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胃肠病辨治心法
45006000000027

第27章 杀虫治胃——幽门螺杆菌中医治疗之法

幽门螺杆菌(HP)是1875年由德国解剖学家发现的寄居于人体胃黏膜的螺旋样细菌,由于不能培养出纯菌株,一直未被人们重视。直到1982年,澳大利亚医生Barry.J.Marshall和J.Robin Warren才分离出这种细菌,使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研究才得以开展。近年来,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逐渐深入,已经认识到这种微生物可以引起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引发一种常见的胃癌。

国外有关专家普遍认为,PPI 两种抗菌药物(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之任何两种)短期低剂量三联疗法是目前根治HP的最佳方案,其疗效恒定,依存性好,副作用小,疗效短,服药方便,但因价格昂贵而在国内难以普遍应用,加之HP生活在胃黏膜黏液层之下,并受其保护,多数抗生素在胃酸性环境中活性大为降低,目前还没有研制出一种专治HP的新药,而HP的固有或获得的耐药性,使治疗更加困难,根治HP感染实非易事。

我们挖掘古今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结合胃病特点,提出胃黏膜病变可能是由“虫蚀”引起的观点,提出杀虫治疗HP,如《孟河费氏医案》曰:“胃气反逆,长虫不安,其作痛也,徒然而来截然而止,返蜇汤(当归二钱、茯苓二钱、白术二钱、薏仁四钱、广皮一钱、鹤虱一钱五分、雷丸一钱、乌药一钱、砂仁一钱、厚朴一钱、开口花椒二十四粒)主之。”根据四大名医孔伯华先生的经验,在辨证治胃的基础上加用乌梅、雷丸、榧子、槟榔、使君子以杀之,以大黄炭、郁李仁以驱之,往往可取良效。如孔老治愈一男,脉滑而细数,按之有力,据述患胃病已久,攻补皆无效,脾胃为肝所乘,气机郁阻,痛则喜按,重于夜分,昼则阵阵作痛而轻,无关于寒热饭后,但饥则作痛,是有虫蚀。即用云苓皮二钱、炒秫米三钱、黛蛤粉两布包、甘草三钱、乌梅枚去核、雷丸三钱(打)、槟榔炭一钱、旋复花三钱布包、赭石三钱、桃仁三钱、杏仁三钱、川郁金二钱、橘核三钱、大黄炭六分、郁李仁二钱、鲜苇根两、藕节两治疗。其方后按:古人谓“心胃痛有九种”,此虫痛也。用乌梅、雷丸、槟榔以杀之,大黄、郁李仁以驱之。实为遵循于古,又不拘泥于古,发古人之未发,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