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56

第56章 祖孙之约

一生随心所欲的契丹断腕太后述律平,似乎伴随自己一生的好运,要在这一次走到了头了。在她与耶律阮大军两军僵持之际,述律平自信地认为只要她一到阵前,那些平时受她恩惠的将领们见到她本人,立即就会倒戈投降,年轻的耶律阮不在话下。

但是述律平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影响力,要知道现在不比从前,形势比人强,自己以前可以掌控契丹的一切,现在契丹有了新皇帝,她这个太后就没发挥不出多大作用了。

实际上不但耶律阮阵营中的将领没有一个肯听从她的命令临阵倒戈,就连他自己留在上京城里的官员们,此时也没有全数站在述律平和李胡一边。

述律平觉察得到,自己所掌握的军队里,也只有她的自己的私军--属珊军还肯听从她的调遣。

在隔河对峙的时候,心有不甘的述律平一眼就看到了对方军队里的小字辈子孙--耶律安抟,她大声质问耶律安抟:“我平日对你不薄,你为什么要背叛我”?

面对蛮不讲理的太后,耶律安抟理直气壮地反驳她:当初你为了自己的私欲,擅自易储,无辜杀掉我的父亲,我怨恨你已经很久了!

耶律安抟终于说出了压在自己多年的心里话,在述律平一边队伍里,像安抟这样持相似理由的文武官员也不在少数。

太后述律平没料到自己横行一世,临到老来居然会落得如此被臣下和孙辈秋后算帐的地步,她听到耶律安抟这么讲,回想起自己以前在丈夫阿保机死后,借助人殉的机会,杀死的几百个契丹反对盘,她顿时没了精气神。

在隔河对峙之后,述律平垂头丧气地回到军营大帐之中。

关键时刻,为平息这场骨肉兄弟相残的战争,述律平身边的老臣耶律屋质挺身而出,他劝述律平与耶律阮讲和。

耶律屋质是契丹建国的大功臣之一,在契丹阿保机与耶律德光皇位更替期间,他曾下了汗马功劳,成功地弥合了国内各方势力之间的裂痕,挽回了国家的气运,后来被耶律德光封为“北院大王”,授予“于越”称号,要知道有辽一代,于越仅有三人得封,可见老头子在国内的威望如何。

耶律屋质对述律平讲:“太后您辅佐太祖,平定天下,所以微臣愿意为太后拼死效忠,现在,依老臣的意见,如果两边讲和,我估计不难,如果太后愿意依靠武力平定耶律阮,就该早点下手,否则,时间一长,咱们的军心就会动摇,对太后不利啊”。

述律平是冰雪聪明的人,她知道万一开战,她手下这些兵力,估计打不过耶律阮。但是目前的形势逼到这个份上,自己又不能主动退缩,那样做会动摇军心。

正在她左右为难之际,耶律屋质给她解了围,见到耶律屋质这么说,老太后趁机频频点头。

看到太后点头赞成自己的意见,耶律屋质继续说:“耶律李胡和他的侄子耶律阮都是太祖阿保机与太后您的子孙,国家并没有落入外人之手,您何必如此固执?我愿意代表太后前往议和”。

见耶律屋质主动提出申请,前去敌营,述律平是一个戎马一生,见多识广的大政治家,她知道一味顽抗到底,将来是个什么后果,她低头不语,沉思了一会,就点头同意了屋质的建议。

为了消除对方的戒心,耶律屋质只身一人骑马前往耶律阮营中,见到耶律阮后,他又对推心置腹的对新皇帝耶律阮讲:“大王要是一但与太后、皇叔开战,即使大王您打赢了,却也难免骨肉相残。何况如今胜负还未定?就算大王您胜了,被太后和李胡扣押的人质岂不是先要送命!还是请您和太后讲和吧”。

耶律阮身边的将军们听耶律屋质带来的消息后,这才知道自己的家眷,已经尽数成了述律平的人质,不禁大惊失色,纷纷附议赞同耶律屋质的建议,耶律阮也知道内部战争,兄弟阋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于是耶律阮和述律平终于约定在几天后在横渡见面。

