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印象西部——青海
44998300000049

第49章 玉树

玉树藏语意为“遗址”。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均发源于本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覆盖自治州全境,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和中华水塔之美誉。自治州首府结古是历史上唐蕃古道的重镇,也是青海、四川、西藏交界处的民间贸易集散地。

从玛多到玉树没有直接的班车,只有到离玛多县城2公里外的三岔路口去等班车,从西宁到玉树的班车,每天晚上11点多到玛多,票价80元左右。或者可以搭乘往南方向去的货车或班车,一般都到玉树。

另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在玛多包车去玉树,一般的价格在1200左右。玛多到玉树目前部分路段在修路,明年将全线贯通,目前的车程在7-8个小时。

玉树县城内的的士,一般就是小面包车,上车5元,基本城里都能去了。

结古是玉树州的首府之地,比较繁荣,住宿选择很多,县城内最好的宾馆是玉树宾馆和新建的拉布寺宾馆。标房价格一般都是250元左右,普通房150元左右,城内普通招待所很多,一般床位价格在15-30元不等。推荐:汇祥宾馆:胜利路54号,电话:0976-8644793每年的赛马节期间,最好提早订房,否则很有可能没地方住。

一般的旅社没有洗澡的条件,但玉树的街头洗澡店比较多,而且环境干净服务好,5元/次,还送一包洗头膏,还免费提供吹风机、面油等。

玉树县城餐馆一般以川菜为主,还有些藏餐和清真菜馆,口味偏辣。总体感觉特色不明显。在草原中午可以尝尝藏餐,在中午的大太阳下,吃一口甘甜的西瓜是最好的享受。

玉树周围的草原总要去的,巴塘草原中间有一座小山坡,可爬上去,看草原全景。

回来的路上可去参观文成公主庙,目前正在装修,不过那里的巾幡挂得不错,而且很多,喜欢摄影的朋友可以去创作创作。

新寨的玛尼城是一定要去的景点,否则等于没去过玉树。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气势宏伟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已矗立在通天河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是我国生态保护和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建成后将和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和新疆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连接在一起,构成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群落,成为世界屋脊雪域高原上的一片受全社会保护的一片辽阔土地。

在这片高峻辽阔的土地上,不仅分布着众多的湖泊、雪山和冰川,也有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不仅因为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而被称为“中华水塔”,还因为其拥有许多生物特有种而誉为物种基因库。

交通:从西宁有班车至玉树。如果包车沿路就可以去黄河源头、鄂陵湖、星宿海等地方,还可在通天河、巴颜喀拉山口、三江源纪念碑随意停留了。

隆宝滩自然保护区

两面高山耸峙,平行延伸,中间有一块长十公里,宽三公里的沟谷地带,上面裸露着湖泊残迹,砾石垒垒,实际是高山草甸类型的沼泽地。海拔四千尺以上,气候寒冷,即使五、六月里下小雨也经常夹雪,有时天色晴明,突然会冰雹雨雪骤至,使人感到难以适应。

但这独特奇异地理环境,却是青藏高原珍禽异兽及一些贵重药材的产地,被世界鸟类专家誉为“黑颈鹤之乡”。还有斑头雁、棕头鸥、雁鸥、赤麻鸭、秋沙鸭、雪鸡等十余种禽鸟。被国家定为黑颈鹤自然保护区。

位置:结古镇西南约八十公里的地方。

票价:10元。

交通:市郊区有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线路。

自驾:从结古镇出发沿着公路向西北方向,大约60千米就到了玉树县的结隆乡。从杂涅镇向西南方向很快就可以进入隆宝滩自然保护区,距离玉树县城共约70公里,包吉普前往,往返约需要300元。

唐僧晒经台

通天河自西北向东南流淌在玉树草原上,横贯近千公里,哺育了玉树草原的万物。

位于通天河大桥南岸,有一块巨大的岩石,旁边有几颗古柏,树上挂满经布。相传,唐僧取经归来时,路过通天河时,由于忘记了老龟的嘱托,老龟把唐僧一行掀下河去,上岸后,他们在此地晾晒淋湿的经卷,谁知经卷上的字都印在石头上,至今字迹犹存,清晰可辨。

位置:玉树县县城东部,通天河南岸。

交通:乘坐西宁至玉树的班车直门达下车。

玛尼城

玛尼堆藏语称“多崩”,意为“10万经石”,新寨玛尼城占地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南部是新寨,其它各个方向均用玛尼石做城墙,围墙高处挂有经幡。

