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21

第21章 草原大都市营造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军阀混战,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他,倒了霉的是老百姓。

据记载,当时的河南蔡州,有个奉国节度使叫秦宗权,他为人极其残酷,他在中原作战时,所克州县,焚杀掳掠,秦宗权的军队对百姓实行接近于“三光”政策的抄掠屠杀。

秦军所过之处,百姓或被杀绝,或逃散殆尽,因此他的部队的后勤补给,甚至连士兵吃的军粮都成问题。

秦宗权对此并不恐慌,他派出手下将领四出掳掠,捕杀百姓之后,把其尸体用盐腌制起来充作军粮,秦宗权就是个吃人的野兽,其它大小军阀和他也差不多少。

因此大量的汉族人扶老携幼,拖家带口逃出中原,来到战乱较少的北国落户,为了安置归附的众多汉人,早在阿保机的伯父,契丹于越--耶律释鲁时代,耶律释鲁就引入了中原的汉族工匠和汉族的建城方法,在草原上建立了第一座城市——于越王城。

阿保机出任契丹夷离堇后,进一步将伯父的遗志发扬光大,他为了使众多汉人不再思念家乡乃至逃回去,能安心给他耕种、纺织,他在草原上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座私有城堡头下城———龙化州,龙化州仿照幽州城市布局,城里有小型的商业集市和居民居住区--坊,但是这座城不在契丹政治中心,城市规模也远远满足不了他的要求。

在阿保机当契丹可汗的几年里,由于连年的对外征伐,契丹版图极大的扩张了,外来人口增加更多,修建一座更大的城市来安置这些外来人口成为阿保机的重要任务之一。

阿保机和汉族大臣们每次商谈国家大事时,总是听他们说过唐朝长安、洛阳是多么的气势恢宏,人口百万,这些话都记到阿保机心中,为了能显示他建立的国家是草原新崛起的上国,为了彰显国家尊严和他自己的威严,雄心勃勃的阿保机决心要建一座大型的草原城市,做为契丹的都城,这个都城是契丹国对外交流的脸面。

经过仔细筛选,最终有三个地点摆在耶律阿保机的案头上,一是龙化州,二是西楼,三是古汉城。龙化州位于潢水与土河交汇处,是阿保机第一个头下州,被契丹人称为龙庭,这里也是契丹遥辇氏联盟的政治统治中心,相当于中原的皇都;

西楼是迭剌部耶律氏家族的发祥地,耶律氏家族世代游牧于此,是耶律阿保机及四世先人的出生地,即古人所谓的褥要之地,耶律阿保机以迭剌部夷离堇受禅,以西楼为大本营,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开国称帝,西楼早已被外界所熟知,成为契丹的实际统治中心。

古汉城地位于契丹国的南部,它南接燕云十六州,契丹兵马在这里马蹄一动,即可出兵燕云,同时这里也是契丹本土农业、冶铁、纺织、市易最发达地区。

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耶律阿保机带领诸臣僚,信马西楼,巡山视水,勘地观势,最后,来到西楼附近一座小山顶上,举目远眺,群山叠嶂,紫烟缭绕,狼河与沙水如两条银链轻覆在草原上,两河交汇,形成开阔的苇甸。

耶律阿保机指着前面的苇甸说道:“这里依山傍水,天险足以为固。北面是崇山峻岭,形成了天然屏障,东有蒙国山,南有别鲁山,西有天梯山,水则有狼河和沙水,此三山二水之势,正是博兴之地,皇城就建在此处。”

说完之后,耶律阿保机扬鞭纵马,驰入苇甸,开三百斤大弓,连发三支金龊箭,定出皇城轮廓。

阿保机任命汉族知识分子康默记为筑城总工程师,建造都城。说到这位上京城总设计师康默记,他最初也是个草根,年轻那会儿在蓟州城衙门里打杂。

在阿保机的一次军事行动中,他成了契丹的俘虏。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成为俘虏成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这匹千里马在这里遇到伯乐——阿保机。这个康默记可是真了不得,几乎是一个全才。处理诉讼,论决轻重,不差毫厘。行军打仗,攻城掠地,所向披靡。

在康默记的带领下,工人们夜以继日地辛勤劳动,仅用了一百多天时间,一座雄伟壮丽的城市便在西楼的草原上拔地而起。

这座城市被命名为契丹上京城,又叫临潢府,它的建筑体现了强烈浓郁的契丹特色,但它又不像汉城那样呈回字形结构,而是南北二城分开呈日字形。

上京城墙周长27华里,城高二丈,狼河、沙河绕城而过。上京城北、东、南三面城墙均为直线,西城墙南北两端内折,使整座上京城形成椅状,耶律阿保机与述律平的住所就建在椅背处,每面城墙设有一门,建有无数马面,以加强城市整体防御能力。

上京城建成后,阿保机率领众臣僚再次来到皇城西边的高岗上,此时皇城尽收眼底。整座皇城依契丹崇日尚东之俗,座西向东,夯土板筑而成。如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草原上,如从天而降的苍龙,盘卧在大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

望着恢宏壮观的皇都,耶律阿保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为自己与皇后的寝所起名为日月宫,把上京城的北门起名为拱辰门,西门叫乾德门,东门叫安东门,南门叫大顺门。

在上京城营建不足一年,阿保机就相继在城里修建孔庙、祖庙、寺院等,说起阿保机为什么要在契丹人的都城里建立孔庙,对汉族人膜拜的孔子进行祭奠的原因,我想这和古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是一致的,契丹统治下包括大量汉族人口,要维护这样一个社会的稳定,首要问题就是确立国家的正统思想。

建国初,阿保机曾经问左右大臣:受天命的皇帝,应当敬天地敬鬼神,朕想祭祀大功德的人,什么人最该祭祀?

在座的大臣们都认为应当敬奉佛祖。辽太祖却认为不对,他认为佛教不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这时,太子耶律倍回答道:孔子是大圣人,万世所尊,应当先祭祀。太祖听后,非常高兴,下诏修建孔子庙,让太子耶律倍在春季、秋季祭祀。

孔子曾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老圣人刻意挖苦、看不起少数民族政权,认为他们都是野兽。但是,不管孔子怎么看不起,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后,还是会将儒家奉为无上经典的!金、西夏、清朝无一不是这样子。

咱们中原的建筑,不论大小,都是坐北朝南,可是上京内部的建筑设计都是坐西朝东,原因就是充分体现了契丹人拜日的习俗,在他们心中太阳是最尊贵的,太阳在哪个方向,建筑就朝向哪里,这样方便祭祀。

辽上京城的成功修建,是草原地区有史以来建立的第一座大都会,标志着契丹文明划时代的进步,也彰显出阿保机的心中,要与中原帝王们一比高下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