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印象西部——青海
44998300000043

第43章 共和县

嘛呢石山

嘛呢石刻文化旅游景点,是集嘛呢石刻、白塔、转经桶、敬香台及供佛台等景点为一体的旅游地。

嘛呢石刻的形式源于藏区原始的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观念,衍生于一种古老的被称为“拉则的山神崇拜”的祭祀石堆――灵石崇拜的祭坛。随着这种祭祀石堆的发展衍生,嘛呢石刻艺术便运营而生。嘛呢石刻的内容更多是表示对神佛的祈祷尊崇――顶礼膜拜和积累功德的虔诚之举。信徒们每过嘛呢堆必丢一颗石子或放一块刻有经文图符的石块,作为一次祈祷。嘛呢石是高原人精神生活的寄托,是信仰驱动的产物。

游客在嘛呢石山景点可详细了解到嘛呢石刻文化,切身感受到青藏高原藏传佛教圣地的神圣风采和当地民风民俗。同时,可在宏大的嘛呢石堆群进行佛像供奉,用青藏袅袅的桑烟祈求,用高原的佛音祝福,体验唯青藏独有的宗教底蕴与心灵诉说以及烧香拜佛等旅游纪念活动。

位置:倒淌河至青海湖风景区8公里处109国道左侧。

龙羊峡

沉寂的龙羊峡,是黄河流经青海大草原后,进入黄河峡谷区的第一峡口,是因为龙羊峡水电站的建设才喧闹起来的。人称黄河“龙头”电站。

峡谷长38.6千米,上下口落差235米,下口距河源1724.3千米。峡谷两岸为花岗岩、砂板岩组成,宽不足100米,最狭处水平面宽仅20~40米,深达120~150米,谷壁陡峻。河水年平均流量640立方米/秒。在龙羊峡至寺沟峡之间将修建7座梯级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为第一级电站,被称为黄河上游水电站梯级开发的龙头龙羊峡人工水库环境非常优美已成为美丽的旅游景点,大坝锁黄河,高峡出平湖。碧波荡漾,湖光山影,乘游船绕湖一周,苍穹碧野,心旷神怡,游客才顿然悟到,黄河水在这里是“清”的。清清的黄河水,是大自然的赋予,是人们对黄河利用和改造的结果。

位置:龙羊峡在黄河上游北岸的茶纳山麓,共和、贵南两县间。

门票:20元

交通:西宁长途汽车站乘到共和县的客车南行140公里,票价30元。

伏俟城遗址

青海湖边一座规模较大的古城遗址。遗址略呈正方形,其东西长220米,南北宽200米,城墙高12米,宽17米,保存基本完好。南面城墙有一宽10米的城门,城内自城门起,向西有一中轴,中轴线两旁各有隆起的两排长50米、宽35米的房屋基址。

城内最西边有一小方城,小方城与南城墙之间有一土台,台上有房屋遗址。城内有通街。古城外周曾有长方形的外廓,现仅有南墙外廓,长约1400多米,其高度仅隆起地表。其余三面外廓均遭河水冲刷而被破坏。

伏俟城,相传为北魏时代的吐谷浑王伏连筹所建,距今约有1500多年历史。当时北魏朝廷封伏连筹为征西将军,西海郡开国公,并在此建筑城池。公元540年,伏连筹之子夸吕在此建立起青海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国――吐谷浑王国,定伏俟城为都城。史书上有着这样的记载:“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三里,虽有城廓而不居。”

伏俟城遗址形制特殊,地理位置重要,它对研究吐谷浑族与中原汉族的文化联系及吐谷浑族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位置:共和县石乃亥乡政府所在地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