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印象西部——青海
44998300000005

第5章 民族

青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自古以来这里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是中原汉族文化和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交汇的地区,在政治、军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先民们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从事农业、畜牧业等生产活动,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这么说,青海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发祥发展史。这里人口和文明不断迁徙变化,从古老的羌氐族群,到吐谷浑的昌盛,吐蕃的扩张,到蒙古族的游牧开发和撒拉、土族安居高原,以及汉族与这些少数民族的交融,使我们深深感受到青海是一个各民族交汇融合之地。

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汉、藏、回、蒙古、土、撤拉、蒙古等全国所有56个民族中的54个。世居青海的少数民族有藏、回、土、撒拉和蒙古等五个,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省独有的两个少数民族。青海的少数民族人口有240万,占全省人口近一半,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面积,更占全省总面积的98%。这些民族历史悠久,保持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他们独特的风情礼俗,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婚丧嫁娶、节日娱乐等等中处处体现,而充满异族风情的民居、服饰非常吸引旅行者的目光,无疑是点缀青海美丽风光最绚丽的色彩之一。

(1)藏族

藏族,不管居住在祖国的何处,自古以来均自称为“博”。这一称呼表明,整个藏族在其经济、文化、语言、心理素质上稳定的统一性,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只因居住区域的不同和方言的差别,又有“博巴”(除昌都地区外的西藏)、“康巴”(包括昌都专区、甘孜州、玉树州、迪庆州)、“安多”(除玉树州外的青海藏区、阿坝州和甘肃的藏族)之区分。

藏族是青海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居住最广的一个民族。青海藏族有106.92万多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1%,大多数分布在果洛、玉树、海南、海北、黄南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主要从事牧业生产,其余少量分布在海东地区各县和西宁市的大通县,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除玉树地区的藏族外,全都使用安多方言,大部分藏族信奉藏传佛教。生活在牧业区的藏族,多居帐篷,以炒面为主食,乐饮奶茶,喜食酸奶、牛羊肉等,农业区的藏族,多居庐室,以面食为主。和所有藏族一样,其性格豪放,善于歌舞,每年生产之余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体育活动和“六月歌会”等文艺活动,往往气氛热烈、热闹非凡。

关于青海藏族的来源,一般认为是以原居住在本地的羌人、鲜卑人,同从西藏、西康等地迁徙而来的吐蕃人融合后形成的。由于长期受宗教影响,藏族人民生活中禁忌较多,为了在青海旅游的愉快,一定要有所了解。从事牧业的藏族群众居住在用牛毛织成的藏帐内,帐房不透风、不渗水,冬暖夏凉,搬迁方便。以农业为主的藏族,与汉族的住宅基本相同,但是在房顶或墙头、院内挂有经幡,门上也常常绘制些色彩鲜艳的风马牦牛图案。在果洛州的班玛县,有些藏族居住在用片石、泥巴垒砌成的“碉房”内。农业区的藏族群众生活习俗也基本与牧区藏民保持一致。

青海的藏族寺院众多,在寺院不能用手模佛经、佛像、法器等,更不能跨越。转经轮时,一定是从左向右转。藏族群众的头和帽子忌讳乱摸,旅行者还应尊重印有经文的纸张和刻有经文的石头。

(2)回族

回族是青海省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遍布全省,并与汉、藏、土、撒拉、蒙古等少数民族杂居,其中最为集中的聚居地主要在西宁市的城东区,化隆和门源两个回族自治县,民和、大通、湟中等县。

青海回族源起比较复杂,据载远在唐、宋时期,青海高原就有回族同胞活动,元代后有大批回族进入河湟流域。成吉思汗西征东归,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到青海。明清时期,又有大批内地回族移民移居,也有甘肃、陕西等地的回族为避难、逃荒而迁徙定居在青海的。

回族通用汉语和汉文。在回回民族共同体形成之前,主要使用的有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最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逐渐统一使用汉语,但由于他们信奉伊斯兰教,还保留了不少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一部分。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要求每个教徒必须遵守最基本的宗教制度,即所谓的“念、礼、斋、课、朝”五功。青海回族属于信仰门宦教民的一种习俗,日常诸忌有:言及人(尤其是本教门内的人)的生死,忌说“死”字,常以“殁”、“口还”、“无常”等词代之;宰牲惯以“宰”、“使还”等词称呼,忌用“杀”字,宰后断气只说“定了”,忌说“死了”;进入清真寺、参加葬礼、“亥亭”等具有宗教色彩的一些活动,忌敞胸露体、不戴帽子。

回族民居往往靠近清真寺而建,一家一院,清洁整齐,多备有浴池或浴室。与回族群众接触要特别注意在饮食方面的习俗禁忌。除我们知道的回族禁食猪肉外,还禁食马、骡、驴、狗肉,禁食动物的血、马奶、马奶酒,宰杀牲畜须请阿訇或清廉的长者按规矩进行;禁食鸽肉;同时禁饮浑浊的水,也不能用浑浊的水洗涤食物;抽烟喝酒被视为劣习,严格禁止;到回族人家做客,不可不脱鞋就上炕,吃馍馍油香时,要先掰开再吃,不能张嘴就咬。敬茶、端饭要用双手,撒在桌子上的饭渣,要拾起吃掉,忌反手舀倒。

回族的这些禁忌不仅存在于访问家庭的时候,在饭馆吃饭,以及到清真寺参观等时候也应特别加以注意,一些基本的尊重和丰富的伊斯兰教知识会给你在穆斯林聚居区的旅行带来更多的愉快感受。

