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著名建筑
45096300000084

第84章 百老汇剧院

(美国)

音乐舞台的广阔天地,真令人眼花缭乱!从马戏场里轻松愉快的歌舞杂耍,到令人生畏的瓦格纳乐剧,这万花筒般缤纷璀璨的形式之中,有那么一种特别引人入胜,叫作“百老汇音乐剧”。

一提起音乐剧,我国的观众,自然就会想起罗杰斯与哈默斯坦合作的《音乐之声》,以及茱丽·安德鲁斯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精彩表演。而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像伯恩斯坦《西区故事》里的“今夜”、“玛丽亚”,安德鲁·劳埃德一韦伯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和“记忆”,也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但要说到音乐剧的来龙去脉,它的发展与现状,恐怕就不那么清楚了。

音乐剧,或者叫它歌舞剧也好、音乐喜剧也好,是源于英国,盛于美国,至今要看这一类的表演,最佳的去处,也还是纽约和伦敦。不过在探寻音乐剧的源起时,也有人追根溯源,一直找到莫扎特来作它的鼻祖。

世界这么大,为何只有纽约和伦敦的音乐剧表演最多最发达?这要追溯到百多年前。当时这两座城市,都是发展飞速的商业中心,娱乐业空前繁荣,而且分布惊人地集中。像伦敦,它周边的工人区,平均每区只有一家剧院,而富人云集的西区,其中一区就占了伦敦全市半数以上的剧院。

纽约也莫不如此。数以百计的旅馆、餐厅、俱乐部、剧院以及电影院鳞次栉比,主街上,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广告连成一条锦带。这种地段,一旦发展起来,后来的非商业性建筑,就很难在其中插足了。而在消费者一方,他们再不用满城奔波,只消在这一段街区里,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娱乐、用餐兼购物,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百老汇剧院,就在这种情况下,一步一步地发展壮大起来。

不过百老汇可不是一家剧院,而是一条街上的几十家剧院。百老汇(Broadway),是纽约一条南北向的大道,其间分布着著名的麦迪逊广场和时报广场。当年戏剧活动的全盛时期,百老汇号称“伟大的白色大道”,有过80家剧院的辉煌历史,后来娱乐业中的后起之秀不断蚕食它的地盘,到现在只余下近40家剧院了,而且像我们在分布图上看到的那样,多数都不在百老汇大街上,而是在其东西两侧,尤其是第44街到第53街之间。

在介绍百老汇的历史之前,我们不妨先来领略几部近些年来轰动一时的音乐剧,它们是《汤米》、《悲惨世界》、《蜘蛛女之吻》和《西贡小姐》,当然,像《猫》和《剧院魅影》这样已成经典的戏码,也不可错过。从中我们将不难发现,百老汇音乐剧发展到现在,不但舞台技巧登峰造极,而且越来越注重舞蹈表演的倾向。

先说《汤米》。这出戏出道很早,但制作翻新,它1969年就以“摇滚歌剧”这一新鲜形式登上了百老汇舞台。1975年英国名导演肯·罗塞尔将它拍成一部超现实主义色彩的影片。这部戏在音乐剧历史上有划时代意义,而其实故事平平无奇,只是有着浓重的弗洛伊德主义色彩,再添上些咒语、魔力、受难和拯救的情节,都是这类题材常见的套路。故事讲的是,男主人公汤米4岁时,久已失踪的父亲从德国集中营归来,却发现母亲已投入他人怀抱,于是引发了一场争吵与凶杀,事后父母严禁他说出真相,年幼的汤米受此刺激,从此得了严重的自闭症,除了对自己在镜中的映像有反应之外,总是扮演一个又瞎又哑又聋的木偶,以至于遭人欺凌玩弄。后来一次偶然的家庭纠纷中,镜子被打碎,汤米从自闭症中解脱出来,离家出走,居然成了一位演艺界的大明星,回复了正常人的生活。

这出戏自始至终,背景墙如同一个变幻不停的万花筒。暗示着剧中人心理意识的环境和特定的场景,在上面交错出现,然而仔细一看,墙上其实是空的,所有的背景,原来都是用电影的方式投射而出!布景的出现更是花样百出,有从上方用钢丝吊下来的,有从地板下升上来的,有按照预定的轨道滑出来的,还有演员自己拿出来的。

