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胃肠病辨治心法
45006000000081

第81章 姜类药治疗胃肠病——中药“吗叮灵”

姜是姜科植物的干燥根茎,为民间常用的调味品,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入药史。关于入药首载于《名医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多个方剂都用到姜,堪称用姜之冠,尤其所创立的治疗胃肠道功能失调的三泻心汤、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生姜汤,为后世治疗胃肠疾病应用姜类药开辟了先河。现将应用姜类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点滴心得总结如下。

1.姜类药的分类及其特性

姜类药是指姜的鲜品、干品、炮制品,由于炮制方法的不同,从而改变了药性,即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扩大了姜类药的应用范围。生姜为植物的新鲜根茎,干姜为干燥根茎,姜皮为根茎的栓皮,姜汁是将鲜生姜洗净捣烂,压榨取汁;煨姜为净生姜,用纸六、七层包裹在水中浸透,置火炭中煨至纸色焦黄;炮姜是取姜片或丁块,大小分档,以冷水拌润后,分别置于锅内炮炒至鼓裂,外表深褐色,内部呈褐色,酥脆易断,尝之辣,味极轻。黑姜或姜炭,是将干姜置锅内加热炒至药材呈均匀焦褐色,达到炒炭标准而成。生姜辛而甘温,气味俱厚,浮而能升,故云走而不守。干姜气薄味厚,半沉半浮,可升可降,温中回阳,故曰能走能守。炮姜为干姜炮之而成,其味苦,辛散之力减少,止而不移,以治里寒,故云守而不走。煨姜乃生姜煨熟,比之生姜则不散,比之干姜则不燥,其性与炮姜略同而不逊,专主温里而治胃腹冷痛、泄泻等证。姜汁其性温烈,多用于一些急性病证。姜炭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固涩止血作用强于炮姜。

2.姜类药的性味归经与功效特点

生姜味辛,微温,归肺、胃、脾、肝经。如黄元御《长沙药解》说:“生姜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降逆止呕,泄满不郁,入肺胃而祛浊,走肝脾而行滞,荡肠中之瘀满,排胃里之壅遏,善通鼻塞,最止腹痛,调和脏腑,宣达营卫,行经之要品。”

干姜味辛而性热,入脾、胃、心、肺、肾经,功用温中散寒、燥湿,除脾胃虚热。如《神农本草经》谓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肾经”。周岩在《本草思辨录》中明确指出:“干姜以母姜去皮,以法造之,色黄白而气味微温,体质坚结,为温中之专药。理中汤用之,正如其本量。其性散不如守,故能由胃达肺而无泄邪、出汗、止呕、行水之长,炮姜亦入肾,而无附子、乌头之大力。凡仲景方用干姜,总不外乎温中。”确为经验之谈。

姜汁性微温,止恶心呕吐;姜皮辛凉,消腹胀痞满,和脾胃,利水消肿。炮姜性味苦涩温,专守中焦,止血止泄。煨姜辛温不燥,温中止呕。姜炭苦涩温,归脾、肝经,固涩止血。

3.姜类药的临床应用特点

3.1 生姜走而不守,其性辛散,可促进胃肠分泌,增强食欲,帮助肠内气体排出,抑制呕吐,从而调整胃肠功能。对于饮食久滞,腹部胀满,食欲减退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生姜为首选药物,用量少则10g,多可达30g,入煎剂中,如生姜泻心汤,用生姜配半夏等,治疗胃虚水饮停滞,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等证。这种作用亦与现代研究相吻合,有实验证明生姜煎剂对于胃酸及胃液分泌呈双向作用,使脂肪酶的作用增强,能增强胃肠道的张力和蠕动,有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而且,生姜为止呕吐的圣药,外感病影响到胃肠,导致“呕而发热者”,用生姜配柴胡、黄芩如小柴胡汤即可治疗。“噫气不除”,呃逆不止,用生姜配旋覆花、代赭石如旋覆代赭石汤治疗。尤其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患者,服汤药出现恶心、呕吐等服药反应时,可在原方中加入生姜和胃降逆。李东垣在《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云:生姜“生者味辛,微温无毒,处处有之……用生即留皮,发散伤寒,下气,为呕家圣药。”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具有止呕作用。生姜还可解毒,多与半夏为伍,生姜煮半夏称为“姜夏”,可解鱼蟹等食物中毒及天南星等药物中毒。

3.2 干姜

3.2.1 温中回阳治疗脾肾阳衰所致的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或阳虚寒盛,下利厥冷而恶寒,用干姜以回阳温中,如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云:“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

