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印象西部——青海
44998300000057

第57章 玛沁县

阿尼玛卿山

又称玛积雪山或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十大山峰之一。

每逢藏历的“羊年”或者神门(尼果)、雪门(岗果隔开之年,朝拜的人们携带简单的行装、灶具和食物,顶风冒雪、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以顽强的毅力绕山朝拜一周,才算尽了虔诚膜拜之心意,在朝拜途中,朝拜者会遇到许多奇奇怪怪的自然现象,如奇异的造型地貌,怪石嶙峋,变幻莫测的气象,清请小溪的水流声,银河落地的瀑布,各类野生动物……这一切似乎都是神赐给他们的礼物,阿尼玛卿峰是个梦幻般的世界。

位置:果洛州玛沁县西北部。

交通:从西宁乘汽车出发到果洛州所在地玛沁(大武),全程638公里,需时2天。但冬季有时大雪封山,交通会临时停断。从玛沁沿东倾沟北上至雪山乡,全程55公里,雨季常有山洪暴发,阻碍交通。从雪山乡换乘马或耗牛,溯切木曲河西行30多公里可达曲哈尔晓玛冰川末端的登山大本营。

拉加寺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乡的阿尼群贡山,像只振翅欲飞的神鹰,扑打着滔滔奔流的黄河。在“神鹰”的胸脯之下,自东向西坐落着黄河第一寺-拉加寺。当地藏族群众称之为“阿尼群贡”,意为“鹫峰”,峰和寺相互依存而命名。

拉加寺是青海省黄河沿岸最著名的格鲁派寺院。

该寺始建者为博通显密的一代名僧阿柔格西坚赞鄂色(1726-1803年)。他受七世达赖指派,于清朝隆三十四年(1769年)建成拉加寺,并采用色拉寺杰巴扎仓教程。创办该寺显宗学院,六民世班禅曾授予他“额尔德尼墨尔根堪布”名号。

拉加寺设有总领全寺的大经堂“托桑林”,下分五院,即上下密修院、医明学院、时轮学院和旦正院,这些都是注重佛学的经院,所以该寺历来高僧辈出,影响很大,波及甘、川一带,成为原同德地区的佛教中心。每年有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的祈愿法会、三月初三日至十五日的代供养法会以及十月底的“五供节”等。

该寺历史上有一批高憎大德,且多有著述传世。如高僧斜合佐桑热于公元1827年完成的《历算概要》和香萨的《证理论》《因理论释》以及《赛康哇全集》等在我国藏区颇有影响。该寺香萨印经院,是国内藏区著名印经院之一,曾藏有《甘珠尔》等木刻经版5万余件。该寺原供释迎、弥勒佛像及金字《甘珠尔》等亦负盛名。因该寺在佛教发展历史中有过功绩,至今在佛教界享有较高盛誉。

位置:玛沁县东北部黄河北岸的拉加乡阿尼贡群山下,坐东向西,面临黄河,前有黄河大桥可通西岸。

交通:拉加寺就在路边上,有班车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