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股票投机原理
44887700000040

第40章 华尔街格言(2)

.经常听到有人说,大银行家可以随意地操纵股市,但其实并非如此。如果忽略那些小的起伏和波动,那么最终决定股市走势的是公众而非某些个人。交易商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影响股价,银行家可以影响的范围更大一些,但倘若没有公众的参与,那么市场将停滞不动。当有很多交易商出售股票时,股价会下跌;而有很多交易商买进股票时,价格则会上涨。同理,银行家也可以操纵股价上涨,但是若公众不跟风买进,那么股价反而会下跌。交易商和银行家通常都期望公众对他们的操作有所反应,但如果公众没有如其所预期的那样采取行动,那么他们就不会获利。

.从长远来看,决定股票价格的是投资者。不过,这句话有时会受到质疑。那些质疑者的依据是,有的价格波动完全是由于造市者的操纵引起的,而与价值毫无关系。诚然,这种价格波动确实存在,但是一旦操作结束,决定价格水平的仍是投资者。而且如果投资者认定了某只股票的真实价值,那么操纵者最终也必须得接受,这是因为股市操纵不能持久地进行下去。股市操纵的目的就是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而以高于价值的价格卖出。所有交易商的经验都表明,人为的低迷之后股市会反弹,而人为的上涨之后股市则会下跌,最终价格将回归到购买或持有股票的投资者所公认的水平,即最能反映价值的水平。

.股市下跌时止损指令的公开化使得一位交易老手对其保护投机的作用不屑一顾。他说:“当股民给他的经纪人发出止损指令时,他会觉得只有他和他的经纪人知道这事。但经纪人一般都很忙,所以他可能会把这个止损指令转交给别的经纪人代为处理。对那些交易活跃的股票,有些重要的经纪人会在一两个星期内积累大量这种别的经纪人转给他的止损指令。然后,进行股市操纵的相关利益人会找到这样的经纪人,并问道:‘止损方面有什么动向吗?’经纪人便会透露他们手头上有多少止损指令。如果止损指令很多,操纵利益人就会说:‘抛售出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股票价格的变化快得让股民来还不及止损就发生反弹。”

.股市的日常波动,主要是受了公众情绪的影响。在交易大厅,可能会有400人在进行数额不等的交易。这些交易者通常不是基于对股市未来走势的预测进行交易,而是根据随时获得的消息和动态迅速采取行动。职业交易者非常善于发现市场变化的迹象,也精于解读那些可能影响交易的动态。这使得这些交易者往往过于关注个别事件,而交易也或多或少地取决于这些事件的发展情况。如果正处于下跌趋势中的股市因特别的消息或不寻常的买盘而开始上涨,那么会有很多交易者都想买进,从而导致股价加速反弹。反之,如果听到的是不利消息,那么整个交易所里的交易者都想卖出,则会导致下跌速度加快而且跌幅加大。

.虽然价值与股票价格的暂时波动没有多大关系,但长远来看却是股票价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股票价值最终取决于投资者所获得的回报。可以确定的是,股票价格是由投资者决定的。虽然股市操纵者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呼风唤雨,操纵股票价格上涨或下跌,也可以误导投资者,在自己想卖出时引诱投资者买进,想买进时引诱投资者卖出,但是,操纵不可能持久,最终投资者仍会大致知道股票的确切价值。他可以选择持有或卖出,从而形成不受投机影响的价格。这一价格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股票的真实价值,这是因为内部人士熟知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所以他们会比别人更容易知道股票的真实价值;如果价格过低,内部人士就会买进。因此,稳定的股票价格意味着内部人士认为股票价格处于合理的水平。

.利用会导致股市波动的小道消息进行投机非常危险。下面这份给伦敦投机者的信中所讲的“首相和证券交易所的故事”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先生,请允许我给你讲讲我家的传奇故事。我的祖父是城里人,当过国会议员,拥护格林纳丁斯为首的执政党。当时格林纳丁斯大人经常就伦敦的相关事宜向他请教。有一次,在谈及是否可以靠小道消息获得巨额利润时,格林纳丁斯大人问我祖父那些由此获利的故事是否属实。我的祖父回答说,他不是股票投机商,也没有政治上的权威,但如果大人有兴趣的话他可以去验证一下。于是格林纳丁斯大人便说:“作为首相,我会把我得到的最新消息第一时间告知你。你去股票交易所试试你我的财运吧”。

到了年底,两人再次见面,来看看商人(我祖父)根据首相提供的最新消息进行交易的结果如何。我祖父拿出的账单显示,若果真按照首相提供的信息大规模地进行交易,那么他们会血本无归。

