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命运的88个经典细节
44970800000049

第49章 该放就要毫不吝惜的放

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当利益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是选择还是放弃,这既是一种取含的体现,更是一次决断意识的体现。

1899年,约瑟夫·霍哈出生于波罗的海沿岸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里。

由于从小就失去了父亲,约瑟夫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母亲来到美国谋生。

置身在美国这样一个经济社会里,他14岁时就开始混迹于纽约股票交易所的露天市场里,注意当时的金融动态了。

17岁,正是在这个黄金般的年华中,经过3年股市行情的调查和研究,约瑟夫自信有能力独立开创自己的事业了。他辞去了爱默生留声机公司的职位,依靠仅有的255美元,开始建构自己的金融基业了。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可是在他这里却似乎失灵了。作为股票场外的市场经纪人,依靠这仅有的255美元,他居然一帆风顺。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竟利用股票差价的买进卖出净赚16.8万美元,创造了一个小小的令人羡慕的奇迹。

他为自己购置了一套漂亮的衣服,为受尽苦难的母亲买了一座宽大的房子。此时的他,似乎有些被胜利冲昏头脑了。于是,他不禁沾沾自喜地想到,对于金钱,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能有犹太人那样的天赋。可是很快,他便尝到了首次失败的滋味。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约瑟夫不听别人的劝告,固执地用低廉的价格买下了雷卡瓦那钢铁公司,结果由于战争迅速结束,雷卡瓦那钢铁公司的股票暴跌,他也赔得只剩下4000美元了。本想做一次聪明的投机生意,不料聪明反被聪明误,约瑟夫已趋于破产的边缘了。为找出失败的原因,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静心反思。两天后,他得出了结论: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股市行情变幻不定,起伏莫测,自己虽然具有一定的股票知识,但缺乏其他方面的信息和知识。他说:“我犯了很多错误,一个人如果说不会犯错误,那是在说谎。但是如果我不犯错误,我也就没有办法找到新的机遇。”

通过这次失败,他深切地体会到:除非你十分了解内情,否则千万不要只图眼前的利益,去买减价的东西。这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金融家的肺腑之言。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又决定重新白手起家,坚定地走下去。是的,对于金钱,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能有犹太人那样的天赋。

1924年,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发现未列入证券交易所买卖的某些股票实际上是有很大利润可图的,而这些股票并不被某些金融大亨所看重。而且,买卖这种股票虽然周期略长,但风险却极小。他几乎是凭着直觉敏锐地发现,这正是他摆脱目前困境的最佳时机。于是,他毫不犹豫,立即放弃了证券的场外交易,把精力放在了这些股票的交易行情上,开始做起未列入证券交易所买卖的股票生意。起初,由于资金不足,他不得不少量购进,做着薄利多销的经营。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开办了自己的证券公司——霍希哈证券公司。到了1928年,约瑟夫已成为一个成功的股票经纪人了,他的公司每月利润都达到20万美元左右。

这一年,他刚满28岁。初出茅庐的他,在当时美国的金融界已经有了令人羡慕的一方领地。约瑟夫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在貌似平静、实则杀机暗藏的危机关头悬崖勒马。

纽约的股票交易变化之快,就像六月的天,阴晴不定。

第二年春天,股票交易轰轰烈烈,一浪高过一浪,股价也像疯了一样愈炒愈高。人们都疯狂地跑去做股票生意,似乎人人都看到了一个遍地黄金的大好时机。

本来约瑟夫也准备用50万美元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买一席单,但经过深思熟虑,他突然决定放弃了这个念头。事后,他回忆道:“当你发现连医生都停业而去做股票投机生意的时候,那么,一切都已经乱了。大户买进公益事业股票,然后又把它们抬高价码抛出,这真令人害怕。所以,我在8月份就把全部股票抛出,结果在它们大幅降价之前净赚了400万美元。”就这样,约瑟夫坚定不移地在世界金融市场中开拓前进,最终成了世界金融领域的骄子。

别人都赔得一塌糊涂,而他却赚了400万美元,这当然是了不起的奇迹。

但是,这样的奇迹却是在约瑟夫失败后创造出来的。正是在失败后,约瑟夫并没有垂头丧气。相反,他以痛定思痛的冷静和理智不断思索,终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此从挫折中摆脱出来,果断作出相应的决策,最终不为当前利益所诱,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眼前的东西,成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