(3)土族

土族不但是世居青海高原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一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风情的民族。被称为“彩虹”的民族,也是歌声和舞蹈编织的民族。青海省土族有19.12万人,主要聚居在互助县、民和县、大通县、乐都县、同仁县,和甘肃省靠近青海的地区。

土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互助、乐都、大通一带的土族服饰,仍保持传统习俗,那绚烂的“五彩袖”是土族女子特有的美丽,而民和地区已基本汉化,同仁地区则已基本藏化。土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但以前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使用汉文和藏文。1979年创制了土文,现正在实行和推广。

土族是一个十分好客的民族。土族人家来了宾客,尤其是来了贵宾,常常全家一齐出动来热情款待,有时村里人也主动出来帮忙。得知宾客临门,主人一般都要在大门外迎接,为来客献哈达、敬酒,客人上炕就坐后,主人会端来奶茶,有意思的是,奶茶中放有两颗红枣,如果你不吃掉,主人一直会给你添茶。

土族主要信奉佛教,同时也信本教、道教及地方宗教。土族也有一些属于本民族的禁忌,比如忌过中秋节,中秋之夜,那天还要向月亮撒一把草灰。土族忌吃骡、马、驴肉,忌晚上拿家里的东西给人,忌穿戴他人衣帽,忌到牲畜圈里和在道路上大便。还要记住,到土族人家做客,不要数主人的牛羊。上炕就坐时,不要坐到主人的枕头、被子上。在家中有病人时,土族人家会在门旁贴一方红纸,或在门旁煨一堆火,这时候你是不便进入的。

(4)撒拉族

撒拉族是青海省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县甘都等地。古称“撒拉回回”,自称“撒拉尔”。汉文史籍中对撒拉族的称谓多达十几种。建国后定名撒拉族。

撒拉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词汇,青壮年多通汉语。

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

关于撒拉族的来历和形成,除流传一些口头传说外,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故一向众说纷纭。一些研究者经过考证和研究,初步确认在13世纪――元代时,古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后裔,从撒马尔汗经长途跋涉,迁移到青海省的东部,与周围汉、藏、回、蒙古等族融合,渐渐形成今天的撒拉族。所以撒拉族在人种划分上是白种人,这是他们比较特殊的地方。

撒拉族人家的住居既不同青海汉族的四合院,又不同于土族家的庄廓,而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庭院。他们的院内一般都比较宽敞。多数人家的庭院,向阳的一面盖有平顶式的住房。房屋门面都雕有各种花纹图案,涂以清漆,颇为雅致。加之撒拉族爱好清洁,讲究卫生,院内总是收拾得干干挣净。院内的空地则或作果园,或做菜地。

撒拉族男子头戴白色或黑色圆顶帽,上穿白色衬衫,外套黑色坎肩,束腰带,下穿黑色或蓝色长裤,冬季穿皮袄。妇女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外套坎肩,下穿各色长裤,戴头盖。

撒拉族也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与回族的风俗相同。特别要注意的是撒拉族宰牛羊时,旁人忌说“杀”,应说“宰”;撒拉族人家若有人去世应说“定了”,忌说“死了”。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涤衣物,与人谈话时忌咳嗽和擤鼻涕,在老人面前不能有失礼的行为。到清真寺参观时,一般不要进入礼拜堂,若想进去,应征得教长、阿訇的同意,并要脱去鞋子;在寺内不要吸烟、唱歌、或大声喧哗,更不要翻阅经典。

按照伊斯兰教义,撒拉族严禁饮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备酒。平时更无饮酒的习惯。日常饮料除清茶、奶茶和盖碗茶以外,还常饮麦茶和果叶茶。制作麦茶时,将麦粒炒焙半焦捣碎后,加盐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果叶茶是用晒干后炒成半焦的果树叶子制成,饮用别具风味。

(5)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东部也有分布。蒙古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在青海的蒙族多数居住在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的高山草原,主要从事畜牧业,擅长饲养马、骆驼。

青海蒙古族的服饰别具一格。由于青海气候寒冷,蒙古族男女绝大多数都习惯于冬天穿藏式的大皮袄,皮袄比较宽大,但袖口却长而窄,呈马蹄形,领口也多半向外翻出,保持着蒙古族特有的风格。夏季则一般穿棉布等制作的长短袍,女的衣服不论长短,一律都是长襟,腰系红、绿绸腰带,脚穿牛皮的长筒马靴、藏靴。妇女特别讲究头饰,颈上喜欢戴大串珊瑚和珠宝等,头发多用黑布缝成漂亮的辫套。然后缝在辫子上;辫套用金、银钱和五彩丝线绣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有的镶有圆形或方形的银牌,十分好看。未婚姑娘将头发辫成若干小辫,又合成一辫,垂于脑后。辫套上缀有许多银牌等物,其习俗同当地藏族大同小异。

蒙古族牧民夏季居住毡房,也就是蒙古包,冬季则到定居的平房居住。蒙古包由木、竹或铁制的可折叠的支架(哈纳)和圆形围架支撑,周围及顶端裹以羊毛白毡,包内上方奉有佛龛,中央为锅灶,两侧为箱柜、粮食及卧榻,一般长者坐上方,男人居左,女人居右。在包内的其它礼仪与在藏包内相似。尤其不能向火盆内泼水,不能在火盆上烤鞋袜,不能跨越主人的衣物、枕头、火盆、桌子。

在蒙古族家里做客,特别注意不能对牧民的狗有不友好行为。蒙古族亦忌食马、驴、骡,一定要尊重印有经文的纸,蒙古包内的佛像、经典、法器不能乱摸动。另外吃饭时要等主人招呼,不可自己先动手。蒙古族家中有病人时,也会在门前挂一红布条,或放一堆烟火,远方客人必须进屋,或家人外归时,要从火堆上跨过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