滑铁卢战役开战的消息,不是政府告诉罗斯柴尔德的,而是罗斯柴尔德告诉给政府的。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像我祖父那么一个有着光明前景的人,一定会对自己按照别人建议的方式进行交易,却取得那样的结果感到非常耻辱。他自己事后的描述也足以说明这一点。他说,在拿到晚报看到上面发布的是编辑获得的消息而不是投机者的独家信息之前,整个上午他没有一刻安宁。

———H.R.G.豪格·罗宾逊

.如果股民们能明白并记住一个事实,那么他们在华尔街投机的胜算就会大大增加。这个事实就是,从华尔街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很盛行,对于投机领域和金融界都适用———持有资金的是股民,而华尔街希望股民们能用所持有的资金来购买股票。诚然,华尔街并不希望向股民出售无价值的股票,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华尔街扮演的角色就是向股民出售股票,以便募集资金;当然,有时可以轻易地出售大量股票,而有时则费时费力却销量有限。因此,股民们应该牢记,华尔街的所有操作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将股票交换成现金。长远来看,股民们并未出售股票,只是买进的和售出的数额相等而已。华尔街一旦将股票卖给股民,便几乎或根本不会再收回。

.杰伊·古尔德曾说过,投机的首要条件是要有耐心。很多操作者会发现,正是由于自己缺乏耐心,才造成了频繁而不必要的利益损失。一般来说,市场的重大变动不会突然到来。虽然市场行情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由交易行为决定的,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则是在很多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在这些条件中,股票的价格相当于散兵线,反映过去的同时也创造着未来。股票价格过高的话就会回落,过低的话则会回升。当形势明朗后,股价会在一段时期内一路狂奔,但潮起或潮落过后便又趋于平稳。

很难确定地说,在潮起或潮落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各种条件究竟是很大程度地改善了还是恶化了。这是因为有的条件已经改变,而有的则保留下来,因此没法确定到底是否均衡。这也促使股票市场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利条件下股票价格会下跌,有利情况下价格则会上扬。不过,即使市场相当活跃而且总体变化非常显著,一段时间内的净额变化一般也非常小。

.“爱迪生·柯马克是一位了不起的卖空者,他奉行拿破仑的著名格言:‘天公恒佑强者’。所以,如果出售股票后得到回报,他就会乘胜追击,强势卖出以击败对手。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不断售出股票,他人是否有能力或者愿意买进?他的做法是,如果主动权恰巧在别人手里而且市场持续升温,那他便会立刻收手以保存实力。这也是强大睿智的‘卖空者’与弱小愚笨的‘卖空者’之间的差别。前者明白市场时机何时成熟,他们会试探性地操作,如果发觉判断有误,便会立即收手,使其实力得到基本完整的保存。这样一来,他们终究会得到机会,这时的卖空者当然就会比较沮丧。然而,新手往往不知道如何规避风险,在没有机会的情况下也会贸然进攻。这就是为什么爱迪生·柯马克被誉为股票市场上一位显赫而犀利的卖空者。而众多拥有卖空者潜质的年轻人却始终也难成气候的原因。”

———斯凯乐·韦斯特

.问题:“您在回答提问时说过,10股股票需要1000美元保证金。但对于大多数上市的股票来说,1000美元足以全额购入10股股票。对于很多股票来讲,1000美元甚至可以买进20股。因此,您是否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保证金的金额不应由所买股票的性质和价值决定而应由一些武断的规则决定呢?”

回答:“很多人普遍认为,1000美元用作100股股票的保证金比较合理,这可能也是很多投机者最愿意接受的价位。但是,如果股民以10%的保证金购买100股,那么他将无法在股市下跌时买入更多股票以摊薄持股成本,而且仅是轻度的损失就会迅速把他的资本耗光,使他除了眼睁睁遭受损失外别无选择。而如果股民把1000美元用作10股的保证金,那么在某些情况下他确实可以用全额现金买入,但假使他首次买入时是根据对价值的估计进行操作的,那么只要他对该股票的价值的看法没有改变,那么他就可能会在必要的时候继续买入第二手甚至第三手,这时候保证金就可以发挥其杠杆作用了。众所周知,有能力留在市场中并合理地摊薄持股成本,即可以避免过度交易的发生,就意味着最终会获得收益。因此,如果操作者将1000美元用作10股股票的保证金,那么他们将会比目前有更大的把握获得收益。换句话说,保证金的金额不应只够首次买入,还应该能确保交易者可以留在市场中并抓住可能出现的机会。而这仅在保证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才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