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城市英雄
44958200000028

第28章 小人物迈出了大步伐(2)

其实,张彪还有一个可能得到告密的机会。左队任振纲平时勤慎得到排长信任,当晚戒严令下达时,排长喊他带枪来领子弹。已经得到熊秉坤准备起义指示的任振纲没有脱衣正要睡觉,忘记取下白绷带就跑到排长面前。看到右臂上的白绷带,排长一惊,随即夺过任振纲手中的枪,拉开枪栓一看,枪膛内竟有两粒子弹。排长不敢耽搁,立即向左队队官吴兆麟报告。吴兆麟紧皱眉头,知道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张扬开去上司追究难辞其咎。只得命令将任振纲看管起来,等天明再说——不到天明,工程营已经打响。

如果吴兆麟和方定国中有一个人向统制大人张彪告密,武昌首义能否于当晚打响还是个问题,而以张彪的凶残和顽固来看,革命党人的行动被扼杀在摇篮里的可能性倒是很大。历史就是这样经不起假设,这些假设都可能被事件的必然性而加以否定。

既然如此,那就一不做二不休。10月10日晚上,武昌工八营的枪声响了。

历史聚焦百年前的那个似晴犹雨之夜,在武昌紫阳湖东边看似寂静的军营里,正在发生一场巨大的事变,营盘里已乱成一锅粥。

且说工程营八营二排程正瀛于骚乱中开枪打中排长陶启龙之后,代理管带阮荣发听到枪响,想到士兵没有子弹,以为是哪位官长在开枪镇压革命党,就提枪往外走。跑到楼梯口,阮荣发堵在那里举着枪大声喊叫:你们都有妻子、儿女、父母,他们就住在湖北。造反的事是做不得的!这是要灭九族的大罪!你们都不要跟坏人作乱,各回本棚,不要胡闹!熊秉坤等人将花盆瓦钵等向下砸去。阮荣发看他们不开枪,胆气陡壮,不仅不退反而站到明处,连开数枪,致冯学忠、章盛恺、程凤林一死二伤。这时吕中秋端起枪向阮荣发射击,徐少斌再补一枪,阮荣发倒在水沟里一动不动了。熊秉坤立即带领同志们冲下楼去,鸣哨集合。他们打开工程营子弹库,库里竟没有一粒子弹,只有已经开刃的指挥刀9把,就分发给各支队长佩用。陆军测绘学堂总代表方兴这时在工程营串联,熊秉坤给他两把指挥刀,让他带回去响应起义。

这是较为公众所知的情节。曹亚伯1930年出版的《武昌革命真史》和1940年出版的《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华岗著)其中说法与此差异较大,可为补充。

程正瀛在后即用枪柄向陶启胜头脑猛力一击,脑即击破,立时倒地。同时该营左队兵士方兴潜在营外向营房掷一炸弹,响声大震,营房玻窗,多为之碎。后队正目熊炳坤借此一轰,群起哗变。该营督队官阮荣发及右队队官黄坤荣、司务长张文涛拔刀阻止,均为兵士所杀。于是一般军官见此情形,不敢拦阻,纷纷逃避。众兵士即将营内子弹搬取一空,但均不敢出营。时有左队司书生周定原,谓尔辈既已发难,即不应仍守营内,当速到楚王台集合。众兵士闻之,齐喝一声,响如雷应。一哄而出,向楚王台而去。少顷即至,他营尚无动静,大众恐无响应,顿现恐慌,而胆小者当即散匿……

若此说成立,那方兴即是武昌首义中与“熊一枪”、“蔡一炮”等同样重要的“方一炸”了。那个周定原也功不可没,他是工八营左队司书,当时在场的最高职位者,说话有一定权威。工八营共有三百多人,熊秉坤带四十多人冲向楚望台后不久,“周定原率一队到达”,人数在二百人以上。

——紫阳湖畔,工程营八营的操场上响起了嘈杂的呼喊声。熊秉坤站在队前大声喊,出营者存,留营者亡!众多士兵气壮山河地呼喊着,随着熊秉坤、杨金龙、金兆龙这“一熊二龙”呼啸出营,直扑楚望台。一群“草根”,就是这样揭开了历史巨册的一页。

——队伍经过第十五协西营门时,熊秉坤向营内连发三枪,向蔡济民们发出起义信号。

32.吴兆麟出任临时总指挥

楚望台在武昌城东南梅亭山,因明楚昭王朱桢筑台东望京都而得名,是中和门的子城部分。新军军械库由武昌三佛阁迁此后,库存有德国、日本及汉阳造步枪数万支及大量弹药和火炮,是中国甚至远东最大的军火库。

