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82

第82章 年轻皇后的情人

辽景宗耶律贤因为在年幼时,经历了父母被杀的惨剧,被吓的患上了风疾(也就是中风),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这种病就相当于绝症。

我翻看历史书籍,不难发现,在历史上类似于辽景宗所患上这种疾病的古代皇帝有很多,如在我国三国时期有魏武帝曹操和唐朝有高宗李治等人。

耶律贤的风疾经历了从风眩(脑血栓形成)、风痺(脑栓塞)、脑廱(脑瘤)三个发展阶段,虽然耶律贤采用减负疗法、“饵药“静养、避暑疗养、温泉疗法、针刺放血疗法等方法,但是他的病情不但得不到任何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发展到最后,竟然卧床不起,辽景宗不能上朝办公,这就给他的皇后萧燕燕干预朝政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萧燕燕是个非常有政治心计和手腕的女人,她充分利用自己代理丈夫治理国家的契机,在朝中发展和培植自己的后党势力,萧燕燕用人不拘一格,不分契丹族和汉族人,只要有才干,她都笼络到自己的后党里来。

在这种情况下,契丹族大臣耶律贤适和汉族大臣韩匡嗣以及后来韩匡嗣的儿子韩德让,就成为萧燕燕培养的重点对象。

韩匡嗣家族是辽朝仅次于皇族耶律氏、后族萧氏的大家族,终辽之世,影响颇大。他的家族与契丹、汉族、奚、渤海等民族的通婚状况是汉人在辽朝政治活动的一个典型反映,也是辽代的婚姻政治的特点以及胡汉同化现象的一个反映。

说起韩德让,他在辽朝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这位韩帅哥,发展到后来,竟然成了皇太后萧燕燕的情人,韩德让和萧燕燕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成为让后人津津乐道的谈资。

韩德让是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在唐朝末年,天下大乱,他的祖父韩知古在六岁时,他就被契丹南下的军队掳掠到契丹为奴(好可悲的身世啊)。

别看韩知古是个奴隶,但是他对自己低微的身份毫不在意,韩知古心怀大志,有抱负好读书,长大成年后,韩知古很有政治才华。韩知古虽然有才华,但是他并没有被皇帝及时发现,到了他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心灰意冷了,准备逃回中原地区去。

但是,幸亏他有个儿子叫韩匡嗣,也像韩知古一样,很爱读书,特别是爱读医学书籍,一次,韩匡嗣借着给皇帝阿保机看病的机会,向他推荐了自己的父亲韩匡嗣,韩匡嗣没想到自己老了竟然借上儿子的光了。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后来,韩知古受到辽太祖阿保机的接见,阿保机和韩知古谈了一会话,觉得韩匡嗣确实是有才华,他就被太祖留在自己的身边,成为主要的大谋士。

因为韩知古是汉族人,所以他被辽太祖任命为总知汉儿司事的官员,兼主持诸国礼仪。当时,契丹刚建国,各项措施都不健全,尤其是契丹族是游牧民族,一些礼仪规范都很简陋,韩知古参照汉族政权的礼法制度,建立了一套完整健全的契丹族礼法,让人们都感到很实用,获得了辽太祖的赞赏,从那以后,韩知古更加受到辽太祖的赏识和重用了。

到了韩德让的父亲韩匡嗣这一辈,就更加了不起了,韩匡嗣年轻的时候,很爱好医学,精心研究医术。

当时,辽朝的医学非常落后,契丹贵族们得了病,在本国无法治疗,只能到中原聘请好的医生来到草原给他们看病,在后晋事情,辽太宗为了给他母亲述律平治病,还专门找儿皇帝石敬瑭,让他派遣一名御医来契丹国给母亲治病。

因为韩匡嗣精通医道,他多次进入皇宫,给皇帝和皇室贵族看病,他医术精明,大部分病人都能药到病除,韩匡嗣深的皇后的赏识,皇后将他看做自己的孩子一样。

我说过,因为辽景宗耶律贤也身患风疾,在他没有继位之前,韩匡嗣多次进王府给他治病,因此韩匡嗣与当时尚未登上皇位的辽景宗耶律贤成为了好朋友,平时,他们在一起无话不谈,亲密无间,后来,耶律贤继位,韩匡嗣当然被重用,成为辽朝大员。

韩德让就是成长在这样显赫的家族中,他自幼受家庭影响和父辈熏陶,就表现出过人的聪明才智。在辽景宗时,年纪轻轻就被任命为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上京皇城使,远大而美好的仕途正在向他招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