开玩笑的,可是我当时多么希望那不是一个玩笑,我多么渴望你真的能来美国。刚来美国时,我很孤单,在学校里一个朋友都没有,我都只能在网上跟你倾诉。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真的不行了,我再也忍受不了那种一个人的生活了,黑夜里我一个人跑到外面的草地上大哭一场,我看着天上的星星,好像这个地球上只有我一个人似的。我没有跟你说过这种事情,只是不想让你担心。我希望你在我身边的时候,你却不在,我真的很害怕。我知道你是不会来美国的,你不喜欢美国,你更喜欢自己的国家,你甚至只喜欢自己的家乡,你连上海都不喜欢,你不喜欢大城市,你最喜欢的古人是庄子和陶渊明。也许你跟我在一起时忘记了这些,但是我明白,你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是什么,你渴望自由,一种鲲鹏在大海、在蓝天游弋飞翔的自由。你很有才华,你读过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你个性鲜明,特立独行。你也很会照顾人,细心温柔,然而我觉得你把照顾我当成了一种责任,而在潜意识里,你是不愿意有任何责任压在身上的,就像你不会来美国一样,因为来美国不是你的责任,你不会为了我来美国。可是我却需要那样一个人,你不会明白,你也终究不会成为那个人。

我希望以后我们还是好朋友,就像以前一样,你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跟我说,我有什么事情也愿意跟你说。我爱你,我真的很爱你,我不会忘记我们之间的感情,我们在一起的三年,你带给了我很多快乐,这一切都值得怀念。我们还是可以做好朋友的。你说呢?但是如果你不想理我了,那么就把我忘了吧,就当我没有存在过,你要是想跟我断绝一切关系,我也能理解,只是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跟别人说起我,也不要在小说里写到我。

对不起。爱你的人,海澜。

江安看到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就已经神志不清呆若木鸡了,后面的内容他只是匆匆一瞥,他也不在乎后面写了什么。他甚至怀疑自己理解错了,因为全篇没有“分手”两个字,而“我要离开你了”又是什么意思呢?他心里当然明白,可是他不愿意承认,他宁愿相信是自己看错了。他把这封邮件又看了一遍。是的,没错,“我要离开你了”的意思就是“我们分手吧”。他的呼吸颤抖起来,他把头偏过去,两只眼睛不再盯着屏幕看了,他完全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海澜提出跟他分手了,这封邮件是一封分手邮件。那好吧,分手就分手,既然是你提出来的,我也不会反对,只是我会把你从我的生活中抹掉,我不想再看到你,我也不会跟你有任何联系。江安随即给海澜回了一封邮件,也是他们俩之间的最后一封邮件。他写道:“按照我的习惯,我会把你的QQ、微博、人人、豆瓣以及所有的邮件,全部删除,我们以后不会有任何关系了,我也不会跟你做朋友,我们各走各的路吧。不用回复,谢谢。”

三天后,江安辞职了。他早就受不了这种工作了,每天规规矩矩地上班,还老是加班加到凌晨,总有干不完的活,还要整日面对着古板的领导和无趣的同事以及刻薄的甲方。要不是他惦记着海澜,以为海澜会回来,只有在跟海澜讲话时才是最轻松的,可以开玩笑,可以不要面子,要不是他心有寄托,他早就走人了。现在好了,无所牵挂,无所羁绊,让那个沉重的工作见鬼去吧,我再也不要被压迫了。辞职之后,江安把租的房子也退了,没用的东西扔了或者给别人了,有用的暂且寄存在一个叫老胡的好朋友那里。他没有把辞职的事情告诉任何人,他也不想告诉任何人,他不需要别人同情,更不想被嘲笑。他毫不犹豫地买了去昆明的火车票,他打算一个人独自去旅行,在外面待上一个月,放松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