当时,在楚望台军械所守卫的左队马荣是文学社工程营总代表,他和罗炳顺等听到枪声正准备响应,队官吴兆麟和工程营前任营长李克果集合全体士兵。李克果说,我与你们在工程营共事有5年之久,现有一言相告。今天晚上外间喧嚷,我为你们着想,如果是徒手空拳而来的不法匪人,你们的责任重大,不能让坏人抢去枪械危害社会,因此必须坚决抵抗;如果是军队到来,你们人少,抵抗是徒劳的,可以避开。马荣、罗炳顺明白李克果、吴兆麟不是死心反对革命党人,就说,我们没有一粒子弹,怎么进行抵抗?李克果向军械所主任下令,立即拿两箱子弹来分发给他们。李克果不曾想领到子弹后守兵就开始哗变了。马荣指挥士兵一起向夜空中放出一排枪,清脆地告诉武昌新军:楚望台军械所已经在革命党的手里了。

马荣等人占领楚望台军械库重地十分关键。当时熊秉坤率队到达千家街口时,“回顾左右,最多不过四十名耳。”得到这消息顿时振奋,不用多久就跑到楚望台,受到左队欢迎。

就像打开了阿里巴巴的山洞。楚望台军械所的武器应有尽有:德国新旧毛瑟枪五千余支、日本六米里五枪一万五千余支、汉阳造步枪二万六千余支、收缴陆路巡防营之枪三千余支;还有汉阳造五生七山炮三十余尊、江陵机器厂造六生的明条炮十二尊、英国造哈其开斯炮十二尊、德国克虏伯厂造五生的快炮等十五尊、日本三一式七生五野战陆路炮三十六门、山炮十八门……

革命党人有枪有弹,胆气陡然壮大许多,一些心存犹豫的人放下了包袱。但现场上人马并不多,稀稀拉拉的。熊秉坤将队伍集合起来,赶紧布置楚望台的警戒防务:派出两个侦探班,右边由汪长林带领,在千家街与城墙间向东北方向巡视,注意楚望台到通湘门一带,监视宪兵营的动静;左边由汤启发带队,顺城墙向西北,巡视中和门正街、西街。其他方向,正面北边是右旗大营的寨墙,背面余下的是武昌城墙,不必担心。沉沉夜幕中,熊秉坤在马荣、罗炳顺、周定原等众人簇拥下,以总代表身份下达了第一号命令:

一、本军应冠以“革命军”三字,称“湖北革命军”,其兵种队号暂袭用旧制。

二、本军今夜作战,应以破坏湖北行政机关、完成武昌独立为原则。

三、本军作战以清督署为最大目标。敌方张彪、铁忠、李襄麟等,在大小都司巷、恤孤巷、吴家巷、望山门正街、水陆街、豹头堤等处布防。

四、敌人兵力为教练队二营、辎重第八营一营、机关枪一连、第八镇警卫一连、宪兵一连、消防救火队一百名,约共一千五百名左右。

五、本军以楚望台、蛇山为炮兵阵地,自阅马厂、大朝街向南至保安门正街,为步兵防守。暂以楚望台为本军大本营驻地。

六、金兆龙带后队第二排及右队第一、二排出中和门,经十字街往南湖促进炮队第八标响应,并掩护进城。

七、林振邦带左队第三排占领千家街,向第十五协铁佛寺、伏龙寺方面警戒。

八、徐少斌带领前队第三排占领楚望台、中和门高地,向津水闸方面布防。

九、其余部队均作总预备队,在本军械所待命。

十、今夜口号为“同心协力”。

总代表兼大队长熊秉坤发于军械所,午后八时二十分。

这一切都来得太快,新军士兵们惊怔之下猛然想到,眼前的指挥熊秉坤只是一个目(班)长,而需要长官约束的习惯早已养成,没有长官就意味着可以放纵,楚望台的秩序开始出现混乱,有的开小会,有的自由活动。熊秉坤竟感到孤立无助的压力,“精神上极有不自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时代呼唤着:王者归来!

