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32

第32章 轰轰烈烈的死亡

公元926年的春天,耶律阿保机完成了他征战生涯的最后一个目标,当然也完成了他一生最辉煌的目标:吞灭渤海国。

这次班师南归的路和以前相比,显得过于漫长,一直到当年的七月二十日,契丹大军才缓慢的回到半年前攻拔的扶余城。此刻,阿保机觉得他整个身心都疲惫了,是啊,长期的作战经历,拖垮了他本来强壮的身体,不断协调契丹各族内部和外部繁杂的事务,也让他身心俱疲。随即,太祖阿保机病倒了。

史书这样记载阿保机生病和死亡时的情景,在一天夜里,天上有颗大星坠落在阿保机的大帐门口,七天后,五十五岁的阿保机驾崩。当阿保机死的这天早晨,有一条长达一里的黄龙盘旋缭绕在扶余城内的子城上,光耀夺目,进入行宫,稍后,扶余城内有股黑紫气遮天蔽天,整整下了一天才散开。

我觉得好像辽太祖阿保机的这场死亡,比起古代其他帝王的死,似乎动静特别大,异象特别多,这些史书的描述和当初描述阿保机出生时的奇异现象有多么相似。更为神奇的是,史书还记载,早在阿保机死亡前三年的公元923年,阿保机就准确的预测了他的死亡时间,在一天,阿保机神神秘秘地召集自己的皇后、皇太子、大臣们召开了一次内部的会议,在会上,他竟然预言自己将在三年后的初秋,到一个好的归处去,当时,人们都对他说的话感到费解。

我认为这些记载历史的封建史学家,从他们阶级的本性出发,都会给封建的皇帝身上,披上各种神秘的色彩,让人们相信皇帝自古以来,都是上天安排来统治臣民的,其目的仍然是为了维护封建的统治服务,这些并不难解释。

但是阿保机在3年前就预言自己的死亡,怎么看都不那么对劲,因为我翻看了历史,发现即使史书中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的大量记录,但是能预言自己死亡的古代皇帝,除了阿保机之外,没有第二个人。

我觉得在阿保机死亡这件事情上仍然有许多的疑点,现在有许多的学者分析,虽然阿保机建立的契丹国,他成为契丹国的皇帝,也确立了太子,但是,契丹国内存在的反对势力仍然很强大,阿保机为了后代子孙能够顺利继位,也为了减少政敌们对阿保机家族的反抗力量,阿保机或许是自杀或者是被政敌们暗杀的,我想这个推测很难得到证实,只能是一个千古之谜。

自古开国之君起自匹夫,提三尺剑而得天下,虽是马上得来,却必定说成受天之命。史书中受命之君种种奇迹瑞象的记录,多与诞降有关,大概都是“鼎革”预备工作的一个环节。耶律阿保机也不例外,阿保机不仅生得神神怪怪,而且死得也轰轰烈烈。

但不管怎么说,辽太祖阿保机是个契丹民族了不起的英雄,如果没有阿保机这个英雄人物的出现,契丹民族就不可能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整体,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契丹民族很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这一点无可辩驳。

永远睡去,这个结果,对于操劳一生的阿保机来说,才是一种真正的解脱,他打了一辈子的仗,忙了一辈子的事业,建立了这么大的契丹帝国,人民安居乐业,党项、阻卜、回鹘、渤海纷纷归顺契丹,北部中国已属于契丹人,而阿保机对于他制度的那套政策更是自信满满,在它看来,后世子孙可以按照他制定的政策治理契丹,并保万代平安。

阿保机奋斗的一生,为子孙积攒下大笔的财富,是时候了,让我们给阿保机一个公正的评价吧。阿保机剩余乱世的五代十国,背负着历经磨难的契丹族认的希望和理想,从一个部落军事指挥员起家,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无数苦难,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控,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完成了李尽忠等人200年前,没有完成的遗愿。

阿保机的那个时代,英雄辈出,有无数厉害的角色,刘仁恭、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以及他的弟弟剌葛、安端、迭喇、叔叔辖底等人,都不是省油的灯,阿保机以他惊人的天赋和军事政治才能战胜了这些敌人,可以说,他几乎是凭借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雄踞北方的契丹帝国。谁都不会想象得到,一个契丹部落的首领,会成为一个帝国的统治者,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他告诉我们,执着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金戈铁马捍北疆,英雄不愧契丹王。

上京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

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

一千年前无限事,只剩蓬蒿伴土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