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侠义爱情
4354800000138

第138章

138.老洪飞车搞机枪

这时,车行到了车间后面一处道岔子的前面,王文庆将车头停了下来,他吩咐师空劲松下车将那道叉子的板手搬过来.师空劲松麻利的照着做了,就听“咔啦”一声,那道叉子被搬了过来,同时,两臂竟觉得那板手有些份量.王文庆告诉他说:

“今天是你上车的第一天,你在跟着跑车时要记住这些道岔子,每当有道岔子没搬过来时,你要提前钻出车门,拉住车把手,待我稍一减速时,你便迅捷的跳下车去,然后顺铁道奔跑到道岔子前面,将道叉子搬过来,这时,我的车头就已开到你的面前,你便顺势一抓车的把手,全身飞上车来,这样,久练久熟,就会节省许多时间.你听过‘老洪飞车搞机枪’的故事吗?”

“噢,我看过知侠写的小说<铁道游击队>,其中就有‘老洪飞车搞机枪’的一段故事!”

“对!就是象那书里说的,在上下火车时那样快,那样麻利!”

“没问题,我能做到!”师空劲松应道.

“好,咱们慢慢来.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学会开车,要开得稳,开得快,还要学会掐量,指哪停哪,前后不差一两寸的距离第三步是会修车,排除故障......”

“哦,您这是说,要我练就一身这小火车过硬的本领是吧?恐怕这第四步就是定人定车了,还需要俩人密切配合,心有灵犀......”

师空劲松参军时,正好赶上总参罗(瑞卿)总长在全军搞大比武,讲究磨怕滚打五大技术,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对技术训练的事多少懂得些,就胡邹了几句.

“哟!行啊,有举一反三的功夫哇!”王文庆似是夸赞,又似取笑地说.

“我当兵时,正好赶上罗总长在全军搞大比武,讲究五大技术,我只不过是想起郭兴福教学法来了,随便就这么说说,别当真啊!”师空劲松极力解释说.

“什么法?”

“郭兴福教学法,军队里搞的那套,对没学过技术的人特有帮助,我受了这几年的教育和训练,体会锛儿深!”

“是灵丹妙药吗?”

“有点儿那么个意思,否则罗总长怎么会那么推崇,让全军都推广?”

“给我说说行吗?我虽没当过兵,但就爱听这个.”

“算了吧,实在是枯燥无味,不象听书那么过瘾!”

“哎,别价!说说怕什么?还保守?”王文庆非听不可,带有点儿命令的口吻说道.

“好吧,那我就择主要的,说上两句.1961年初,李德生带着工作组来到郭兴福所在的某团二连蹲点,该连队列前面,站着一个一米八出头的彪形大汉,虎背熊腰,黝黑的脸孔,洪钟般的声音,腰间挂着手枪,腰皮带上插着一面小红旗,手里端着步枪。他向战士们讲道:‘刚我讲了冲击动作勇、猛、准的要领,现在来讲狠字.’他用手向前一指:‘堑壕里面就是敌人,我们对敌人要不要狠?’‘要狠!’战士们异口同声.那人就是二连副,郭兴福。当晚,李德生决定,在二连进行从单兵、小组到班战术的训练改革试验,由郭兴福负责教小组战术。4个月过去,春暖花开,训练改革试验也有了眉目。总参军训部郝云虹处长由李德生陪同观看了郭兴福的现场演练,高兴地说:‘比看梅兰芳的戏还过瘾.’

1963年12月郭兴福突然接到命令,要他马上带领小分队到南京城郊的张家山,向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和分管军事训练的副司令员王必成中将等演示单兵进攻战术.数日后,他又给专程赶来观看郭兴福教学法的叶剑英元帅,表演单兵进攻战术训练课.演练持续了3个多小时,表演的高潮到了。战士们体力消耗很大,可是最后要演练的是最艰苦紧张的冲击动作。只听郭兴福亮开粗喉大嗓动员说:‘冲击,是单兵进攻战术的关键动作,是战士必须掌握的过硬军事技术。冲击讲究六个字:勇,猛,狠,活,快,准。勇,就是勇敢,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接着上。猛,像老虎下山,在气势上压倒敌人。狠,就是敢于短兵相接,刺刀见红,刺刀断了,就用枪托砸;枪托断了,就用手榴弹敲;手榴弹打光了,就手掐牙咬……’说完,他袖子一挽,身子一弓,两眼瞪得滴溜圆,向‘敌人’前沿猛扑过去。叶帅目睹这一切,禁不住喜上眉梢。演练结束时,他高兴地握着郭兴福的手说:‘你是一个好连长,你把兵都练活了!’叶帅立既向军委写了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报告,报告由南京电传北京。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收到叶剑英的报告后,立即向******主席作了汇报.1964年中央军委向全军发出指示,号召全军掀起学习郭兴福教学方法的运动。并初步确定在1964年10月1日前后,举行全军大比武”

“那郭兴福教学方法究竟有什么特点呢?”王文庆问道.

