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许地山精品选
4412000000078

第78章 创作底三宝和鉴赏底四依

雁冰,圣陶,振铎诸君发起创作讨论,叫我也加入。我知道凡关于创作底理论他们一定说得很周到,不必我再提起,我对于这个讨论只能用个人如豆的眼光写些少出来。

现代文学界虽有理想主义(Idealism)和写实主义(Realism)两大倾向,但不论如何,在创作者这方面写出来底文字总要具有“创作三宝”才能参得文坛底上禅。创作底三宝不是佛、法、僧,乃是与此佛、法、僧同一范畴底智慧、人生和美丽。所谓创作三宝不是我底创意,从前西欧的文学家也曾主张过。我很赞许创作有这三种宝贝,所以要略略地将自己底见解陈述一下。

(一)智慧宝:创作者个人的经验,是他的作品底无上根基。他要受经验底默示,然后所创作底方能有感力达到鉴赏者那方面。他底经验,不论是由直接方面得来,或者由间接方面得来,只要从他理性的评度,选出那最玄妙的段落——就是个人特殊的经验有裨益于智慧或识见底片段——描写出来。这就是创作底第一宝。

(二)人生宝:创作者底生活和经验既是人间的,所以他底作品需含有人生的元素。人间生活不能离开道德的形式。创作者所描写底纵然是一种不道德的事实,但他底笔力要使鉴赏者有“见不肖而内自省”底反感,才能算为佳作。即使他是一位神秘派、象征派,或唯美派底作家,他也需将所描那些虚无缥缈的,或超越人间生活的事情化为人间的,使之和现实或理想的道德生活相表里。这就是创作底第二宝。

(三)美丽宝:美丽本是不能独立的,他要有所附丽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所以要有乐器、歌喉,才能表现声音美;要有光暗、油彩,才能表现颜色美;要有绮语、丽词,才能表现思想美。若是没有乐器,光暗,言文等,那所谓美就无着落,也就不能存在。单纯的文艺创作——如小说、诗歌之类——底审美限度只在文字底组织上头;至于戏剧,非得具有上述三种美丽不可。因为美有附丽的性质,故此,列它为创作底第三宝。

虽然,这三宝也是不能彼此分离底。一篇作品,若缺乏第二、第三宝,必定成为一种哲学或科学底记载;若是只有第二宝,便成为劝善文;只有第三宝,便成为一种六朝式的文章。所以我说这三宝是三是一,不能分离。换句话说,这就是创作界底三位一体。

已经说完创作底三宝,那鉴赏底四依是什么呢?佛教古德说过一句话:“心如工画师,善画诸世间。”文艺的创作就是用心描画诸世间底事物。冷热诸色,在画片上本是一样地好看,一样地当用。不论什么派底画家,有等擅于用热色,喜欢用热色;有等擅于用冷色,喜欢用冷色。设若鉴赏者是喜欢热色底,他自然不能赏识那爱用冷色底画家底作品。他要批评(批评就是鉴赏后底自感)时,必须了解那主观方面底习性、用意和手法才成。对于文艺底鉴赏,亦复如是。

现在有些人还有那种批评的刚愎性,他们对于一种作品若不了解,或不合自己意见时,不说自己不懂,或说不符我见,便尔下一个强烈的否定。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妙。这等人物,鉴赏还够不上,自然不能有什么好批评。我对于鉴赏方面,很久就想发表些鄙见,现在因为讲起创作,就联到这问题上头。不过这里篇幅有限,不能容尽量陈说,只能将那常存在我心里底鉴赏四依提出些少便了。

佛家底四依是:“依义不依语;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鉴赏家底四依也和这个差不多。现时就在每依之下说一两句话——

(一)依义:对于一种作品,不管他是用什么方言,篇内有什么言参杂在内,只要令人了解或感受作者所要标明底义谛,便可以过得去。鉴赏者不必指摘这句是土话、那句不雅驯,当知真理有时会从土话里表现出来。

(二)依法:须要明了主观——作者——方面底世界观和人生观,看他能够在艺术作品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不能,他底思想在作品上是否有系统。至于个人感情需要暂时搁开,凡有褒贬不及人,不受感情转移。

(三)依智:凡有描写不外是人间的生活,而生活底一段一落,难保没合约莫相同之点,鉴赏者不能因其相像而遂说他是落了旧者窠臼底。约莫相同的事物很多,不过看创作者怎样把他们表现出来。譬如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在常人视若无足轻重,然而一到创作者眼里便能将自己底观念和那事情融化,经他一番地洗染,便成为新奇动听的创作。所以鉴赏创作,要依智慧,不要依赖一般识见。

(四)依了义:有时创作者底表现力过于超迈,或所记情节出乎鉴赏者经验之外,那么,鉴赏者须在细心推究之后才可以下批评。不然,就不妨自谦一点,说声,“不知所谓,不敢强解。”对于一种作品,若是自己还不大懂得,那所批评底,怎能有彻底的论断呢?

总之,批评是一种专门工夫,我也不大在行,不过随缘诉说几句罢了。有的人用批八股文或才子书底方法来批评创作,甚至毁誉于作者自身。若是了解鉴赏四依,哪会酿成许多笔墨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