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命运的88个经典细节
44970800000043

第43章 办事时,注意运用礼貌语

谈吐有礼貌,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融洽彼此的感情。不要小看说话的用语问题,一般来讲,一个办事比较顺的人,谈吐都是很讲究的,因为他们懂得良好的谈吐可以为他们增光添彩。

办事重视细节的人往往善于说话,而这些善于说话的人也很容易办成事。因此要想顺利办事,必须培养良好的谈吐。

人类用来沟通的工具或媒介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语言和文字,也有态度、表情和姿态等。而其中最普遍、最有效的工具则是语言,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沟通都是由语言来完成的。由此可见,良好的谈吐对一个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有位名叫亚诺·本奈的小说家曾说:“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摩擦冲突都起因于恼人的声音、语调以及不良的谈吐习惯。”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如果你是个细心的人,你就会发现身边人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谈吐的缺陷导致个人事业的不幸或危害所服务机构的荣誉与利益,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父子不和、夫妻离异、兄弟反目乃至人际关系的紧张恶化。

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谈吐习惯,不仅能够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且办事也比别人更易于成功。反之一个人如果谈吐有障碍或者表达能力不足,则会给人留下不良的印象,甚至被人低估了能力。

你也许会发现,办事注意细节的人平常说话有许多口头的“敬语”,可以用来表示对人尊重之意。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敬语,它们会给说话的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请问”有如下说法:借问、动问、敢问、请教、借光、指教、见教、讨教、赐教等;“打扰”有如下词汇:劳驾、劳神、费心、烦劳、麻烦、辛苦、难为、费神、偏劳等等委婉的用词。如果你在办事的过程中,经常使用这些词汇,那么相互间定可形成亲切友好的气氛,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摩擦和口角。

当你在和人相见的时候,道一声“你好”,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可不要小瞧这声问候,它传递了你的丰富信息,表达了你的尊重、亲切和友情,显示了你的礼貌、教养和风度。

在国际上,日本人说话的时候,善于说“谢谢”。有人曾经做过统计,一个在百货公司工作的日本职员,最高一天平均要说571次谢谢,如果不是这样,就可能被认为不是一个好职员。这个数字或许有些夸张,但有一点须承认,顾客如果买了东西,营业员对他说声“谢谢,欢迎再来”,顾客自然很高兴;如果顾客不买东西,只是逛了一圈,你仍对他说声“谢谢,欢迎光临”,那么顾客再买东西的时候,当然愿意来这样的场所买。

美国人说话则爱说“请”。说话、写信、打电报都用,如请坐、请讲、请转告。美国人即使在打电报时,宁可多付点电报费,也绝不省掉“请”字。正因为这样,美国电话总局每年从请字上就可多收入一千万美元。

在欧洲,英国人说话少不了“对不起”这句话,凡是请人帮助的事情,他们开口总少不了对不起。比如,对不起,我要下车了;对不起,请给我一杯水;对不起,占用了您的时间。更让人值得学习的是,英国警察对违章司机就地处理时,先要说声“对不起,先生,您的车速超过规定”。如果一旦发生两车相撞的事故,双方都先彼此说对不起。在这样的气氛下,双方发生争吵的几率自然降低了。

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我们发现我们自己似乎还欠缺了点,有些人做得还不够。比如马路上,骑车者碰倒了行人,有的骑车者会先发难:“长眼没有!你怎么不闪开?”而被撞者是受害方,自然不会让步。于是,双方开始谩骂,甚至于发生厮打的事情。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假如骑车人开始真诚地说声“对不起,您没伤着吧”,被撞者再大度一些,一场争吵也许就避免了。

人们说,一滴甜蜜糖比一斤苦汁能捕获到更多的苍蝇,的确不错。良好的谈吐,会令人心花怒放,洋溢着和谐的气氛。

语言沟通与个人的人格特质关系密切。人格是一个人恒常固定的行为模式。要想改善语言的沟通办事能力,可以参照以下建议:

学会赞扬别人。赞扬别人要对事赞扬,并表示真诚的意愿,而非做作;

尽量避免争辩,因为它是伤害人际关系和友谊的毒箭,任何事情都要以商量和协调为第一选项;

说话不可任意下断言,也不说扫兴话。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不要借嘲弄来讽刺别人;

说话的时候,语气要温和客气,即便自己不满和愤怒,也要用客气的语气来处理,顶撞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避免采取教训别人的态度对待人,或者为了面子而勉强接受他人的意见,那对彼此都无好处。要平心静气地讨论问题的本身,对事而非对人;

要学会聆听别人说话,欣赏别人的意见,仔细分析他人说话的意思。要常常提醒自己,任何难题都会解决;

当你被他人激怒的时候,应该控制自己,对自己说“让我想想”,争取十几秒钟的时间,让自己不说话。这样,你的情绪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过激的语言也就不致脱口而出。

今天,说话在办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得重要,它对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办事过程中把握住良好的谈吐细节,会使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