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胃肠病辨治心法
45006000000072

第72章 脾(肠)胃病三焦辨治浅析——中医辨治多向思维法

三焦辨证是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针对温病的辨证治疗所创立的,其辨证体系渊源于《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中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也,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全身。”“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从中可明确看出,上、中、下三焦涵盖了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因此抓住三焦辨证规律,治疗消化道疾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中焦内含脾胃,为足阳明胃与足太阴脾所属的部位,它所表现的病变以脾与胃为中心,邪气内结中焦,如以阳明胃经病变为主,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虚者不治。在上焦,其吸促,在下焦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如以太阴脾经病变为主,多表现为寒湿。如以胃中湿热为主,中焦主证多见面色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恶热,日晡加剧,舌苔老黄,脉浮洪或沉数有力。由于中焦脾胃多气多血,所以其发病较快,如不及时予以控制和截断,即会导致病邪向纵深发展,使病情日趋严重,所以,治疗根据喻嘉言所言:“中焦如沤,疏而逐之。”“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具体施治时,如属阳明燥热,以清阳明胃热为务,“无形热邪”用白虎汤,“燥热”用承气汤之类;如属太阴脾湿,以祛湿为主,用加减正气散、白虎加苓术汤,清热佐以除湿,则可调和中焦脾胃升降功能,恢复其平衡。总之,治疗中焦病,始终抓住一个“衡”字,无论清热泻火、攻下热结、护养胃阴、清化湿热,都以达到脾胃升降平衡、斡旋运化为目的。由此,著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创立的“衡”法值得借鉴。“衡法”是通过治气疗血来疏通脏腑气血,使血液畅通,气机升降有度,从而祛除各种致病因子,因此对疑难杂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在治疗胃肠病时,强调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通降,为化生之本。若脾气失健而不升,胃气失和而不降,气机升降失常,湿、痰、瘀诸邪内生,则心下痞满,腹胁胀痛,形体消瘦等症叠起。施以升降气机法,药用苍术气香而性燥,统治三焦湿浊,质重而味厚,以导胃气下降,配以升麻质轻而味薄,引脾气上腾,二味相配,清气得以升发,浊气得以下泄,临证加入诸方中,治疗慢性胃炎、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肝炎、胆囊炎、胰腺炎等,颇多效验。

如中焦兼有上焦病,兼见胸闷气短,咽中窒或头眩,应根据“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在用药时,加用质地轻,药味薄,性辛凉的药物如二花、桔梗、元参、竹叶之品,清宣透达,上入于上焦,见效甚捷。

如中焦兼有下焦病,症见心烦、盗汗、失眠、腰膝酸软、乏力,加用酸咸之品,其气厚味浓,直取下焦,如龙骨、牡蛎、代赭石、石决明、乌梅等,此乃“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总之,理解吴氏治疗上、中、下三焦之证,使用轻、平、重三种用药法则,是根据三焦的不同病理特点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概括,临证应灵活化载,不能绝对化、公式化,而应根据症情,因势利导,灵活掌握。

《杂病源流犀烛》对于三焦的论述亦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书中云:“经曰:上焦出于胃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胃中;中焦以并胃中,出上焦后;下焦别回肠,注于膀胱。而于阳明胃之脉,则曰: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其支者起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此于三焦通行在前,故知三焦者,实胃之上下之匡廓,三焦之地,皆胃之地,三焦之所主,即胃之所施,其气为腐熟水谷之用,与胃居太阴脾之前,为相火所居所游之地。故焦也者,固以熟物之义也。然则三焦虽有上中下之分,而所由以分者,布局从胃言之欤!古人云:上焦如雾者,状阳明化物之生气也;云中焦如沤,又云如沥者,状化时沃溢之气;云下焦如渎者,状挤泌流水之象也。”很有见地,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