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四史-史记
45107800000008

第8章 皋陶论天子之德

皋陶①作士以理民。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与语帝前。皋陶述其谋曰:“信其道德,谋明辅和。”禹曰:“然,如何?”皋陶曰:“於②!慎其身修,思长③,敦序九族④,众明高翼⑤,近可远在已。”禹拜美言,曰:“然。”皋陶曰:“於!在知人,在安民。”禹:“吁⑥!皆若是,惟帝其难之。知人则智,能官人⑦;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知能惠,何忧乎驩兜⑧,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皋陶曰:“然,於!亦行有九德,亦言其有德。”乃言曰:“始事事⑨,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章其有常,吉哉。日宣三德,早夜翊明有家⑩。日严振敬六德,亮采有国。翕受普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吏肃谨。”

《史记·夏本纪》

【注释】

①皋陶:舜帝贤臣,任司法官即大理。

②於:叹词,啊。

③思长:深思。

④敦序九族:敦厚公平地处理好九族的亲疏秩序和关系。

⑤众明高翼:众多明慧精华之才在上面辅佐天子。

⑥吁:哎。

⑦能官人:能任人为官。

⑧驩(huān)兜:传说中恶人。

⑨始事事:用他所从事的事来验证。

⑩“日宣”句:每天宣明三德,从早到夜恭谨努力,堪称为卿大夫。

“日严”句:每天能严肃振奋并敬修六德,就可辅佐天子,担任诸侯。

翕受普施:天子合三德六德而受之并普遍施于日常事务中。

俊乂在官:有才有德之士担任官职。

【译文】

皋陶担任大理治万民。舜当朝时,禹、伯夷、皋陶,在帝舜面前讨论治国方略。皋陶陈述说:“如果人君拥有盛德,那么一切谋划明朗,大臣必然辅佐天下和谐。”禹说:“是,该怎么去做呢?”皋陶说:“啊!谨慎修身,深谋远虑,敦厚地处理好九族亲疏关系,众多明慧高才辅翼天子,由近及远。首先从自身做起。”禹拜谢他的美言,说:“这样很好。”皋陶说:“啊!天子关键在于知人善任,在于安抚好人民。”禹说:“哎!完全做到这一点,就是帝尧也感到困难啊。知人需要明智,能明智才能任官得人;能安民才能仁惠,这样人民才能怀德。能明智且又仁爱,还怕什么驩兜,何必放逐有苗?还畏惧什么巧言令色的奸人呢?”皋陶说:“是的,啊!大凡德行有九种美德,现在就一一述说。”他接着说:“要说某人有德,需要列举他所做的事一一验证,宽容而又谨严,柔顺且能自立,忠诚而能尽职,善治理却又能敬慎,驯顺而果毅,正直而温和。简易而能廉洁,刚健而能笃实,坚强而好义,彰显这九德常则,那就十分吉祥完善了。能每天宣明三德,早晚谨守勉励,就可担任卿大夫。每天严肃振奋六德,辅佐天子有为就可以称职于诸侯之位。若能合汇九德而用于一切事务,令有才德的俊秀担任官职,则百官皆肃穆谨慎从善。”