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胃肠病辨治心法
45006000000087

第87章 胃肠反流性疾病治疗——生理病理结合法

反流性胃肠道疾病指反流性胃底炎(RE),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造成食管黏膜的炎症,我国发病率为5.6%~7.8%;男女比例为2:3.包括胆汁反流、十二指肠内容物胆汁、胰酶及碱性内容物反流入胃(DGR)。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胆汁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引起胃炎,并发现胃炎的范围和严重性与胆汁浓度有线性关系,并与反流物成分有关。此外,十二指肠液反其道而行之有以下因素:胆汁在碱性介结中,特别在缺血条件下对胃黏膜损害加重;胆汁加胰液和含有溶血卵磷脂的十二肠液对胃黏膜的破坏作用最大;胃溃疡患者,胃内胆汁较高者,胃肠吸引液中革兰氏阴性霉氧菌的生长增多;胃排空迟缓,延长了胆汁和胃黏膜的接触时间。

不论何种反流,胆汁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使胆汁回归常道是治本之法。《黄帝内经》中说:“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沈氏尊生方》云:“胃痛,邪干胃脘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医话拾零》说得更加明确:“西人谓:胆汁渗入十二指肠,能助小肠消化食物。此理《内经》未尝言之,似为中医疏忽之处,不知后世名医曾言之矣。”吴鞠通《医医病书》曰:“胆无出路,借小肠以为出路。”此非谓胆汁能入小肠乎?至于胆汁能化食之说,中医书中亦早寓其理。《神农本草经》之论柴胡也,谓“能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夫柴胡为少阳胆经之主药,而其功效多见于肠胃者,为其善理肝胆,使胆汁流通无滞,自能入于肠中消化食物积聚,以成推陈致新之功也。至于徐灵胎注《神农本草经》则以“木能疏土”解之,是谓肝胆属木,脾胃属土。徐氏既云“木能疏土”,是明谓肝胆能助肠胃化食,而胆汁能助小肠化食之理,即在其中矣。如果木郁肝气犯土,邪在胆,或“胆胃上逆”,所以胆汁是产生胆汁反流入胃的主要原因。其病机主要是太阳、阳明合病,腑气不通,肝胆郁热犯逆脾胃,使脾胃升降失常,随胃气上逆,虽表现于胃,实在肝胆与肠腑之气不通,所以治本之法,应为疏利肝胆,通腑泻浊,使胆汁回归于肠,方为正治之法。历代医家虽然创立了众多疗法,但都与本病的病机不相吻合,笔者认为大柴胡汤当为首选之方,方中柴胡、黄芩疏利肝胆,半夏、生姜降逆止呕,枳实行气下气,大黄通腑泻下,使胆汁归流于肠,诸药共用,腑气通畅,胃气增强,反流消失,胃与食道免受胆汁之害,自然恢复正常。《得心集医案》曰:“记读《灵枢·经脉篇》云,足厥阴所生病也,胸满,呕逆。又仲景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故见嘈杂焦躁等症。知肝气横逆,郁火内燔,仿仲景治胸中懊恼例,用栀子、淡豆豉汤以泄郁火,参入叶天士宣络降气之法,以制肝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