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四史-史记
45107800000047

第47章 刘濞发动七国之乱

西汉景帝年间,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了“七国之乱”。

吴、楚等七国造反的书报传来时,军队尚未出发,窦婴的镇反部队也未行动,有人提到了过去曾经做过吴王刘濞丞相的袁盎。袁盎那时正被废官之后闲居在家,景帝就下诏宣他进见。他入宫时皇帝正与晁错在调兵遣将,计算军中所需的粮草,皇上问袁盎:“你曾做过吴侯的家相,知道吴的臣子田禄伯的为人吗?现在吴、楚造反,你的看法怎么样?”袁盎答复说:“不必太担心,马上就可破敌。”皇帝说:“吴王到铜山铸钱,有海水煮盐,诱惑天下豪杰之士,在他年老头白的时候举兵,若是他考虑不周全,怎么会轻举妄动呢?你怎么会说他们无有作为呢?”袁盎回答说:“吴王确实是有铜盐之利,但怎么能说有豪杰之士呢?假如吴王真正得到豪杰之士,那就会辅佐他做符合礼义的事情,绝对不会谋反。吴王所纠合的都是些无赖之徒和亡命铸钱的奸人,故而他们相互引发而造反。”

晁错说:“袁盎的分析很有道理。”景帝又问袁盎:“既然如此,该用什么计策呢?”袁盎回答说:“请让左右退下。”皇帝摒退了左右,只有晁错在场。袁盎说:“我所说的话,人臣是不能知道的。”于是又摒退了晁错,晁错就退避到东厢,对袁盎十分痛恨。景帝又问袁盎,袁盎说:“吴、楚相互来往的信件称:‘高祖分封刘氏子弟为王,各有土地,如今贼臣晁错擅自委过于诸侯,削夺他们的封地。’并以此为名义联合向西诛杀晁错,他们声称恢复被削的土地就罢兵。现在只有一件,就是杀掉晁错,派遣使者赦免吴、楚等国的罪过,恢复他们被削夺的土地。这样,不必流血就可使天下罢兵。”

汉景帝良久不语,说:“确实该怎么办,我会不专爱一个人来向天下谢罪的。”袁盎说:“我别无良策,愿皇上深思熟虑。”

于是皇帝拜袁盎为太常,拜吴王刘濞的同宗德侯刘广为宗正。让袁盎整装待发去吴王营中安抚他。十多天之后,皇帝派中尉召来晁错,把他骗到东市,晁错穿着朝服被处死在那里。接着命袁盎奉祭宗庙,德侯宗正辅助刘姓亲戚,让他把袁盎的计策去告知吴王刘濞。

到了吴国,吴、楚的军队已经攻到梁的壁垒了,刘广因为是亲戚便先进去见了吴王刘濞,谕告刘濞让他跪拜接受诏令。吴王知道袁盎也来了,已猜出他是来说降自己,便笑着回答说:“我已成为东帝了,还要向谁跪拜呢?”刘濞不肯见袁盎而把他软禁军中,想挟迫他来领军,袁盎不从,吴王派人来围他准备杀死他,袁盎连夜逃脱,归报天子。

景帝知道吴王他们真的要谋反了,杀死晁错也无补于事,便开始应战。

《史记·吴王刘濞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