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07

第7章 迭剌部出了个阿保机

契丹部落联盟长和军事首领世世代代从同一个氏族或者家庭中选出来的惯例,使的世选制逐渐成为事实上的奴隶制贵族世袭制,这个制度培育出了一个高居于氏族部落之上的大贵族。

以契丹可汗为首的大贵族阶层,他们执掌契丹的军马大权,在对外战争中获得大量的牲畜和奴隶,成为最大的奴隶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与部落中那些贫困的牧民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样造成了契丹内部就有可能出现一个代表奴隶主利益阶层的国家和帝王出现。

辽太祖阿保机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生的,他出生在公元872年,也就是唐朝宣宗咸通十三年,他的家庭是一个契丹九个部落之一的迭剌部里的一个大贵族。

阿保机的父亲撒剌曾经担任过契丹部落联盟主管军事大权的军马官--夷离堇,阿保机的伯父耶律释鲁,已经成为可汗之下契丹人中最重要的官员于越,契丹的于越类似于中原的宰相,并且握有兵权,是契丹部落联盟中军队的大统帅。

可以说阿保机出生在显赫的家庭中,他是叼着金汤勺出生的,凭借这个显赫的家族的支持,为他今后能够取代部落联盟,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奴隶制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看一看《辽史》史学家是怎么描写阿保机出生时的情景的。

据记载:阿保机的母亲岩母斤年轻时,有次梦见太阳坠入自己的怀中,然后怀孕了,待到这个孩子出生之时,屋内有神光异香环绕,阿保机刚从他娘的肚子里爬出来,就像三岁孩子那么大,落地后便会爬行。

《辽史》是元朝太师脱脱主持编写的,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脱脱老先生是多么卖力地维护契丹皇家的脸面,给太祖阿保机身上不断刷色。

老脱脱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和角度,给辽朝封建的帝王身份披上一层蒙上神秘的面纱,可以说是秉承了中国古代历史学家的一贯做法。

我翻看中国的历史书籍,发现不光是脱脱这样描写辽太祖阿保机的出身,历朝历代凡是帝王将相,在他们身上都会不断出现各种祥瑞现象,如汉高祖刘邦,史书记载,在他出生时,他的母亲梦见与神人相遇,待临产时动静更大,天上是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天地为之昏暗,有蛟龙自天外破窗而入,盘旋于产床之上。

北宋太祖赵匡胤出生时,动静也不小,史书记载:有赤红的光气环绕产房,并伴有奇异的香气经宿不散,因而得名“香孩儿”等等。

封建史学家们这样写,无非是为了给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利用古代人都迷信的思想,让万民百姓都相信古代的封建帝王,是上天早就安排下凡统治众生的,这些都是天意,不是人力所能推翻的,打到削弱百姓对统治阶级斗争的意志力的目的。

在阿保机出生时,契丹内部贵族阶层之间的斗争已经非常激烈,因为此前,契丹联盟中有了贫富分化,所以,只要具有权势的人,就能利用权力,为自己和家族获取最大的私利,为此,契丹的贵族阶层正在为争夺联盟首领之位而打得不可开交。

阿保机的祖父耶律匀德实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被政敌杀死,他的父亲和叔叔伯伯们害怕被政敌迫害,也逃离出去,躲了起来。

阿保机的祖母对于这时刚出生的阿保机非常喜爱,但又担心他被仇人加害。因此常将他藏在别处的帐内,拿黑色的燃料涂抹其面,不让他见外人,怎的小阿保机跟个非洲小黑孩一样。

《元史》继续给我们宣讲阿保机的神异故事,阿保机长到三个月就能行走了,满一百天就能说话,凡事都能未卜先知,更有甚者,即使在阿保机的童年,还是懵懂儿童的他,开口就是谈论国家大事,他的伯父们遇到什么棘手的难题,都得请教他这个小毛孩子。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三个月就会说话的小孩,他的亲戚们还不得吓死啊!这比当年的哪吒闹海还厉害,封建的历史学家这么一说,大家就这么一听,千万别当真!估计也没人当真的。

尽管契丹联盟内已经有了贫富分化和阶级,但是当时的契丹民族,无论是农业、手工业等,都非常原始落后。

契丹族人只会放牧和打猎,别的像织布、打铁、耕地,统统不会,不过不会也好办,谁让契丹族是马上民族,人人都长在马背上,拉弓射箭自然是他们老本行,不会干活还不会抢吗!

所以,契丹族男子成年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外抢掠,抢来了汉族人和奚族、渤海族人就当奴隶,抢来了财物就大伙分,抢来工具,就让奴隶们去使用。

在阿保机长到七八岁,要是放在现在,现在的父母都要送孩子去小学了,可能还要上各种培训班。

但是那个时代,阿保机同学没处上学,就是他自己想要上,契丹族内部的牧民们估计也没有几个认字的。

所以阿保机同学长到十几岁,还基本上是一个文盲。不过,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话一点不假,别看阿保机同学没文化,但它继承了父亲和伯父的过人天赋,他天生臂力惊人,像所有契丹族小孩一样,他从小就和弓箭,战马打交道,长到二十多岁时,身高就达到九尺,能拉开三百斤的硬弓。

成年后的阿保机,在自己职场开始阶段是非常顺利的,他凭借伯父是契丹军事长官---于越的机会,年纪轻轻就但任了契丹联盟内可汗的侍卫官--挞马狨沙里,凭借这个职位,阿保机在自己的职场上如鱼得水,挥洒自如。

我翻看了一下阿保机的职场早期档案,阿保机年轻的经历,就是一部契丹对外战争的经历,在他的文字档案里,不断记录着他对外征战的和赫赫战绩,讨伐小黄室韦、越兀、乌古、六奚、比沙笰等等,几乎是每天都在马背上度过。

因为有这些战争的经历,增长了阿保机的见识,开阔了阿保机的眼界,战争就像一所没有名字的军事大学,培养和锻炼了年轻的阿保机,使他在契丹各部中脱颖而出,在他身上已经培养成一种更加成熟,老练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这些对于他以后的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

唐朝元复年间,契丹部落联盟又选上来一个新的可汗,他叫痕德堇,作为契丹这个山头的总负责人,可汗身边必须有自己的四梁八柱,在物色这些得力人选的过程中,他看中了阿保机的军事才能,觉得这个小伙子是个人才,能够给契丹抢掠来更多的财物,事实也确实证明阿保机确实能干。

公元902年,阿保机领军大举进攻中原边境的河东镇,这次进攻他给契丹贵族们带回了9.5万名俘虏及大量的驼、羊、马和牛,公元903年,他再次攻入河东镇北部,占领了几个城市,得到大量的战利品。

看到阿保机能够给契丹部落带来这么多财富,可汗痕德堇索性让阿保机担任联盟的大军马官---于越之职,阿保机担任契丹于越不知道心情如何,因为他接替的这个职位的上一任,就是刚刚被政敌杀死的伯父耶律释鲁。

阿保机接任了于越这个热手岗位既是好事也是祸事,喜的是他能够掌控契丹联盟的军事大权,忧的是他今后不仅要面对外部的异族敌人,更要面对同族内的那些野心勃勃的阴谋家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