这时,汪长林带领一队人马在千家街与城墙间附近草木中发现了潜藏的队官吴兆麟。汪长林说,我们都是汉族同胞,不会杀害你。我带你去见我们的熊代表,保你们没事。吴兆麟就随之返回军械所。熊秉坤了解吴兆麟加入过日知会,不会反对革命,就请他出来指挥队伍。“今兵心惶惑,漫无纪律,难遵约束,非一最有声望者出而指挥不可。现吴队官来,盍公推之为总司令,以资筹划如何?”吴兆麟见起义已经发动,革命热血重新在胸中奔腾,当即接受大家的提议。他依次巡视楚望台四面防地一周,每至一处,就大声对士兵们说:“既认我为总指挥,须听我命令,违令者斩!”士兵们鼓掌而诺。

事实证明,这是革命军的明智选择。

鄂城人吴兆麟17岁就从军,在军队摸爬滚打,既有实战经验,又有理论知识。他于仓促间被推举为起义军总指挥后,马上镇定自若,和熊秉坤等一起作出了正确判断和英明决策——向湖广督署进攻!吴兆麟分析,黎元洪在武昌城的兵力有限,若不是得到瑞澂命令,他不会来攻击我们,只会力图自保;张彪兵力雄厚,稍作整顿就会带队来攻击楚望台,以我们的力量将很难对抗。我们要趁起义成功之威直捣督署,此所谓擒贼先擒王,不能迟疑。吴兆麟摆出一个攻打督署的姿态,立即发出了第二号命令:

一、前队排长伍正林带前队第一、二两排,经津水闸向保安门正街搜索前进,攻督署前。

二、右队排长邝名功带右队第一、二两排,经紫阳桥向王府口搜索前进,攻督署后。

三、马荣带一个排,从宪兵队东南端进攻。黄楚楠带兵一排,从宪兵队西南端进攻,互取连络,即时将宪兵队扑灭之。

四、周占奎率兵两排,固守楚望台北端阵地。

五、徐少斌、郑廷钧、汪长林、杨金龙带兵两个排,由徐少斌指挥,先夺取中和门,策应金兆龙迎接炮队。

六、张伟、任正亮、饶春堂等带一个小队,由张伟指挥,出中和门掩护炮队进城。

七、陈有辉带兵一班往通湘门附近侦查。唐荣斌带兵一班往中和门附近侦查。

八、楚望台附近交通,着罗炳顺、程定国(正瀛)、杨云开、刘定基、孙元胜等,分途彻底破坏。

九、其余为总预备队,由副指挥熊秉坤率领,在楚望台北端待命。

十、今夜口号改为“兴汉”。

临时总指挥吴兆麟发于楚望台军械库

八月十九日午后十时半

有令必行,起义军兵分三路向督署发起的进攻在半小时后展开。

33.别忘了还有个“蔡一炮”

这时,就近的三十标马明熙、刘英达等率领一百多人,二十九标蔡济民等率领约三百人,冲破重重阻力赶到楚望台。楚望台人头攒动,火光下是无数黑里透红的汗脸。四十一标、三十二标、陆军测绘学堂等诸多单位也先后如约赶来,风云际会。有了三批响应的队伍到来,人气增加了很多,吴兆麟等人的信心更足了。他们深知,要击溃瑞澂、张彪一定要有炮兵。炮火的威力是步枪无法相比的,更重要的是它对敌人心理震慑力极大。吴兆麟已派徐少斌带两个排去策应金兆龙所带的3个排,夺取中和门迎接炮队,后又增派马明熙、方维带人去支援。

黄冈人金兆龙带兵到中和门时,守军不在,城门上锁无钥匙可开。这锁重约3斤,插在城门上两个铁环中十分坚固。金兆龙力拔山兮气盖世,双手扣紧锁的两端,运足气力猛地向怀中一拔,锁上拇指粗的铁棍咔嚓一声断为3段。城门洞开,大家欢呼出城向十字街跑去。此门即现在的起义门,是武昌最后拆毁的城门,后修复一新独享首义之门殊荣。

炮标的重要性同样为张彪所关注。他料到革命党人一定要去胁迫炮队响应,便拿起电话,命令驻在南湖的第三十二标标统孙国安派可靠的人把守长虹桥,阻止造反军人去炮标;又命令马队标统喻化龙派人在长虹桥以南、马队以北设置第二道防线;最后命令龚光明务必控制好炮标,随时准备按部署行动,镇压造反的军人。孙国安派满人队官楚英带兵两队迅速赶到长虹桥,在桥南、桥北布置火力,构筑工事。楚英有兵两队,是金兆龙的一倍多;又以旗人为主,这一仗关系满人的统治地位,大有哀兵之势。金兆龙带领的三个排到了,尖兵接触,双方开枪。金兆龙身先士卒组织进攻,激战不久,楚英的兵竟无斗志纷纷过桥后退。金兆龙带队跟进冲过长虹桥,连桥南的防线也冲垮。楚英率领残兵逃回三十二标。金兆龙前进到南湖阅兵亭与马队接触,再一次组织进攻。马队士兵在长官的督促下抵抗一阵也自动退走。金兆龙突破两道障碍到达炮队第八标的后营门时,炮队内部已经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