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45011300000010

第10章 与虎为邻:不对称的生存竞争

在博弈中,势力均衡的机会不会太多,不对称的博弈倒经常遇见。在不对称的博弈中,弱者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策略是一个关键因素。策略适当,小则能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大则能使国家转危为安,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举不胜举。

但是,策略的实施,涉及到天时、地利、人和,涉及到对手的策略,对弱者来说,掌握对手下一张要打出什么牌,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很重要的。如果既不能居安思危,又不能作出清醒的反应,结果必然是一败涂地。五代时期的南唐后主,就是这样一个博弈庸手。

公元961年李煜继位,为南唐后主。李煜继位时,南唐局势并非无法挽回。雄才大略的周世宗突然去世,野心勃勃的赵匡胤兄弟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了政权,正忙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放慢了对南方的入侵速度。而南唐地处江南最富庶的地带,兵精粮足,还拥有不少杰出的将领,正是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的机会。

据说,南唐的名将林仁肇曾经说愿意领兵几万人北上,收复旧地,李煜没有同意。沿江巡检卢绛曾经对他说:“吴越是我们的仇敌,将来肯定会和宋朝一道攻击我们,做其帮凶,我们应当先下手灭掉吴越,免去后患。”李煜却说:“吴越是北方大朝的附庸,怎么能轻举妄动,发兵攻击呢?”卢绛说:“臣请陛下以属地反叛为名先予以声讨,然后向吴越求援兵,等吴越的援兵到了,陛下就发兵阻挡,臣再领兵悄然前去偷袭,就能一举灭掉吴越。”李煜根本就听不进去。

按理来说,林仁肇和卢绛的主张都是很有道理的。大宋新立,赵氏兄弟还在巩固内部,对于南唐这块大骨头还真吞不下。而吴越地处东南,地域富庶,但民风文弱,武风不盛,采用偷袭的手段,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而一旦成功,南唐不仅消除了腋下之患,而且取得了战略纵深之地,新建立的宋朝更加奈何不得。

在这两场博弈中,对南唐后主来说,有“坐以待毙”和“起而拯之”两种选择。对新宋和吴越来说,只有应战与讲和的选择,只能是损失大小而已。博弈如下:

从博弈矩阵可以看出,南唐如果起而拯之,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可立于不败之地,策略的实施,可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再加上将领的骁勇善战,新建立的宋国和吴越只能是被动对付,无论战与和,都必然造成损失,南唐获得利益,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而南唐如果被动等待,等着赵氏兄弟巩固内部政权,然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一剪除对手,南唐最终会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可惜,李煜把南唐尚有的实力当做自己享乐的资本。

宋太祖赵匡胤在公元前960年建立北宋王朝,此时北方已经统一,但南方还有大大小小将近十个政权,南唐是比较强大的一个,而且又在宋政权的腹心地带,大宋想一口吞下它还没有这个胃口。但宋太祖曾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已经决定了南唐与北宋不可能长期并存。

对赵氏兄弟来说,南唐志在必得,而李煜却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他以为只要屈服大宋政权,安心称臣,还可以在他的小王国醉生梦死,因此,他选择了坐以待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大宋与南唐一个日渐壮大,一个却日渐萎缩。

在这十五年里,博弈双方都在干什么呢?963年正月初七,赵匡胤命慕容延钊、李处耘等率10州兵,一举消灭南平。接着分兵两路,水陆并进,平定武平。964年,宋军分兵两路,攻入蜀境,965年后蜀灭亡。971年宋灭南汉。宋灭南汉后,据有长江上中游及下游江北地区和珠江下游地区,从战略上形成了对南唐的三面包围。

而李煜这十几年里在干什么?他在填词,在歌舞中坐以待毙。李煜从小对词极为喜爱。即位后,李煜在词坛、在歌舞场上找到了知音。大臣冯延巳也擅长填词,君臣之间切磋技艺,为此不理政务。皇后周娥皇能歌善舞,弹得一手好琵琶。周娥皇死后,李煜又娶了周娥皇的妹妹,史称小周后。小周后音律才能虽比不上姐姐周娥皇,但却是弈棋的高手,二人常常布局厮杀,以此消遣时光。

公元974年,赵匡胤派使者请李煜去开封。李煜清楚请去就回不来了,于是就说有病,没有去。不久,赵匡胤的军队就渡过长江,将金陵包围了。此时,南唐和宋的实力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宋来说,经过十五年的战争,不仅消灭了大量对手,而且在实战中磨炼出一支精锐军队,拥有大量骁勇善战的将领。而南唐为了延缓宋军的进攻,每年向北宋进贡巨额财宝,这无异于作茧自缚,自毁长城。

此时的南唐已经无法与北宋抗衡。在赵匡胤向李煜伸出橄榄枝的时候,李煜却错过了机会,结果带来的只是战祸和毁灭。此时南唐和北宋的博弈矩阵如下:

此时,大宋统一已经成为定局。南唐根本无法与宋军较量。对大宋来说,只是选择战争还是和平手段,战争耗费大,和平劝降是最佳手段,但结果都是消灭南唐,基本统一中国。而对李煜来说,抵抗只能是自取灭亡,自受其辱。而如果举国投降,不仅可以保住家族富贵,而且可以使富庶的江淮地区免受战祸,百姓免受战乱摧残。所以,对他来说,投降越早越好,战争延续时间越短越好。但同样是这个柔弱的文人却选择了战争。

南唐和宋的战争延续了一年多。为了抵抗宋军和吴越国军队的进攻,李煜几乎将境内所有成年男子都赶上战场。金陵被围长达近一年。宋军攻城时,“四面矢石雨下,士民伤死者众”。到城破之日,宋军大肆杀戮,金陵及其邻近地区被战火摧残得千疮百孔。半个多世纪后,北宋名臣欧阳修途经金陵,仍是颓垣废址,荒烟野草,金陵仍未从这场兵燹中恢复元气。

宋军攻破金陵,李煜率几位大臣肉袒出降,到达汴京,被封为“违命侯”。宋太宗即位,封陇西郡公。被俘以后,身为阶下囚的李煜,天天过着以泪洗面的生活。面对这种屈辱的生活,李煜缅怀故国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他创作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没想到这首诗竟成了他获罪的证据,不久便被宋太宗赵光义派人用牵机药毒死,时年42岁,小周后也随即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