3.2.2 温中散寒止干姜配白术入桂枝人参汤和理中汤中,治疗脾胃虚寒,利下不止,心下痞硬,或少阴病下利便脓血。如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所云:“干姜味辛热,喜温而恶寒者胃也,胃寒则中焦不治。《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散寒温胃,必先辛剂,是以干姜为使。”程应旄在《伤寒论后条辨》中亦云:“干姜辛以守中,必假以焰釜薪而腾阳气。是以谷气入于阴,长气于阳,上输华盖,下摄州都,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矣,此理中之旨也。”

3.2.3 温中散寒,平调寒热干姜配半夏、黄连入黄连汤、半夏泻心汤等方中,治疗寒热错杂,阻于中焦,心下满而不痛,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干呕,心烦不得安。如在黄连汤中用黄连苦寒,以清在上之热,且厚肠胃;干姜辛热,以温在下之寒,两者为伍,辛开苦绛,平调寒热;半夏和胃降逆,以止呕吐;桂枝通阳散寒,以交通上下之阳气;人参、大枣、炙甘草补中益气,以复中焦升降之职。

3.2.4 降逆止呕半夏干姜散治疗“干呕、吐逆、吐涎沫”,此为中阳不足,津液不化而为饮涎,寒饮留蓄而上逆,令胃气逆而不降所致,方用半夏燥湿,化痰蠲饮,降逆止呕。干姜守而不走,重在温阳散寒,中阳一振,则阴霾全消。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干姜直接作用于胃黏膜具有减轻胃肠胀气和解痉的特性,改变了胃肠的动力,中和毒素和减少酸的吸收从而减弱恶心的反馈。

3.2.5 温中止血临床中对于呕血时多时少,色紫黯,日久不止,来势较缓多属中气虚寒,气不摄血,多用干姜与侧柏叶为伍,如《金匮要略》中的柏叶汤,用侧柏叶之清降,折其上逆之势而又收敛以止血,干姜大辛大热配艾叶之苦辛温,散寒以温阳守中,使阳气振奋而能摄血。后世亦认为此法为反佐之法,临床应认真辨析。

3.3 炮姜干姜炮焦使其味变涩,守而不走,具有暖脾胃、入血分、止便血之功能,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寒性出血,如吐血、便血,证见血色黯淡,手足欠温,舌淡,脉细者,常用炮姜伍以柏叶、当归、党参、黄芪等。亦可用于脾胃虚寒之腹痛泻痢,如中寒水泻,用炮姜研末,白米粥饮服即效(《千金方》)。血痢不止,用干姜炮黑存性,放冷为末,每服3g,米饮下(《姚氏集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炮姜除具有消炎止痛作用外,对应激性胃溃疡、醋酸诱发性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均呈明显的抑制倾向。

3.4 煨姜生姜煨后辛温不燥,辛散之力不如生姜,温中止呕之效较生姜为胜,功长于温中止呕,随证配伍后可用于各种呕吐。冷痢不止,用煨姜研为末,共干姜末等分治疗。

3.5 姜汁姜汁为鲜姜直接压汁或水液提取液汁而成,其作用主要长于解除食物中毒,如鱼蟹、药物及半夏、天南星等中毒。常取生姜汁2~3g,口服3次。另外,姜汁作为辅料可缓解有些药物直接伤胃,如姜汁炙草果,可增强其温胃止呕、消滞除胀的作用;姜汁炙厚朴,可消除厚朴入药对咽喉的刺激而引起的呕吐;姜汁制半夏、竹茹、黄连等,可降低它们的毒副作用,以免伤及胃气,并可增加药物的疗效。另外,姜汁和蜜服,可治中热呕逆不能下食;姜汁与韭汁、牛乳、梨汁和匀,代茶饮,治疗噎膈(《本草纲目》)。

3.6 姜炭姜炭为干姜炒黑存性而成,其辛燥之性较干姜弱,温中之力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持久,长于温中止痛、止泄和治疗虚寒性出血证,如虚寒性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者,可用姜炭为末,米饮调服。治血痢不止也多用姜炭。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姜炭水煎液的凝血作用优于炮姜。

4.临床注意事项

古语云:“上床萝卜,下床姜。”可见姜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但在临床中使用时,应根据病情、体质灵活使用,如果超过常规用量食用,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如陶弘景认为:生姜“久服少志少智,伤心气”;孙思邈亦说:“八九月多食姜,至春多患眼病,损寿减筋力,孕妇食之,令儿盈指。”李杲亦云:“秋不食姜,令人泻气。”李时珍论述更详:“食姜久,积热患目,珍屡试有准。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发甚速,痈疮人多食则生恶肉。此皆昔未所未言者也。”因此,在临床应用姜类药物时应因人、因时、因病,辨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