要演好这出戏,演员都得非常卖力才行,不但要唱作俱佳,还得像杂技演员一样翻爬滚打。难怪有人说,歌剧要的是会表演的歌唱家,而百老汇音乐剧,则需要会唱歌的演员。

《汤米》这部戏,既有强烈的摇滚节奏,又将现代的科技媒体运用得出神入化,所以90年代重新制作推出后,立即走红,在1994年的托尼奖里,几乎捧走了全部技术性的奖项。

说到托尼奖,许多人都知道,它的地位,略同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它是以著名的女演员兼导演安托尼特·佩雷的名字命名的,由美国剧联在1946年设立,每年要给百老汇音乐剧颁19项奖,由600名专家投票选出,虽然只有奖章,而无奖金,但却是美国戏剧界至高无上的荣誉。

另一部获1993年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奖的《蜘蛛女之吻》,更是直接从奥斯卡获奖影片改编而来。按说这部戏里大段大段的场面,都在南美一监狱里两名囚犯之间冗长的对话中展开。既没有《猫》里群猫翩翩起舞,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的肢体语言,又没有《西贡小姐》里舞台上出现直升飞机那样的超级噱头,应该是商业色彩很淡才对。但是大概因为剧中人权、政治、同性恋等等题材,很合美国人口味的缘故,这出戏虽然推出不久,已经十分卖座。

至于下一部近年走红的戏《悲惨世界》,则完全不必介绍剧情,我国的观众,早已熟悉不过了。而且这部戏题材、场面都庄正高尚,没有什么儿童不宜的香艳场面,又是改编自世界名著,所以应该很容易在全球推广。

《悲惨世界》这部戏,贵在写实。这很难得,因为雨果的原著里,有一些史诗性的场面,更适合用银幕来表现,而不是舞台,由此更可见编导的苦心。比如有一幕里,舞台设计者让转台发挥了很大作用。关于旋转舞台,我们在前面介绍舞台下部机械设施的章节里,对它以及车台、升降台的功用,已经有了了解。剧中用到转台,是在起义群众与军队对峙于街垒那一幕,街垒前后的战斗场面,都通过转台的使用,一毫不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再比如密探沙威被冉阿让感化得良心发现,投河自尽一段,沙威跪倒在地,抬眼向天,举起双手,同时布景中的桥急速向上升起,给观众造成一种下坠的强烈错觉。

《悲惨世界》的曲作者是勋伯格,脚本作者鲍利尔,1980年在巴黎首演法语版,1985年10月8日在伦敦举行英语版的首演,随后就获得了如潮好评,至今盛演不衰。

如果说《悲惨世界》因为在艺术水准和舞台技巧上都有上佳表现,而一举夺得8项托尼奖,是名至实归的话,那么两位作者合作的下一部音乐剧《西贡小姐》的迅速窜红就可以称得上是“异数”了。

说“异数”也不是“异数”。虽然这出戏的剧情,在东方观众的眼里看起来,可能并无可取之处,甚至会觉得不值一哂,但它全从美国人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当年那场残酷野蛮的越南战争,并且套用《蝴蝶夫人》的故事,将当年美国兵仓皇逃跑,在越南南方遗下大批混血弃儿之事,粉饰成一曲浪漫的悲情恋歌,当然会博得美国观众的欢心了。

而且这出戏制作成本极高,达到1000万美元,舞台技术尖端复杂,甚至出现轰鸣的直升机降落舞台,而仓皇人群纷纷攀上铁丝栅栏,争夺一条逃生之路的大场面。据说很多观众就是冲着这个噱头才去看戏的。这出戏的歌舞场面也还精彩,对美国人的傲慢与伪善和东方人幼稚天真的“美国梦”,都有间接的嘲讽之意。所以虽然遭到过美国亚裔人组织的抗议,还是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自1989年在伦敦首演,1991年在百老汇再度上演之后,一直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也搞得了托尼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戏的主要角色里,有华裔的演员,在百老汇历史上,这实属凤毛麟角,虽然所去的角色,未见得十分光彩。

当年百老汇剧院初创业时,倒是有过一部轰动一时的喜剧,叫做《到唐人街去》。此剧演于1890年,但和中国恐怕没什么关系,反而是第一部引用美国乡土素材的音乐剧。

那时的美国人崇洋媚外得很,看过《大都会歌剧院》那一篇的读者大概还记得,高雅艺术中重要的席位,不是被意大利人独占,就是由德国人把持,在观众心目里,好的作品,都是舶来品。大众化的娱乐,又岂能例外。

而欧洲大陆在这一方面恰恰是非常发达。音乐剧这种观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虽然不一定能一直追溯到莫扎特,但从法国的奥芬巴赫,到奥地利的施特劳斯,匈牙利的雷哈尔,甚至英国的吉尔伯特和沙利文,不说一脉相承,也是渊源很深。他们的作品,轻歌剧也好,小歌剧也好,都曾在百老汇风靡一时,像《风流寡妇》和《混蛋天皇》。而当时百老汇剧院拥有的作者,凡是地位重要的,大都从欧洲来,有捷克的弗里默尔,匈牙利的隆堡,以及卡尔曼、赫勃等人。

