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著名建筑
45096300000042

第42章 喀山大教堂

(俄罗斯)

喀山大教堂(Kaзаннскийсоъор)为俄罗斯东正教堂,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大街。涅瓦河畔的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的闹市和精华所在,它跨过条条运河,笔直地伸延达45千米以上,海军部大厦、普希金大戏院、谢德林国立图书馆等富丽堂皇的建筑群,把涅瓦大街装扮得格外宏伟壮观。俄罗斯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作家、诗人和艺术家都在这里度过漫长的岁月、写下许多动人的诗篇。这座教堂是根据沃罗尼欣的设计于1801~1811年建成的,专为存放俄罗斯东正教的重要圣物--喀山上帝之母圣像而建造,并因此而得名。

大教堂正门两侧有造型严谨的古典式柱廊向外延伸,宏伟壮观,形成一个半圆形广场。广场的中心花园里有一个花岗石喷泉,两边是两位俄国统帅--1812年卫国战争的英雄库图佐夫和巴克莱·德·托利的纪念像。大教堂的整个风貌显示出帝国风格特征。建筑家在设计喀山大教堂时面临不少困难。根据东正教教规要求圣堂必须面向东方,因而必然造成教堂往往是侧面对着主要大街。建筑师把侧面设计得非常壮丽,使人一看到它,就感到它的感人可敬。这种处理方法极其大胆,富有特色。高大的圆顶居中耸立在一排排圆柱上空,70米高的圆顶与绵长的柱廊形成了强烈反差。大教堂正面的浮雕、北面柱廊上的雕刻、殿内装饰和油画均出自名家之手。

喀山大教堂的内部不大像一般的教堂,而更像一座宫殿。它明亮、轻快。以柱列分隔的长形主堂高大宽敞,中央穹顶辉煌华丽,仰视可见一幅圣母图,周边饰以圣经人物雕刻和水彩壁画。厅内方柱细长,在建造过程中甚至有人怀疑它们是否牢固。然而无论从艺术造形看,还是从技术规范看,沃罗尼欣的设计都是完美无缺的。大教堂在抗击拿破仑的战争年代,其宗教意义已退于次要地位。殿内存放过缴获的战旗和一些欧洲城市和城堡的钥匙。1813年,俄军统帅库图佐夫的灵柩被安葬在教堂北侧祭坛。1837年在教堂前广场上落成库图佐夫和巴克莱·德·托利统帅石雕。至此喀山大教堂成了1812~1814年卫国战争纪念馆。

1932年起喀山大教堂辟为国家宗教与无神论历史博物馆。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说明宗教历史、宣传无神论为目的的博物馆。馆内收藏的展品涉及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宗教,多达17万件以上,其中有些反映人类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物和反映现代宗教信仰的崇拜对象的展品是迄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东方宗教”馆可以见到佛教和道教的陈列品,以及丰富的迷信用品。

其中最有趣的要算俄国汉学家阿列克塞耶夫于1906~1907年间收集的中国民间年画,共3000幅!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国年画整套藏品之一。该博物馆所设图书馆是前苏联国内宗教史文献、无神论史类和宗教学研究著述藏书最多的图书馆,曾作为中心机构向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博物馆提供指导。前苏联政府为保护和修缮喀山大教堂这一建筑文物历年耗资巨大,因此,在1988年以后,全国范围内许多小教堂陆续开放使用时政府与教会之间曾就喀山大教堂的归属问题发生争议。因教会方面当时缺乏高级得力的神职人员和资金,因而在大批小教堂收复之后才最后接收这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