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著名建筑
45096300000040

第40章 索菲亚大教堂

(土耳其)

索菲亚大教堂(ChurchofHagiaSophia)原为拜占庭帝国东正教的宫廷教堂,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座堂,世界著名教堂之一。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拥有2600年的悠久历史,它最早的名字是拜占庭,这是从希腊部族首领拜札的名字演变而来。这位部族首领约在公元前657年率部来此建城。它以后发展成为一个城邦国家。公元196年,罗马人攻占拜占庭,以后,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定它为新都。公元330年,新都的扩建正式落成,命名为“新罗马”,不久又改称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雄踞欧亚千余年、声威远震、交往万国,君士坦丁堡亦以繁荣和富庶著称于天下,有“城中之王”

的称号。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以新锐之势,率大军20万来攻,血战53天,攻下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覆灭,从此,它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也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并被改称为伊斯坦布尔。据说是希腊语“城中”之意。在奥斯曼时期,伊斯坦布尔继续繁荣,不断发展。但伊斯坦布尔仍保持全国最大城市的地位不变。全市人口今天达277万。积1600年之久,伊斯坦布尔始终为一个强大帝国的名都,这在全世界是罕见的。

历代王朝的经营在这里留下繁富的名胜古迹。全市规模不等的清真寺有700余所,宣礼塔达千座以上。其中最著名的是阿亚索菲亚清真寺和蓝色清真寺。阿亚索菲亚清真寺是由1600年前东罗马帝国修建的索菲亚大教堂改建成的。它的大厅由107根高大的大理石柱衬着金叶装饰,支撑着高达56米的拱形圆顶,巍峨宏伟。大厅长77米,宽71米,通体为白色大理石,雕工精细,被誉为古代奇迹。相传教堂始建于325年,是在异教街神庙的基础上建造的。532年君士坦丁堡发生暴乱,教堂遭大火烧毁。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重建了这座教堂,即圣索菲亚教堂。该教堂建筑工程历时5年,于537年竣工。

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其设计者为小亚细亚人安提美斯和伊索多拉斯教堂占地面积约5400平方米,主体呈长方形,中央大穹窿圆顶直径33米,顶部离地55米。东西两端连接着两个小穹窿圆顶,每个小圆顶又连接更小的圆顶。教堂内由圆柱廊分隔成3条侧廊。柱廊上方的幕墙上穿插排列大小不等的窗户,中央穹窿圆顶基部环以40扇窗户,每当阳光透窗射入大厅时,绘有壁画和图案的半圆形穹顶犹如在空中飘荡,造成一种虚幻飘渺的神秘境界。这大概也是这座教堂被誉为“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因之一吧。堂内所有圆柱均用颜色、花纹各异的大理石加工而成,墙壁下部也用大理石贴面。穹窿顶部和四周幕墙上面布满色彩绚丽的镶嵌及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726至843年的圣像破坏运动和13世纪初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使索菲亚大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原有的镶嵌画及其他艺术珍品大都被毁坏,后经多次修复,也未能恢复旧貌。1453年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后,在教堂外加建4个伊斯兰尖塔,将该堂改为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政府将其改为国家博物馆。1980年8月土耳其政府将其中一所经堂重新开放,供穆斯林礼拜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