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09

第9章 卢龙镇的三板斧

别看刘仁恭在南边被朱温打的屁滚尿流,可是他在对付北边的敌人契丹族时,却是很有办法的。

当时,卢龙镇统治下有八个州,正好横梗在契丹通往南方的道路上,契丹要想南下中原,掠夺中原的人口和资源,必须要通过卢龙镇,为打通卢龙这条交通线,契丹新于越阿保机,率领契丹大军数次南下进攻幽州城,持续几年的一场幽州攻防战正式拉开序幕。

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也是为了防止契丹游牧民族南下,刘仁恭和后来的继任者,他的儿子刘守光先后打出一套军事组合拳,具体采取了三板斧措施,这些措施短时间内对契丹军队发挥出较好的效果,有效遏制了阿保机的南下步伐。

刘仁恭的第一板斧就是关外烧荒。

当时的契丹军队,主要是骑兵,而骑兵最依仗的武器就是战马,每年一到霜降,榆关外的草就干枯了,刘仁恭便派兵士到塞外几百里外,焚烧干枯的野草。

这个釜底抽薪的狠招,导致契丹骑兵出征时,马匹都找不到草料,契丹的牧民们平常也找不到草料养马。

契丹牧民放牧都没有地方放了,窝囊无能的契丹可汗痕德堇只能低三下四,给刘仁恭陪小话,拿许多好马贿赂刘仁恭,求他不要烧草了。

第二板斧是屯田和坚壁清野。

卢龙镇东西纵横二千余里。以燕山为界,可分为山前(山南)、山后(山北)两部分,燕山山脉作为天然屏障防御契丹入侵可谓是得天独厚。燕山只有少数几个要塞能通往南边,刘仁恭在关外要塞进牛口,招募士兵进行屯田,收获的粮食,都作为日常粮饷分给屯田的士兵。

在进牛口等要塞的屯田收获后,立即组织人力进行抢收,等到契丹军队赶来抢掠时,这些田地的粮食颗粒皆无,卢龙士兵就闭壁不战,等到契丹军队走了,就选拔骁勇善战的兵士,占据关隘,从城墙上以上示下,进行阻击,契丹军队常被打败。

刘仁恭的第三板斧是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组建同盟军。

刘仁恭认为,单纯依靠卢龙镇一镇的力量,对抗日渐强盛的契丹,这是很艰巨的任务,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巩固的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统一战线。这个政策以后的毛主席和党中央会用,刘仁恭也会用。

当时,刘仁恭联合了契丹境内的少数民族黑车子室韦。黑车子室韦也是被契丹压迫的民族,它游牧于契丹的南部,这个民族以制造车帐出名,考虑到自身民族的生存,黑车子室韦也乐意与刘仁恭联合。

奚族,与契丹族异种同类,奚族开始是被契丹人分配防守边防的,他们屡次被契丹人欺负,咽不下这口气,所以也与刘仁恭联合起来。不光是室韦、奚族,刘仁恭还将其它多个民族都拉入军队中吃粮当兵,壮大自己的声势。

黑车子室韦部落在刘仁恭的资助下,自认为自己有了强硬的后台,逐渐不买契丹人的帐,阿保机发现这个苗头后,为了惩教训一下这个不驯服的小兄弟,在公元903年九月,阿保机带领契丹军队讨黑车子室韦。

黑车子室韦看到契丹人气势汹汹的打过来了,赶忙派信使密报刘仁恭,请他出兵帮忙,毕竟双方是盟友。

考虑到唇亡齿寒,见到盟友被阿保机攻击,刘仁恭真下本钱,他派遣自己的养子赵霸带领数万精兵,前来支援黑车子室韦。

年轻骄横的赵霸领着军队到达契丹的武州,阿保机早就从谍报得知赵霸的底细,他便在桃山埋伏下精兵,为了引诱赵霸上钩,阿保机还派一个早就投降过来的室韦族人牟里,让他跑到赵霸大营里,诈称是被室韦酋长派来的,约赵霸领兵马在平原汇合。

赵霸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他没有看出这是个阴谋,早早地就领兵来到平原,他做梦也想不到,契丹的伏击大网正在朝他罩过来,一时间,四面伏击齐发,几个回合,阿保机当场活捉赵霸,赵霸带来的人也被全歼,没有卢龙镇的援军支持,黑车子室韦怎能抵挡得住阿保机的攻击,不久,黑车子室韦被契丹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