“归纳起来,它有四个突出的特点:第一,集中群众的智慧评教评学;第二,把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紧密结合在一起练第三,采取由简到繁诱导的方法,逐步掌握要领;第四,把言教与身教,苦练与巧练结合起来,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谆谆善诱.”

王文庆点了点头道:

“看来郭兴福这个人确实不简单啊!”

“嗯!可不?但郭兴福是1942年的国民党兵,那年他才12岁.1948年9月我军解放济南时,郭兴福被解放了过来,分到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当战士,先后参加了淮海、渡江、淞沪、漳厦战役,因作战勇敢,荣立过三等战功.21岁时,他被调往第十四步兵学校深造。后分配到南京军区某师军士教导营任排长.在此期间,他把分队战术和技术训练摸了个熟透.”师空劲松又补充说道.

“中国有句话,叫做艺高人胆大。‘艺’就是本领。本领高,胆就大。为什么?他相信自己的技术,相信自己的能耐,相信自己的本领,所以胆大。我们工人也一样,本领练得过硬了,他的胆子就大了,大到不怕任何困难,来敢于与我们比个高低.”王文庆借题发挥道:

“来,今天,不!就现在,我就开始教你学会开机车,也来个郭兴福教学法,好不好?”

师空劲松一听,喜笑颜开,高兴地说道:

“好啊,太棒了!王师傅,您现在就告诉我,哪个是离合?哪是个油门?哪个是刹车?都该怎么使?”

于是,王文庆都一一向师空劲松做了详尽交待,师徒俩,在给化铁炉运输铁料的过程中,边实践,边学习,王文庆亲自把着手教,不到一天的时间,师空劲松基本上都掌握的比较好了,喜得王文庆连声称赞他,说他聪明能干.临下班前,王文庆看了看手表说:

“小师,还有二十分钟就要下班了,你把车绕到外道上去兜一圈儿,加大油门跑上一趟,也让我感觉感觉你的潇洒风貌!哈哈哈......嗯,不要怕,有我呐!”

“是啦!”

师空劲松答应着,随即将车头换上了三挡.当上了外道以后,王文庆用命令的口吻催促他全速前进.师空劲松于是便将三档车换升至四挡车,同时,左脚用力将油门踩到了最大程度.那车头猛地吼叫着象铁牛般地向前冲去,尾部排汽筒喷出一股浓浓的黑烟.他透过车窗玻璃看那车外铁路两旁的景色,只见那一排排铁锭子垛,被飞快地甩向车的后方,然后又消失在后视镜的缩影里.忽然,王文庆发现正前方500米处,竟是这条铁道的终止点,在终止点处设置了好几根枕木横在了铁轨之上,表面又用沙石料堆起了一座小小土山,那山上被刚刚下过的一场大雪盖住,竟变成了一座不大不小的雪山,刚好拦在了那飞驰的火车头前面,挡住了它的去路.王文庆遂对师空劲松命令道:

“小师,诸级降速,到终止点前要果断摘挡踩刹车,一定要在距离前面终止点一尺左右处时.将车头刹住!”

“是!”

只见那铁牛车头继续冒着黑烟,咆哮着向终止点处冲去,师空劲松试着用右脚踩了一脚刹车,发觉情况不对,啊?不好!刹车失灵!他不由分说,立即摘掉挡位,把后脊背向后紧紧顶住坐椅靠背,右脚用全力踩了上去,同时,一面狠命地憋住气不使右脚松劲,一面嘴里断断续续报告说:

“王师傅,不好!刹车失灵了!”

王文庆听说后,“啪”地一脚也加在刹车上,但那铁牛象脱缰的野马已经不听使唤了,“突突突”地只顾向终止点处冲撞过去,15米,10米,8米,4米,2米,1米,“咣噹”一声巨响,那铁牛车头撞在了横在铁轨上的枕木,跳将了起来,王文庆和师空劲松也被震得从坐椅上蹦起,头顶撞上驾驶室的顶蓬.等到车头掉在地下时,发现那车头早已顺惯性脱轨而上,爬上了那小小的雪山顶上.

他俩爬下了车门,低下头查看了一番车身下方后,见除了车头出轨外,并未见有什么大的损失.看到此结果,王文庆忽仰面大笑道:

“哈哈哈......这就是我们郭兴福教学法的伟大成绩啊!”

师空劲松暗道:

“这车怎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了呢?”

但是,没过多久,师空劲松凭着他那对驾驶技术的热爱、执著和不服输的性格,在全工段的驾驶员比武大赛上,获得了小火车驾驶技艺第一名的冠军称号.而王文庆,也在他那原有的“破烂换娃娃”的历史故事之后,又平添了一个“郭兴福飞车教学爬雪山”的笑谈,使津门铁厂从今往后,在历届工人当中广为流传着这么一段,不算十分惊险的“飞车爬雪山”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