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
43622400000014

第14章 《弟子规》心得嘉言录

1.

有正确的人生观,才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2.

伦理道德是我国文化的核心,做人的本分就在孝顺与行善。

3.态度决定程度,气度决定深度。唯有诚敬才能受教,谦虚则受福有地;骄傲的人,再好的老师也无用武之地。

4.

慕贤当慕其心,利人绝对利己,害人绝对害自己。

5.

弘扬圣贤教诲要从自身做起,才能利己又利人!

6.

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自己害自己,莫过于乱发脾气。

7.

对于师长、经典的教诲,只想着如何做到,从不想做不到。

8.

幸福的人生就从感恩开始,从感恩做起!

9.

孝为传家宝,悌是积德门,孝悌是最好的家风。

10.

生儿简单养儿难,养儿简单教儿难,小孩不孝顺就不应该,就要教!

11.不让父母操心、担心,就是孝顺。

12.

如今在亲情淡薄,社会伦理道德逐渐沉沦时,我们有责任重新唤醒大众对孝道的重视。

13.

若不孝顺,恭敬佛菩萨就是假的,不孝父母会折福而产生薄福之相。

14.没有感恩心,说爱都是短暂的;有恨,说慈悲都是假的。唯有爱能化解仇恨,抚平伤痕。

15.唯有宽恕、慈悲、互信、互爱能带来和平。在量子世界里,所有的事物均无所遁形。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影响力,我们置身在共创的世界中。

16.

若没有孝心,就无法形成恩义、道义、情义的人生。重利必轻义。

17.

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凡事要以大局为重。

1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

19.“

以身作则,为人设想”是管理的最佳典范。

20.

教育是解决灾难的根本之道,知道、悟到、做到,才能得到。

21.

教育要慎于开始,唯有圣贤教育才真正对孩子有益。

22.

教育的目的在“增长优点,补救缺失”,而非助长欲望。

23.

教儿教女,先教自己;教育儿女,身教重于言教。

24.

教育孩子时,夫妻互相尊重、配合、协调非常重要!

25.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夫妻相处要有情义、恩义和道义。处处为对方设想,用心经营家庭,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26.夫妇之道是家庭幸福的关键,是攸关国家、社会安定的枢纽。

“听某嘴(闽南语,意思是听太太的话),大富贵”,好太太不是找来的,是用心爱来的。

27.

婆媳是家庭和谐与兴旺的枢纽,婆婆爱媳妇,便多一个女儿;媳妇爱婆婆,便多一位慈母。

28.

宠是害不是真爱!教孩子做家事是学习圣贤之道的开始。

29.

不学礼,无以立。礼是做人的基本态度。

30.

吉凶祸福之道全在存心与用心。

31.

化解灾难的秘诀在孝顺与行善。

32.

一个人两只眼睛,所见有限。读好书等于是用别人的眼睛,让我们看得更高、更远、更正确、更生动。

33.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也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给予是快乐,所以自己有能力时,要想到帮助别人。

34.

孟子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明了知识分子在穷达之际应有的作为。

35.

沟通是为了了解对方而非说服对方,通往内心深处的路是用耳朵“无我”的倾听,所以沟通重要的不是“讲”什么,而是“听”什么!

36.

看见自己的缺点,决心改变,人生就会有不同的面貌。凡事回归到自己身上,就是成长的开始。

37.

《中庸》说:“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很多的怨,都是我们自己没做到,先去要求别人,人家不服所致。

38.

人生,千万不要借由一大堆的欲望,把每一天塞满,却在夜阑人静时,感觉内心非常的空虚。

39.

欲望从来不是幸福的来源,而是一切痛苦的根。因为一个欲望满足了,马上就会产生新的欲望,欲望永无止境!追求欲望的人生,只有永不满足的遗憾!

40.

人要点亮自己的心灯,才能引燃别人的心灯。善用自己的天赋,才能提升自己、帮助别人。

41.

忏悔不是针对别人,是针对自己。针对自己的烦恼与恶习,要有勇者的决心去革除,才能消业障,灾消福才会来。

42.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唯有改变我们的观念与行为,建立爱与和平为基调的生命,人与人才能和平共处,人与自然界才能共存共荣。

43.“

人类彼此一体的共同感”会唤醒我们内在充满爱与慈悲的美善潜能,让其发挥到极致。

44.

爱别人时,也是在爱自己。努力了解、体谅、帮助别人时,其实也是在对自己做这些事情。

45.

我们来到人间是为了去爱人,爱家人、爱朋友,去爱天地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