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印象西部——青海
44998300000021

第21章 语言

青海除了我们根本听不懂的藏、土、撒拉这些少数民族语言,还有青海方言,和夹杂着大量俚语土话的“青普话”。

青海省的土生汉族,多说“青海话”,在西宁市以外的很多地区,汉民会以标准的青海话交谈,旅行者则很难听懂。青海方言的词汇形象生动、富有魅力,加之发音轻柔,有类关语,形成细腻、委婉、幽默、轻快的风格。比如尕是小的意思,在青海的地名中大量出现。如尕海,尕莫尼等,青海还有种名吃叫尕面片,人们也会管可爱的女子叫尕妹。其它也并不难理解,扯杂的意思是闲聊;半吊子则指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等等。

由于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大量的内地人支援青海建设,在青海定居,所以他们以及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说的是“青海普通话”,当地人简称“青普话”,除了那些充满地方特色的俚语外,衣食住行方面的交流没有太多困难。

青海藏族多用藏语。除玉树地区部分人讲“康巴方言”外,其它藏族同胞均操“安多方言”。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在寺院里你可以看到大量用竹排笔书写的藏族经文,一些商店、旅舍也采用藏文牌匾。深入藏区或者与上年纪的藏族僧侣相遇,都可能会遇到交流上的障碍,事先要有所准备。

青海省的回族通用汉语文,但在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仍可以听到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在青海省化隆县一些地方的回族也说藏语,或汉藏语兼用。

青海省的土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互助方言和民和方言,相互之间能够听懂,在1979年,曾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族文字。

青海省的撒拉族也有自己的语言,撒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多数撒拉族既说撒拉语也说汉语,撒拉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文字。

青海省的蒙古族多操蒙古语卫拉特方言,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海北藏族自治州,蒙古族既说蒙文,也懂汉语和藏语,由于长期与藏族交往,在一些地区的蒙古族已使用藏语文。

虽然说听懂“青普话”或者青海方言并不像“遭遇”外语那么困难,但所遇到的交流上的麻烦并没有什么两样。在青海由于少数民族众多,从语言文字到方言俚语都相当丰富,这无疑给我们的旅行带来了不少障碍。

与人交谈时,如果没听懂,要么再问一遍,要么微笑,千万别乱点头,因为意思也许正好相反。尤其是问路和寻求其它帮助的时候。最难听懂的是地名,有时候可以借助纸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