但是,双方的巨大分歧,又怎么能够依靠一两次谈判,就轻松化解呢。

在横渡一见面,这对冤家祖孙俩就大吵起来,彼此都没有一句好话。

眼看情形僵持不下,还是述律平狡诈,她看局势打不开,就转头要求耶律屋质,给她主持公道。耶律屋质见情况发展到死胡同,他自然义不容辞,他也很聪明,说:“太后与大王彼此释怨,臣才敢开口。”,耶律屋质说这话等于是将了双方一军,述律平和耶律阮都应允。

于是耶律屋质向述律平发问:“当初人皇王被封为太子,为什么太后却要改立太宗呢?”述律平死鸭子嘴硬地回答:“改立皇储,太祖是曾经说过的”。述律平老奸巨猾,将责任完全推给了已经死去多年的阿保机身上。

耶律屋质转而又向耶律阮发问:“大王你为何擅自即位,不先征得尊长的同意?”耶律阮怒气冲冲地说:“我父亲当初本应立为国主,却因为这个尊长而不得立,所以我如今不愿禀报。”

聪明的老臣屋质听了祖孙双方的对话之后,先不判断谁对谁错,而是将双方各打五十大板,这样做也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公平,让双方都能够信任自己,自己才好从中调解。

他见时机成熟,就说:人皇王耶律倍抛下父母之邦,投奔他国,世上有这样做儿子吗?大王对此却没有一些愧意反倒满怀怨气!至于太后,您为了自己的私心偏爱,就篡改先帝遗命,妄授神器,还至今不肯承认。你们这样还想讲和?赶紧开战是正经!”耶律屋质说到这,故意假装情绪激动,摆出要拂袖而去的架势。

这恐怕是述律平第一次听见别人明明白白地指责自己的重大过失,眼看着四面楚歌,她虽然凶残,却也不禁又急又愧,流着眼泪悔恨地说:“当初太祖遭诸弟之乱,天下荼毒,疮痍未复,我怎敢因为自家争夺帝位而使国家再遭兵乱!”

眼看自己的奶奶态度软了下来,耶律阮也不傻,这战争的责任他可不能主动承担啊,他赶紧将态度拉了回来:“我父亲耶律倍当初以皇太子身份而失去国主地位,尚且不曾兴兵征战,如今我怎么能做他不肯做的事情”!

看到双发都无意打仗,耶律屋质放心了,他建议双方在几天之后,进行第二轮谈判。

此次横渡会面,经过老臣耶律屋质的调解,祖孙两人都愿意通过和解解决矛盾纠纷。

不过,虽然双方暂时放弃了兵戎相见,但老奸巨猾的太后述律平仍然不甘心将帝位传给长孙。在回到自己的营帐后,她又对屋质提出:下一步要正式研究一下,将帝位传给谁的问题。

耶律屋质的态度非常明确,他提出辽朝的帝位如果传授给永康王,则能顺天意得人心,太后您何必如此固执?

听耶律屋质竟然真心向着耶律阮一方,此时,正好站在述律平身边的李胡一听立刻就不干了,他气的变了脸色,厉声喝问耶律屋质:“耶律阮是我侄子,有我在,他休想称帝”!

耶律屋质此刻见到嚣张的李胡,他气愤不过,坚决地顶了上去,他理直气壮地说:按照国家礼法,皇位应该传嫡长子不传弟弟。当年太宗取代耶律倍称帝,尽管他文武兼备,人们仍然纷纷非议,惹出若大事端。何况你自己暴戾残忍不得人心,强求帝位的话,人们何止是怨言呢!如今众望所归都愿意拥立永康王,已是定局不可扭转了。

耶律屋质这些话太厉害了,他站在国家和道义的层面,将耶律阮继位的合法性讲出来,李胡此时被他问得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出来了。

述律平权衡利弊,不得不面对现实,她转头对自己的儿子李胡叹息的说:虽说我爱你甚于其它孩子,可是常言道‘偏怜之子不保业,难得之妇不主家’,如今不是我不想立你,实在是你自己缺乏治国的才能和百姓的拥戴啊,你太不争气。

随后,述律平又和耶律阮达成了正式的会议约定“横渡之约”,承认耶律阮为辽朝的新皇帝,太后罢兵与新皇帝一同同返上京,在上京又重新举行更为盛大的皇位继承典礼,耶律阮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耶律阮就是为辽世宗。

事后,虽然耶律屋质有定策之功,但是辽世宗还抱怨屋质不替他说话:“我和你是近亲啊,你为什么反而帮助皇太后说话啊?”

