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绵亿
4394300000031

第31章 提前工业革命

乾清宫,依然和平日里一样文武百官站成两排等着皇上上朝,而站在左边的最前面的人赫然就是绵亿,现在他已经有足够的资格站在这里了,就算是成亲王永瑆也只能站在他的右边,这让永瑆心里面很是不舒服逼近自己旁边的是自己的侄子可是他的身份现在尽然比自己还要尊贵了,这让他这个叔叔怎么能受得了呢?有清以来跟以往的历朝历代都不一样,以往的朝代都是以右为尊,所以官阶高的官员站在右边,可是大清朝却是以左为尊。

“上朝!”随着司礼太监高崎一身尖叫,文武百官都跪在那里三呼万岁;绵亿本来是可以不用跪拜的,可是乾隆毕竟是他的爷爷他自然还是和往常一样跪了下来,而其他的铁帽子王看见绵亿跪了下来也跟着跪了下来。“有本启奏无本退朝!”高崎叫道,绵亿真的有点佩服这个高崎,年纪也不小了可是嗓门却那样好真不知道平时是怎么保养的。“臣有本要奏!”在绵亿身后不远处站出来一人,此人其貌不扬而且背后还长了个大包,绵亿一听声音就知道此人是谁了,他可是历史上的名臣刘墉“刘罗锅”啊!此时的他还是吏部侍郎呢,高崎走下来接过刘墉的奏本走回去递给乾隆,乾隆打开看了看道:“刘墉,这事情是否属实?”“臣绝不敢妄言!”刘墉说道,乾隆将奏章扔在地上道:“博穆多,朕命你彻查此事?”“遮!”都察院左都御史博穆多马上领命,然后捡起了刘墉的那本奏章;这时绵亿走出来道:“皇上,臣想奏请皇上在江南等地区建造纺织工厂,鼓励百姓发展手工业,以提高江南等地的经济增加国库的收入!”绵亿昨夜入宫面圣在上书房与乾隆深谈了很久,除了君臣间的谈话还有就是祖孙间的闲聊,绵亿终于决定要在大清开始工业革命了,而他将这个试点选在了扬州,他决定用后世的那种以点盖面的办法先尝试一下在向全国推广。乾隆也觉得绵亿考虑的是对的于是也就将这事交给户部去办了,其实也就是扔给了绵亿。

退潮后绵亿才知道原来刘墉刚才的那一本是参扬州知府的,不过这对于绵亿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原来的扬州知府是永瑆的人,所以他做起事来那个扬州知府不一定全心全意的配合,但是现在这个扬州知府绵亿打算换上自己人,所以他决定给吏部打个招呼,虽然永瑆现在还掌管着吏部但是在吏部之中也有着绵亿的人,再说了外放一个知府也是要上报皇上的也不是永瑆拍板就可以决定的,所以绵亿自然不用担心了。但是这件事情可是关系重大,说严重一些可是关系着大清朝,的未来,所以绵亿决定找一个可靠的人来办这件事情,至于计划他已经写好了到时候只要按照他写的办就好了。绵亿本来是想自己去的,可是现在若兰怀孕了他自然不能离开,这个时候绵亿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和珅。现在的和珅已经和历史上的和珅完全不一样的,在绵亿的严格要求下户部、工部这两个部门运转的十分的快,办事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而绵亿考核这两个部门官员的方法则是按照能力来的,只要有能力就能得到重用在绵亿的眼中是不看家世地位以及背景的,他要的就是办事效率还有就是清正廉洁。而和珅则是这两个部门最突出的一个人,绵亿每一次交代他办的事情他都能很好的办完。户部衙门大堂之上,和珅正在看着公文,这时有衙役来报说荣亲王来了和珅赶忙放下手中的公文整了整衣服前去迎接,“奴才和珅参见王爷!”现在的和珅可是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年纪轻轻的王爷了,他没有想到绵亿这么年轻但是做事的魄力以及手段都是满朝文武百官们所不及的,就算是上书房以及军机处的那些大员所不能比的,他真的想跟着绵亿为朝廷社稷出一份力来来完成自己一心报效朝廷的夙愿。“和大人不用多礼,本王这次来是有件事情要你亲自去办?”绵亿说完和珅就很严肃的说道:“王爷吩咐?”绵亿将自己写好的计划交给和珅,很深看了以后心里面十分的震惊,因为绵亿的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大胆了,但是如果真的像绵亿所说的那样那么大清朝就真的可以雄踞东方了,比起来那么历史上的什么“文景之治”什么“开皇之治”什么“开元盛世”都不算什么了。绵亿的那份计划首先是工业上的改革,第一大量的建造手工工场由朝廷和那些商贾合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将这些工厂控制在朝廷手中了;而且对于那些闲置在家的百姓也有了额外的收入;第二大量的办学所教授的不再是四书五经而是那些实用的手工生产技术,只要想要学习的都招收而且不要学费还包食宿,只要学成后去有关的工厂工作就好了,这样就可以解决技术工人的问题;第三发展农业改革,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种植大量的农作物,因为绵亿从欧洲带回了不少的农产品等等一系列的改革!看完之后和珅将那奏章放在怀里道:“王爷放心,奴才定不负所望!”绵亿站起来拍着和珅的肩膀说道:“和大人是本王最信任的人,所以一切都拜托了,本王会让那些地方官员积极的配合你的,有什么事情你及时地告诉我!”说完就离开了户部衙门前往工部衙门,因为这一次的工业革命关乎着大清的国运马虎不得,而想要提高生产力就必须有足够的技术,绵亿就是为了这项技术才去工部衙门的,因为他从英吉利带回来了好几台蒸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