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区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被喻为长江中游地区的地下“通史”。如何抢救发掘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考古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自从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首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筹建三峡工程以后,该地的考古工作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规模开展起来,共调查、试掘遗址50多处。这些发现第一次展示了三峡地区古代文化的基本面貌。第二次大规模考古工作是配合葛洲坝工程而进行的。自70年代初开始到80年代初的10余年间,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清理古代墓葬群,发掘古代文化遗址,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包括了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明清的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揭示了三峡地区各个时期历史发展的大致轮廓。其最早的城背溪遗址距今约7000多年。大溪文化时期是该区稳定的繁荣发展阶段。此后,由于交通不发达等地理原因,该区的社会文化总体水平略低于周围地区。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末,这里的居民都把釜作为主要炊具,考古学界习称为“釜文化”。结合史实分析,他们很可能是巴人或巴人的一支,进入阶级社会后,本地文化受到来自成都平原、江汉平原以及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改变了原有文化的历史进程。民族迁徙、文化交融,土著文化在选择接受中逐渐削弱,最终于春秋中期被楚文化取而代之。秦以后,该地区就被纳入了整个中原文化系统,随同中央政府一起运转了。
可以这样说,是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促进了这一区域考古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同时,文物考古工作者运用考古学手段,根据大量岩刻、碑记、古建筑物的兴衰史迹、古文化遗址的地层变迁、古墓随葬品的位置变化等等所反映出来的各种史实,获得了历史洪水、历史枯水、河床变迁、沙洲成陆年代等历史资料,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实物依据。如葛洲坝工程设计之初,有人认为江心洲(即葛洲坝)是在近百年才冲积而成的,地基不稳,不能作为拦江大坝的坝址所在地。湖北省博物馆通过对江心洲元、汉、战国墓葬的依次发掘,准确证明此洲至少早在2000多年随即已形成,此后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由此最后选定了坝址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