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12

第12章 送上门来的买卖

公元909年的3月的一天,一个面白如玉,身材高大的年轻人骑着马,带着一队士兵扛着成箱子的礼品,走进了契丹可汗阿保机的帐篷,此刻年轻人满脸都充满了凄苦的神情,他见到阿保机后,咕咚一声就跪下来,大声向契丹可汗阿保机恳求:请可汗发兵,帮助我夺回幽州城,为我父亲报仇啊。

这个上门来求救兵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刘仁恭的大儿子刘守文。

刘守光的哥哥刘守文听说父亲刘仁恭被刘守光囚禁,刘守光还自命为卢龙节度使。他作为长子,父亲的家业原本是他的,现在弟弟居然夺过去了,他当然不能咽下这口气,父亲生死是小事,他不在乎,可是节度使的宝座本来该是自己的啊。

当时,刘守光的驻防地在河北沧州,刘守光就把沧州城的全部兵马都集中起来了,要发兵讨伐他的弟弟,出师总需要有个理由啊,刘守文的理由就是说弟弟刘守光大逆不道,他甚至动情地对手下的士兵说:“父母把他们抚养这么大不容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怎么着也不能将老爹关起来啊”。

他的动情演说表演获得了将士们的强烈支持,大家纷纷表示愿意攻打幽州。刘守文看到自己的表演成功了,觉得很高兴,他想这个社会,有良心的人毕竟还是有的。

但他估计不知道,将士们想攻打幽州城,主要是为了幽州城内的花花世界和大姑娘们,而不是什么仁义道德。

在那年头,良心都被狗吃了,尤其是官兵们也早已被社会污浊的空气给腐蚀了,打谁不是打啊,只要有光沾就行,他们知道讲纯真就意味着傻,打仗可不是谈经论道,谁有道理谁就赢了,全凭实力和智慧。

在智慧方面,刘守文和刘守光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蠢得不分上下。所以只有比实力了,终究弟弟刘守光的实力强一些,所以他获胜了。

在幽州城外小镇卢台,兄弟二人第一次交锋中,刘守文被刘守光打败了,在玉田第二次交战里,刘守文再次失败,万般无奈之下,刘守文走投无路,只好拉下脸来,向父亲的老对手契丹人乞求援军,他向阿保机允诺,如果战胜了弟弟,夺回幽州城,他给阿保机燕山周围的土地作为报答。

阿保机正愁没有吞并幽州镇的机会,这次见到肥猪拱门,觉得这笔买卖真不错,于是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他命令弟弟舍利素、夷离堇萧敌鲁,带领契丹援兵四万人,协助刘守文,攻打刘守光,刘守光夺自己老爸的老婆有能耐,打仗可不行,刘守光的军队一经和契丹人接触,就被打哗啦了。

此时,刘守文在契丹军队里,见到自己一方获胜了,一时脑袋瓜子发热,他骑着马一个人冲到了敌人军营前,装出一副十分难过的样子,流着泪大声说:“不要杀我的弟弟!”

双方的士兵见到这个场景,一时都呆住了,谁都弄不明白刘守文这是犯了什么病了,见刘守文毫无防备,还自己主动送上门来,这个大礼该拿着。

刘守光手下大将元行钦骑马飞跃出阵,向着刘守文就冲了过去,刘守文这时也明白过来了,他拨马就跑,可晚了,元行钦当场就活捉了他。

你说平时你作秀也就罢了,战场上你还要体面,我只能说刘守文是蠢得无可救药了。弟弟刘守光原本要带领人逃跑了,他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他见状,精神顿时焕发起来,指挥手下反败为胜,将契丹人也打跑了。

刘守光和刘守文虽然兄弟两个智商都不太高,但处理事情上也有不同,就是刘守光比他哥哥刘守文狠毒,他要做就把事情给做绝,让你没有话说。

于是,他在打败刘守文后,又率领军队去攻打哥哥的地盘--沧州。

此时,沧州城的守卫叫做孙鹤,这个人可不简单,是那个时期少有的不是白吃饭的能人。他知道刘守文失败的情况后,不甘心失败,就带头拥立刘守文的儿子刘延祚为首领,率领将士坚守沧州。

这一坚守就是几个月,沧州城中粮食都吃光了,一斗米价值三万个铜钱,最后,都人吃人,有的人急了眼连土都吃了。据记载连文弱的书生外出,转眼就没了,原因就是被长得粗壮的人杀掉当粮食吃。

沧州城内都惨到这个份上了,还坚守什么啊,无奈之下,刘延祚、孙鹤只得打开城门投降。

在沧州攻下之后,刘守光毫不犹豫地把哥哥刘守文杀死了,因为他深知一个道理:世上不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死人。

将哥哥杀死后,刘守光觉得自己彻底胜利了,他已经是无所畏惧、无所制约的怪兽了。为了惩罚犯人,制造了铁笼子和铁刷,如果有人犯罪,便关进铁笼子,然后在四周点起火来,烘烤折磨。

更残忍的是,他还命人用铁刷刷犯人的脸和身上的皮肉。幽州百姓无法忍受他这种残暴的统治,纷纷向外逃亡,有的甚至逃到契丹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