所有这一切,都是在1866年,由一个偶然的机会触发而成。先是有个叫巴拉斯的人,用德文写了一部戏《黑拐杖》,预备在纽约上演,而刚好在这时来了一个法国的芭蕾舞团,正因为原定的剧院被火烧成平地,而找不着演出的场地,于是两下里一商量,一部长达5个半钟头,搅和着滑稽歌曲、德式喜剧、芭蕾和香艳的大腿舞的大杂烩就出笼了。结果观众欣喜若狂,演出人大赚钞票,而这出大杂烩,一演就是25年。

这就是美国音乐剧的开场白。然而它实在算不得是一门新鲜艺术的诞生。在百老汇舞台的幼稚期,音乐剧的进步很快,剧院也从最初的5家发展到了20世纪初的20余家,但内容上,仍旧是异国情调与欧洲风格在主宰着。

直到美国的艺术家们将本土的素材引入百老汇,音乐剧才真正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国文化。而引进的素材,先是民歌,然后是爵士乐。这新一辈的作曲家,包括伯林、科恩和天才的格什温。

格什温的音乐剧,破天荒得了普利策奖,音乐剧的地位,与它初创立时,已不可同日而语。格什温的黑人音乐剧《波吉与贝丝》,更由于艺术水准的高超,而成为各大歌剧院的保留曲目。

不过他还算不上是百老汇舞台上的成就最高者。这顶桂冠,要戴在《旋转木马》、《南太平洋》、《俄克拉亥马》、《国王与我》和我国观众最熟悉的《音乐之声》的两位作者,作曲家罗杰斯与剧作家哈默斯坦的头上。

像《音乐之声》这样的名作,已经没有再作介绍的必要了。只是戏虽精彩,到它上演时,百老汇已是门庭渐渐冷落,不复昔时的盛况了。

原先百老汇剧院鼎盛的时候,1925年剧院的数目曾经达到过80家之多。

然而后起的娱乐形式,不断地花样翻新,先是收音机带来了广播剧,接着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不停地进化,更不消说后来出现的电视了。

激烈的竞争之下,百老汇的演出日益显得商业化,制作成本居高不下,票价自然水涨船高,剧院一家家的减少,市场也时显疲态,即便是产生了伯恩斯坦的《坎第德》、《西区故事》这样的杰作,也没能挽回它下坡的趋势。

直到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一韦伯的崛起,才为百老汇疲软的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韦伯这位天之骄子,百老汇的摇钱树,票房的救星,音乐界收入最高的艺术家,虽然他的音乐剧,未在我国上演过,但其中的一些选段,因为有各式各样改编曲的流行,早已为我国观众所熟悉。他的代表作,首推在1986年创下过票房纪录的《歌剧魅影》。这部戏,由英国小说家嘉斯东创作于本世纪初的著名悬疑小说改编而来,讲的是1861年巴黎歌剧院里发生的一桩诡异故事。极富戏剧性的音乐,和出色的舞台技巧,是这出戏的主要特色。

剧中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歌剧院里,所以常用到戏中戏的手法,而观众也有分不清虚幻与现实之感,仿佛剧中那个幽灵出没的包厢,就在自己身边似的。有一出围捕幽灵的戏,结果当幽灵高喊“我在这儿”的时候,声音从剧场的各个楼层、角落传出,像这种别出心裁的音效设计,确实能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

尤其有名的,剧中有一幕“吊灯”的惊险戏。剧中的幽灵,虽然才高八斗,却貌似钟馗,他求爱不成,妒火中烧,故意让剧院穹顶的大吊灯,砸在女主角的身前。那一刹那,前排的观众,倘若事先不知道剧情的话,大概全得吓得大惊失色。劳埃德-韦伯近年来的力作,尚有《日落大道》、《爱的观点》等等,无一不是戏剧与音乐、票房与艺术的双重成功,像音乐剧《猫》,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观众已达5000万人次,收入为20亿美元。

当然百老汇也有不那么商业化的一面,在第41街和56街,早已有一些剧团,租用便宜的场地,上演低成本、试验性的剧作。票房失败的剧本,不受赏识的演员,都能在这里找到演出的机会。这样的场所,人称“外百老汇”。

后来“外百老汇”也逐渐变得商业化起来,于是又出现了“外外百老汇”,其观点当然是更新颖更先锋派了。总之,在百老汇这个美国戏剧舞台的大橱窗里,不管什么样的风格、流派,都能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