历经300多年的日积月累,这里据说已有各种玛尼石25亿块,在藏区,你可以很轻易的看到刻有经文的玛尼石,但是你可以想象,当二十几亿块玛尼石堆在一起的时候,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景象?除了和震撼有关联的词以外,应该找不出其他的形容词。

这些经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的如同桌面,小的仅如鸡蛋。上面均镌刻着佛像或经文,最常见的是藏文六字箴言。尤为珍贵的是几万块刻有律法、历算、艺术论述和各种佛像的玛尼石精品,有的将整套的佛经完整地刻在很多块石头上,甚至包括封底、封面,组成一套套“经书”。据说玛尼石上刻的经文有近200亿字,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石刻图书馆”。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来自西藏、四川、青海的藏族同胞就在玛尼堆旁相聚,或转玛尼堆,或送玛尼石,尔后围绕着玛尼堆跳舞。

玛尼堆东侧有八座白塔和巨大的转经筒,另外一面几乎全是雕有佛像和经文的玛尼石,雕刻工艺精湛,色彩搭配和谐。新寨生活着有很多石刻艺人,他们在这玛尼城脚下,用祖传的手艺虔诚地雕刻,为自己累积善业,也为众生祈祷,刻石的丁当声和口中吟诵的六字真言相伴。来到这里的人有时会买上几块玛尼石,许上心愿,然后放在玛尼墙上,这些许过愿的石头是有灵性的,不能随便拿走。每天都有很多手摇经轮的藏民围着玛尼城转经,每转动一次经筒,就等于念了一次里面的经文。

当踏着众多的玛尼石走上玛尼城的中心的时候,四面八方,一幅幅玛尼石的画卷向你展开,在一个大小和标准足球场差不多的场地上,堆起的玛尼石足有一层楼这么高。在这里,只要你愿意,相信你能找到任何你想找的类似的玛尼石,大大小小,错落有秩。被这么多经文接触过的鞋,就像开过光一样,会保佑自己的。

交通:去新寨玛尼城,可在结古镇坐2路公共汽车,上车1元,到底就是玛尼城了。十分方便。班车车次很多,不用担心。

票价:玛尼城目前不收门票。

购物:周围有很便宜的小玛尼石兜售,基本是1元/块。

巴塘草原

巴塘草原,东西全长约50多公里,南北宽最窄处约2.5公里,山川秀美,河叉交错,土地肥沃,牧场欣欣向荣。在这片草原上,南北几十条山沟流出的小溪汇成了巴塘河自南向北淌去。当这些小河流到平坦的草原上时,它们弯弯曲曲,曲曲弯弯,似走非走,欲走又返,留恋着它的故土、它的家园。

青海玉树民族赛马会是青海规模最大的藏民族盛会,每年7月25日-8月1日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巴塘草原举行。届时藏族群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将各自的帐篷里星罗棋布地扎在结古草原上,参加赛马、赛牦牛、藏式摔跤、马术、射箭、民族歌舞、藏族服饰展示等具民族特色的活动。观光游客在参观之余,还可同藏族群一起载歌载歌舞,共度草原民族盛会。

9点多,整个草原像沸腾起来一样,到处是欢乐的盛装人群,各类的帐篷在草原遍地开花,远远望去,仿佛一座帐篷建成的城市。无论你来自何方,也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在那个上午,你就是“快乐”的主人。

中午的休息时分,草原更变成了一个大的集会市场,人们挑选着各自需要的物品。无论你掀开任何一顶帐篷的门帘,热情的主人一定会招呼你喝一碗热乎乎的酥油茶、还有各类的小点心,运气好的话,还能有美味的午餐。对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来说,夏天就是个欢乐喜庆的节日。

下午,有精彩的赛马表演,技艺高超的骑手门在马背上做着各种杂耍般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

交通:去巴塘草原,在结古镇中心广场有公共汽车,1元/人,很方便。

文成公主庙

从结古镇溯巴塘河南行约20公里,便进入一条奇峰突起危崖高耸的山谷,谷内有溪水流出,人们叫贝纳沟(也叫柏沟、勒巴沟)。沟内林木茂盛,苍翠秀丽,幽深莫测。往里走进不远,便看到一座褐红色、精巧玲珑、幽静雅致而规模一算大的寺院,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古迹“文成公主庙”。