耶律屋质看耶律阮竟然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只能给他解释:老臣以国家社稷为重,继承皇位这样的大事情,不是随便两三句话就能解决的,要慎重,所以,我才要让你们双方都得接受才行啊。

耶律屋质说的话,很能代表当时契丹国内贵族阶层普遍的看法和态度,契丹贵族们都认为耶律阮是最合适的皇位人选,但是为了让世宗权力取得无可质疑的合法性,皇帝继位的合法性必须通过会议的形式,摆在桌子面上讨论,让大家都认可,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这叫名正言顺,光明正大。

耶律阮终于登上辽朝皇帝宝座,国内敌对双方看起来达成了谅解,但是这些只是表面现象,暗地里一股汹涌的暗流正在国内涌动。

不多久,述律平太后和儿子李胡就又走到一起,她们二人仍然在背后积极活动,拉帮结派,试图继续实施废立皇帝的阴谋。这一切当然瞒不了耶律阮,他早已派谍报人员盯上了两个人的一举一动。

俗话说: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年轻的耶律阮年纪小,可他的心可不小,对于叛党势力,他早欲除之后快了,老太后母子两人的秘密活动正好给了耶律阮极好的借口。

很快,耶律阮亲自找上门来,他对自己的奶奶述律平提出:祖父阿保机埋在了祖州石房子,十分寂寞,作为孙子的他,每天都心有不忍啊,但是自己想亲自前去侍奉爷爷,可每天国事操劳,脱不开身,现在他想让奶奶和三叔二人代表自己去祖州石房子,侍奉太祖陵寝。

听起来耶律阮这话好听,可想想不是那么回事,说白了耶律阮就是怕自己的祖母和叔父在京城发动叛乱,而将他们两人变相的囚禁。

我不杀你,但让你去陵墓伺候死人,还不让你有借口推辞,年轻的耶律阮老辣的政治手腕,不得不令人佩服,将奶奶和三叔成功流放后,耶律阮趁机诛杀了一批朝中的后党大臣。

几年后,曾经经过一生戎马生涯的述律平无奈地死在了祖州,再也没有回到她魂牵梦绕的西楼,耶律阮成功消除了太后等人对自己的政治威胁。

对于拥立他的功臣,耶律阮也没有忘记报恩,对于自己的第一功臣耶律安抟,耶律阮专门将南北枢密院合并,增设一个北院枢密院,辽朝的北院枢密院的职能类似于今天的全国武装总司令,他让耶律安抟当了第一任枢密使,掌管全国兵权,还让他兼任自己的侍卫军队最高长官。

将保卫自己的部队让自己最放心、最亲信的人掌管,耶律阮觉得自己睡觉才能睡得安稳。

耶律阮还尊母亲萧氏为皇太后,以太后族人剌只撒古鲁为国舅帐详稳,以总揽政事,封叔祖耶律安端为明王,主持东丹国事。

辽世宗还不忘记打击祖母的经济实力,他没收祖母述律平的斡鲁朵(即长宁宫),还将辽太宗耶律德光的斡鲁朵崇德宫民户,分赐给辅佐拥戴的有功之臣,赐给北院大王耶律洼、南院大王耶律吼民户各五十户,耶律安抟、耶律楚补民户百户。

大家肯定会纳闷,为什么耶律阮要赐给功臣们民户而不是金银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要知道在那个时代的辽朝国内,不像中原汉族政权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契丹族还在实行的是奴隶制度,有了奴隶才能有人干活,才能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所以奴隶是比金银还实惠的东西,这点和封建王朝的中原不同。

通过这些措施,耶律阮稳固了政权,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的帝国就展现在自己的面前,下一步该是自己大展抱负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