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4383300000817

第817章 上火的男人(1)

一想到各种可怕的后果,苏皇后就恨不得弄死太子妃段氏。这都是什么人啊,难道不明白夫妻一体的道理吗?见太子荒唐的时候,管不住,难道不知道来禀报她吗?一年时间,足够那些女人掏空太子的身体。

苏皇后越想越气,一巴掌甩在太子妃脸上。太子妃脖颈上的痕迹还完全消下去,这又挨了一巴掌。那委屈真的是无处诉说,连眼泪都不敢落下。

苏皇后冷漠的看着太子妃段氏,“下去,好好反省。以后再敢对太子漠不关心,本宫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悔不当初。”

苏皇后又将太子身边伺候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教训。敢打杀的直接打杀,该弄死的直接弄死,尤其是贴身伺候的几个大丫头,都不是好东西。苏皇后不顾太子的求情,直接打杀了事。同时对于太子的后院,再次来了一个大清洗。并且警告了,以后谁敢勾着太子做那起子事情,还没完没了的,尽顾着争宠不顾着太子的身体,她就要谁生不如死。同时将起居注还有太医的诊断一巴掌的甩在太子的脸上,“你自己好好看看,你这一年来都做了些什么。你真的是太令本宫失望了。本宫稍微对你管束松懈一点,你就忘乎所以,被女人勾的魂魄都没了。你想作死,同本宫说一声,本宫直接成全你。”

太子殿下有些发蒙,拿过起居注一看,顿时大皱眉头,“母后了解这个做什么?”

“你身体现在是什么情况,你自己不清楚吗?你以前如何,现在如何,你自己没感觉吗?太子,你还要荒唐到什么时候?醒醒吧,可别将身体糟蹋了。”苏皇后苦口婆心的说道。

太子殿下羞愧无比,都这么大了,还被亲娘指着鼻子大骂纵欲过度,提醒要节制,真是够丢脸的。太子殿下神色有些不自然,埋头说道,“母后的话,儿臣会记在心上。母后放心,儿子以后一定会注意保养身体。”

苏皇后忍着怒气,平心静气的说道,“希望你能说到做到。如今正是关键时刻,你可不能行错。有道是一招错满盘输。你同本宫联手,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要有那个福气去享用。若是身体垮了,你觉着你还有多少福气?”

太子殿下郑重承诺,一定会注意养身,以后再也不会荒唐过日子。

苏皇后也知道这些事情要适可而止,不能逼迫太过,毕竟太子也是要面子的。不过苏皇后虽然止住了话题,心里面却不怎么信任太子殿下。打算在东宫多安排几个人,盯着太子殿下的起居。一旦有什么苗头,定要及时制止。

等待是煎熬的,即便景福帝强有力的扭转了朝中的风向,但是所有人还是有志一同的盯着西北那边。萧明瑜也在担心,担心周乾,担心刘长卿。大冬天的打仗,真的会要命。想想西北那苦寒的天气,萧明瑜就有些不寒而栗。

等待过程中,萧明瑜也会时常去韩家看望韩老太太和韩氏,还有三个兄弟。韩氏已经调整过来,情绪很平静。见了萧明瑜,就说:“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平安回来。”

对于刘长卿的本事,萧明瑜没有清晰的认识。不过她想留长卿既然敢主动出击,除了战略上的需要外,肯定对军队的战斗力和他自己的指婚能力有一定的自信吧。不然刘长卿就成了赌徒,纯粹靠运气打仗,又怎么可能打赢。

怀揣着这种自信,萧明瑜同大家一样焦急的等待着西北方向传来的消息。

萧明瑜早几年想要做羊毛生意的时候,就在西北设了一个店面。这几年羊毛纺织的生意都没做起来,但是那个店面一直都没撤销。如今正好派上用场,及时的给萧明瑜传递西北的消息,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

当刘长卿领着军队提着敌人的人头,赶着敌人的马匹牛羊和俘虏进关的时候,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一样传扬开来。萧明瑜也在官方公布这个消息之前,先得到了刘长卿打了胜仗的消息。

景福帝接到捷报,大声叫好,脸色潮红,兴奋不已。刘长卿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总算给他争了一口气,没枉费他的一力保举和支持。太子殿下面色阴沉,心中很是不忿。消息都传递了出去,为何刘长卿还能打胜仗。难道西凉军队那么无能吗?若是西凉军队果真无能,为何之前却没能打赢。还是说刘长卿这人果然有些本事。

当即就有人提出异议,怀疑刘长卿的胜利是弄虚作假,杀良冒功。这种事情,兵油子们没少干,以往文官集团多半都能用这一点将武将集团干的死死的。所以这一次也不例外,文官集团自然要怀疑,这是常态,这是身为文官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但是这让景福帝很不满意,在他正高兴的时候,竟然有人质疑刘长卿杀良冒功,简直是岂有此理。偏偏景福帝还发作不得,谁让武将集团有这个黑历史,每次有大的战事都要被翻出来,让文官集团讨伐一番。

至于武将集团这边,也不是铁板一块。有那脾气耿直的,自然会站出来为刘长卿说话。奈何嘴巴笨,不到一个回合,就被文官的唾沫星子喷的灰溜溜而逃。也有羡慕嫉妒刘长卿的武将,尤其是勋贵们,深觉刘长卿没资格做西北的大都督,统领西北所有军事。所以这些人是乐意见到刘长卿被人弹劾,被文官质疑。最好能够发现刘长卿的不法事情,将刘长卿干下去,如此大家就能够取而代之。

人人心思各异,朝中吵成一团乱。

韩阁老适时的站出来,提议让宁王周乾出面勘验人头的真假,确定刘长卿是不是杀良冒功。反正宁王本身就有监军的指责,做这个事情很合适。韩阁老的提议,同样遭到很多人的反对。理由很简单,刘长卿同宁王周乾,是名义上的翁婿关系,谁知道这两人会不会勾结在一起。

当然,文官们说话都比较含蓄,尤其是涉及到皇室中人的时候,免得被皇帝记恨上。

于是韩阁老再次提议,让当地的地方官同宁王周乾一起勘验人头。当地地方官长年接触西凉人,对西凉人的长相特点肯定有认识。两方一起合作,也免得有人弄虚作假,打击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