佛堂座北朝南,背靠巍峨险峻的岩壁,傍临清澈见底、冽如甘露般的清溪,面对灌木滴翠、绿草丰茂,鸟语花香的巴塘山,中间一箭之地,峡谷蜿蜒,砾石遍地。

这座佛堂是唐贞观15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时沿途留下的规模最为宏伟壮观而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佛堂内的佛像属青海境内最早出现的佛教摩崖大型浮雕群像。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唐蕃再次联姻,金成公主进藏路经此地时,为佛像群盖建殿堂一座,以蔽风雨。

在佛堂附近的岩壁上,工整地刻有藏、汉两文佛经《普贤菩萨行愿王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以及多行梵文和汉文、佛塔、六字真言等。

在佛堂右侧20米处岩崖下,有一泓清澈如明镜般的泉眼,名叫公主泉。相传文成公主在此驻跸期间,曾在泉边梳洗。

从文成公主庙沿贝曲河溯流而上,约在4公里处有一个温泉池,泉水从山体岩石的缝隙中喷涌而出,温度约40摄氏度,相传文成公主曾在这时临泉沐浴。

由于贝纳沟环境幽雅清静,风景绮丽多姿,气候温和宜人,当地群众把这里视为玉树高原上难得的“洞天福地”。成为信徒们顶礼膜拜的佛堂。

位置:玉树县结古镇东南25公里的贝纳沟。

交通:结古镇中心广场有许多私营小面包和吉普车出租,开价比较实在。租车前往,全程往返50余公里,租价60元到80元左右。

禅古寺

始建于公元12世纪,属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被创时建于玉树地区的一“吉然圣地”,这里迄今还有“吉然红塔”遗址和“吉然自显白塔”等文物古迹。后因教派之争而渐趋衰微。14世纪末在七世噶玛巴秋扎嘉措的关照下恢复了禅古寺,寺内建有大经堂、佛塔、僧舍、佛殿和讲经院等。有查来嘉贡、禅古朱古和斯日朱古、噶玛洛周尼玛四个活佛转世系统,其中查来嘉贡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在玉树地区册封的“四大嘉贡”(救世主,亦作怙主)之一。

该寺在历史上因修建和管护文成公主庙而享有声誉。寺内存有经卷3万余卷,大小佛像不计其数。大经堂内辟有宁玛、噶举、萨迦和格鲁四大教派的佛殿,供奉着各自的开派社师或传承上师。

位置:结古镇南4公里的禅古村。

吉然寺

全称吉然菩提洲,因此又名卓玛巴杂寺,海拔3700多米。吉然寺是吉然家族在此世袭传承住持弘法而得名。“吉然”是家族姓氏,自称是吐蕃四大原始氏族之一。

该寺现由吉然后裔日布秋英多杰住持。寺内修有经堂、遗迹较多。吉然寺因在历史上曾为直贡噶举派主寺,在藏区颇有影响。

位置:离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25公里的巴塘乡境内的卓玛巴杂崖根。

结古寺

整个寺院依山势而建,殿堂僧舍错落有致,高耸于山岗之上。

结古寺的嘛尼石堆闻名于世界,第一世嘉那活佛晚年时定居于镇东新寨村,并在此修建嘛尼堆,人称“嘉那嘛尼堆”、“新寨嘛尼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里的嘛尼石堆体积越来越大,200多年间堆积25亿多块嘛尼石,堪称“世界第一大嘛尼堆”,成为藏族宗教文化的优秀代表。

大经堂的金顶、佛学院、喇嘛的住所在一面山坡上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佛学院位于山的最高处,经堂前是一个平台,站在上面凭栏远眺,整个结古镇安宁地在脚下延伸,汇入通天河的曲水蜿蜒远方,两面萨迦派的红白蓝三色的旗帜在阳光下飘扬。

位置:结古镇北面的山坡上。

交通:步行前往,到山下约需要20分钟。坐3路公交在路边下车后,沿着一条土路慢慢走上山。从城里包车上结古寺的价格是10元,可以直接到达山顶,但是建议包租那种三轮摩的,3元到山下小桥,然后步行上山。

票价:不收门票。

注意事项:进入大殿须脱鞋,殿内不允许拍照。无论在寺庙还是玛尼城,最好都按照顺时针方向行走,因为当地人都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