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79

第79章 萧家有女初长成

辽穆宗时的宠臣萧思温,在辽景宗继位的过程中,严密封锁消息,及时给耶律贤通风报信,让耶律贤能够击败政敌,顺利继位。

萧思温这样做,获得了耶律贤的欢心,他为了表示对这位恩人的感激,在自己继位后,就加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尚书令,还封他为魏王的爵位。

耶律贤还听说萧思温家里有个女儿叫萧燕燕,他就下诏征选这位自己仰慕已久、早慧聪明、美丽动人的萧思温之女萧燕燕为妃,当时萧燕燕才16岁的,刚进宫才三个月,她就被升为贵妃,可见耶律贤对她的喜爱之情。

说起这位以后鼎鼎大名的大辽太后萧燕燕的出身,那可真是不一般。她的家族便是辽代最显赫的国舅家族----萧阿古只家族。在辽朝9位皇帝统治的209年当中,这个家族一共出了5位皇后、17名北府宰相、21位驸马,因此这个家族有着“国舅帐”的美称。

萧燕燕的父亲萧思温是“断腕太后”述律平的族侄,他长期担任南京留守,但他本人军事才能极其平常,他从来没有依靠自己的本事在对敌战争中,打过一场胜仗。唯一的一次“大胜”,也不过是后周世宗柴荣在北征的战事中中途病重,让他拣到了个现成的大便宜。

因为在抵御周世宗的战争中成功捡漏,不久,萧思温因功被辽穆宗召回京城,做了侍中。

萧燕燕的母亲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女儿,被封为燕国公主,辽朝契丹族贵族之间,一直奉行着近亲接亲,亲上加亲的习惯。萧思温年轻时,也按老规矩,娶了这位燕国公主为妻,以后,一连生了三个女儿。

长女名叫萧胡辇,二女名字不详,三女就是萧燕燕。据说,“燕燕”之名,就是来源于她母亲有燕国公主的封号,而其父也曾在燕地做官的缘故。

燕国公主没有为萧思温生下传宗接代的儿子,但萧思温并不像别的契丹贵族那样,纳妾生子,只是过继了自己的族侄萧没只为子。夫妻俩鹣鲽情深,据记载,萧思温经常亲手给妻子梳头画眉,羡煞旁人。这样的家庭,对于萧燕燕的成长自然是极有好处。

萧思温视三个女儿为自己的若掌上明珠,从小就让她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尤其是美丽聪慧的萧燕燕,更是深得父亲喜爱。我查询了一下史书,史书上夸她“早慧”,并记载了一件很有趣的小事:萧燕燕小的时候,有一天,漫天风沙过后,萧思温故意叫三个女儿去打扫庭院。两个姐姐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仅仅做个样子。唯有萧燕燕非常认真,把庭院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萧思温见状,暗暗点头:“此女必能为萧家立下功业!”

这位带兵打战没什么本领的萧思温,看人却很有准头。萧燕燕嫁给耶律贤后,很快就从贵妃晋升为皇后。

辽景宗做了皇帝后,他原来的风疾,就更加严重了,严重的疾病造成了他的身体非常虚弱,发展到最后,他连马都骑不住,更别提处理军国大政了。

就这样,开始,耶律贤先让年轻的萧燕燕给他处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务,没成想萧燕燕处理的非常得当,萧燕燕居然得心应手,这样萧燕燕就适时地走到了前台,每逢耶律贤犯病时,萧燕燕都代他上朝处理国事。

一开始,萧燕燕还仰仗父亲在朝中的支援,但时间一长,她对政务越来越熟悉,内外周旋之中,竟然可以游刃有余了。耶律贤发现了妻子的才干,干脆放心地将朝政交给她,自己以养病为由开始了休闲娱乐。

在萧燕燕的努力下,几年后,辽朝经济形势好转,军事实力日益增强。朝野上下,对年轻的皇后刮目相看。为了对妻子几年来的辛劳表示回报。

公元976年2月,辽景宗传谕史馆学士:“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朕’暨‘予’,并著为定式。”

这就是说,辽景宗将妻子的地位升到了与自己等同的位置,把契丹王朝的军政大权,彻底交到了萧燕燕手上,辽景宗将一个皇帝所能给予的最高嘉许和信任都给了她。

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后也能够称‘朕’暨‘予’的,只有一个例子,就是大唐高宗皇后武则天。

两年之后,19岁的萧燕燕在治理国家的同时,为辽景宗生下了长子耶律隆绪。辽景宗后继有人,对萧燕燕更是宠爱无比。

此时,萧燕燕的父亲萧思温,他身份不凡,不但是朝中重臣和当朝国丈,而且长女嫁给太宗次子齐王罨撒葛、次女嫁给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三子“钦顺皇帝”李胡之子赵王喜隐。这两位女婿都有极近的皇位继承权。

可以想象,有了如此三个女婿,萧思温有多大权势。

可是,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正在萧思温得意洋洋之际,危机随着萧思温一家的飞速腾达,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